创作路上话艰辛
作者 | 冯恩昌
二
故乡诗友聚会
庄户孩子学创作难度很大,那是五六七十年代,外出拜师也有困难,我从老家到城里30多里路,常常要下步量。没办法,我们几个临近的诗友,便靠经常聚会解决问题。官庄村的陈作诗、红新村的卢长松、冯树柱,都离我家三五里路,聚会的方式都是星期天到我家集合。我们谈诗,有着共同的主题,如何写好乡土诗。我们都生在农村,农家生活厚实,各人又有写顺口溜的底子,故研究探讨起来还是有话可说。集思广益力量大,我们都在平日把诗写好,来这里一人念众人听,听后提意见,集体进行修改。这样一来,诗的质量大有提高,投寄出去采用的还真不少。
那几年我在外工作,家庭生活有不少困难,来了亲朋好友都愁招待,不过自己有着创作的满腔热情,从心里愿意接近作家和诗友,通过他们指导我的创作,以提高写作水平。听说山东文学社帮冶源冯汝松成立了冶源诗社,并在刊物上设立了《临朐业余编辑部》,每期出一个诗页,我们几个就到冯汝松处聚集,把写好的诗交给他,寄到《山东文学》登载。1960年《山东文学》七月号,一次为我登了《水、肥、土》3首,接到刊物使我快乐的蹦了高。同年山东文学编辑张升明来到冶源,带回了一组我的诗《挖湾泥》《绣花》《比赛》《老爷爷跳舞》《浇麦谣》,在《诗歌画》山东文学另刊头条登了出来,使我的诗名扬全省,影响很大。他们几个诗友的作品,通过这条渠道都上了省级主刊《山东文学》。我觉得结交诗友虽然要费些功夫,出些力气,确实对自己的创作有利。那个时期城南东朱封村有个在外当兵的青年王德安(笔名王耀东),已成了部队诗人,我同他联系后,他利用探家的机会,到我家参加诗友聚会,交流写乡土诗的经验体会,使我们收获很大。慢慢我们几个诗友,成了县里写乡土诗的诗人群,开始传承明末散曲大家冯惟敏的诗德、诗风、诗格,使我的家乡冶源成了乡土诗的起源地之一,后王耀东的乡土诗在全国打响,成为全国乡土诗的先行者。
诗友们在家乡聚会,研究乡土诗的创作,对诗人的水平提高,逐渐成名,作用很大。农民诗人陈作诗,文化水平低,干过大队会计,可他的乡土诗写得相当好,《二婶搬家》等两首,登上了诗刊。我写的乡土诗被《星星》诗刊登过几十首,有的在全国、省里得奖。走上终生创作之路,就要敢于吃苦受累,结交诗友,拜师学艺,坚持走曲折前进之路。个人有天才,才华极高,尽管勤奋努力,也必须虚心接受党的培养,老师朋友的帮助,不然就会走弯路,也许很难写出好作品。
冯恩昌,1937年生于山东临朐。曾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理事、中国乡土诗人协会常务理事,全国田园派著名诗人、作家,“农家小院派”代表,被誉为东方诗神。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曾获亚太地区民间文艺最高奖“金飞鹰奖”终身成就荣誉称号,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国家一级艺术家称号,冯惟敏传说传承人,已出版文学专著23部,《糖葫芦》《故乡蝉歌》,选入全国全日制中学阅读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