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品读|家乡的雨

品读|家乡的雨

文〡李成

来源:《品读》2022年第3期

诗人聂鲁达在回忆录的开篇说:“提起童年时光,唯一使我难以忘怀的就是雨水。”

在他的印象里,“雨水整月整年地下个不停。一根根雨丝像长长的玻璃针,在屋顶砸得粉碎;有的打在窗上,形成透明的波浪。雨中的每一幢楼房,都像正在严冬的大海中艰辛地驶向港口的一艘船”。

我的家乡也是一个多雨水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可能下雨,有的季节雨水少些,甚至会出现旱情,可是不得不承认,那雨也是够猛的。

地处长江北岸,从纬度来说,就是个降水量比较大的地带,有时——哪怕是在冬季,也可能下得“连月不开”,尤其是春末夏初进入“梅雨”季节,那就会非下不可,而且一下就很长时间。

其时,我简直都不敢相信:天上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雨水?难道天空中会有一座水库或真的有一条天河?这么多的雨水被什么运到天上?成千上亿吨雨水,要泻落何方?

那就像决堤,河水如无数瀑布垂落;就像神话中说的“天柱折,地维绝”,老天坍塌了一大块,雨水都哗哗地掉下来。

那雨水啊,简直是密不透风,如果人在雨帘中站一会儿,会像溺水的人一样,被呛得喘不过气来。

不歇气地下好多天,仿佛没有尽头,真让人佩服那股劲儿,恍如一个受了多年怨气的人,不哭个地动山摇,不来个水漫金山决不罢休。

在这样的时刻,当然是百行歇业,人们都守在家里。除了望着弥漫的雨瀑,偶或叹气,摇头,还能做些什么?

品读|家乡的雨

勤快一点的乡亲也可能在家里拾掇出家具、农具,修修补补,有的还会借此机会打几双草鞋,以备干粗活时用,其余的也就是凑在一块打打牌,摆摆龙门阵了。

心情烦躁的人,脾气会变坏,打人骂娘的事儿会多起来,不是有一句谚语么:“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而不知不觉一个月下来,连室内的衣被、家具都变得潮乎乎的,有的椅腿、桌腿已悄悄地结上了一层霉苔,所以“梅雨季节”又叫“霉雨季节”。也许还是应该叫梅雨,因为是黄梅熟时下的雨。《千家诗》里有写得很好的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梅雨之后应该是盛夏之雨最动人、最令人欢喜。此时,大地上已是一片茂盛的绿色,田野间、丘岗上,到处都有植物在“爆炸式生长”,空气中也弥漫着草木的清香和花朵的甜粉味。

这就是生机,一切都在演绎生命的故事。而时常赶来的暴雨,为这天地间的生机和故事送来祝福,送来洗礼,甚至是由它们来举行一场奠基的仪式。

这雨常常来得快,去得也快,一般不会连月不开,倒有可能每天光顾一次。它也不像梅雨季节那样,来之前天空就暗下脸色好几日,云是鼠灰色的。

夏雨的特点就是明快,原本是晴朗的蓝天上飘着白云,甚至还有一轮烈日放着金光,但说不定一阵凉风吹来,送来几朵白云,白云瞬间翻墨,一下子把太阳遮挡起来,把天空占领,且不断奔涌,升腾,随即便会天昏地暗、雷电大作,而随之而来的是一颗颗饱满的雨滴开始斜斜地砸在大地上,但那雨滴始终是亮亮的,晶莹的,它们砸向万物,砸出水花,如昆虫醒来乱飞,如罡风下花瓣飘洒……让人不觉得生厌反觉得淋漓痛快。

动人的是云收雨住的那一刻。经过一阵大雨的冲洗,天地间变得是那么的干净了。每一片绿叶都显得更绿,每一朵黄花都显得更黄,每一朵红花都显得更红;而所有的植物上,甚至连一些细细的须藤上,都挂满了亮晶晶的水珠。

而这时,已经消失的太阳会再次君临,甚至变得更纯净,放射出更强烈更灿烂更精粹的光芒,整个天地间都焕然一新,变得那么鲜亮并都闪烁着光彩。

品读|家乡的雨

那真是天灿地亮的一刻啊!苍翠欲滴,鲜艳欲燃,一切生命都从心底呐喊出激情与爱。那些植物上的水珠,此刻在阳光的照射下,早已变成了钻石、珍珠,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辉;天上很可能还会涌现出一弯彩虹,宛若神奇的画笔画出的彩色图画恢宏、壮阔、俊逸!七色光辐射着天空下的山山水水、田野、村庄,一切都如童话王国一般绮丽、梦幻……

而这样的下雨天,自然是我们这些孩子的快乐时光。我们不用像在别的季节雨天只能守在家里,扒着窗户贪婪地看着外面,却不能出去,最多只能看村道上偶尔有行人在泥泞里艰难地跋涉,甚至跌倒,现出种种狼狈样——

我们完全可以赤足奔走在渐渐变小的雨幕下,小溪边拦水筑坝,去草坡上捡拾被雨水冲破的鸟巢里滚出的鸟蛋,去河边望大水,看它浑茫一片;更诱人的是可以趁着雨后,溪流沟壑里都注满了水,而鲫鱼鲤鱼正好要逆水而上,我们便会带着鱼篓去捕捉,把一条条银亮的鱼儿扔进竹篓,一顿美好的晚餐已然可期。

雨一停,我们更要跑到山岗上,看猎人打猎,跑到塘堰看渔人下网,跑到树林里捡菇子;晶莹的水珠很快打湿了我们的裤管和衣衫,我们却个个兴高采烈。

这时,雨后的天空也美丽如画:天一块接一块地变蓝,蓝得像上了一层蓝釉;云,一块接一块地变白,悠悠地飘向远方,而阳光照射上去,给它们镶上发亮的金边,远一点的,变红、变紫,而且还在变化……这一切总让我想到大海,天高地阔的大海,蓝天白云的大海……我们向着它奔去,那里也是我们的家园!

责编:张初 | 校对:秦黛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