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一名游人在香港古董市场市场上闲逛,机缘巧合之下,他买回了一个锈迹斑斑的方形器皿,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无意之举对中国史学界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沧海遗珠——沦落在香港市场上的无价之宝
2002年的夏天,香港古董市场照常地进行着各类交易和买卖,前往而来的有兴致勃勃的游客,也不乏想要赚钱的商人,当然还有想要寻得珍奇的收藏家;三教九流的人怀揣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汇集于此,大家都想要在这个市集中收获自己想要的东西……
没人知道发现这枚沧海遗珠的人到底叫什么名字,从后续零零散散的资料中,人们只能推测出他是一名保利艺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他于2002年的夏天来到香港古董市场,想在这个市场淘一点东西,给自己的单位带去一些可观的藏品。
一件陈旧的器物静悄悄地躺在香港古董市场的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它身上锈迹斑斑,厚厚的锈壳已经盖去了它原本的颜色,让它躺在那里更像是一个不起眼的土块。
人们只能从它大致的轮廓判定它应该是一个容器,它既没有青铜器的古朴典雅,也没有金银器的繁华灿烂,过往的行人匆匆,自然也没有多做停留。
人们不会注意到这样斑驳的土块,就像人们不会注意到那样普通的工作人员一样,但是当两者碰到一起,便会迸散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火花,灿烂地照亮整个世界。
这位工作人员路过了这个藏品,与别人不同的是,在它面前,他停住了脚步,因为他一眼就注意到了这个容器内底上篆刻的铭文,在那一瞬间,他感受到了千年之前的呢喃。
他在这件文物前面驻足,最终以普通的市场价买下了它,但这位工作人员认为它的价值绝不普通,于是经过批准,他将这件青铜器寄往北京进行更详细的鉴定。
与其说他与这件绝世珍宝的相遇是机缘巧合,倒不如说这是一种命中注定,就如同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一般,这些被命运选中的人,总是存在着一些众人没有的特质。
这也是一段伯乐遇上千里马的故事,尽管故事中的主人公并不如伯乐那般了解千里马,但他还是透过了它层层斑驳的锈壳,看到它背后深沉的底蕴。
千年珍宝重现世间
这件青铜器随着其它几件藏品乘坐飞机来到了北京,在这里,它将遇到它真正的伯乐——清华大学的青铜器鉴定专家李学勤。
但是,其实在一开始李学勤的目光也并未被这个小土块所吸引,他并未仔细看过,便匆匆将目光转向了那些更大的,看起来也更华丽的青铜器。
毕竟,人靠衣装马靠鞍,青铜器的命运也是如此, 但是,真金还是不怕火炼的,当这位教授开始将目光放在它身上的时候,他的目光就再也无法移开了。
只消一瞬间,这位专家就断定:这件青铜器是真品!
对于青铜器来说,只要确定了是真品,便至少存在着千年的历史,发现这样的文物必定是意义非凡的,况且这还是一件有铭文的青铜器,这就意味着,在这其中的研究价值又要远远大于一般青铜器。
奉献一生的追寻,奥秘重现天日
只是,尽管发现了这样一件珍宝,当时的李学勤也仅仅表现出了一个考古学家该有的正常兴趣,与之相关的研究工作按部就班地展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上海博物院等单位陆陆续续对其进行了科学检测和修复保护。
在剥去了它层层锈迹过后,它露出了铜绿色的皮肤,飞鸟走兽游于其上,这件举世珍宝终于重见天日。
它是一件圆角长方形的器物,高11.8厘米,口径24.8厘米,重2.5千克,直口、圈足、腹部微鼓,器身上隐隐约约浮现着瓦沟纹,器沿是斑驳的分尾鸟纹,在器口两侧还有一对兽耳,显得庄重典雅。
专家推测出,这件文物应该熔铸于西周中期,它是用来盛放粮食的,也是当时的人们祭祀所用的礼器,同时,根据这件器物刚出土时的锈迹来看,专家也推测出它应该还有一个盖子,只是在地下的时候二者就分离了,至于这个盖子又流落在何方,也就无人知晓了。
追根溯源,这应该是出土于河南的一件青铜礼器,只是不知为何最终会流落在香港的古董市场上,也许它经过几次手,被人反复地倒卖,几经辗转之中,也没有人发现它真正的“身份”,直到那位游人的出现。
来源考证了、用途确定了、器物上的纹路也明晰了,唯有其上纂刻的98个字的铭文还未得出,这也是这件文物的价值所在,弄清楚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到底讲了什么事情,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尽管如此,当时的李学勤教授也没想到,以后的他将会用将近一生的时间,去翻译这件珍宝上留存千年的话语。
但从后来的结果看,如果要他再选择一次,哪怕他知道这件事情会用去他的一生,他也甘之如饴。
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在日复一日地辛勤工作下,这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终于破译了这98个字,最终,他将自己破译出的这个小短篇公诸于世:
“天命禹敷土, 随山浚川, 乃差地设征, 降民监德, 乃自作配乡民, 成父母……
短短98个字,即使铺展开来,也只能躺在报纸上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里,但是凡看到开头几个字的人们,精神无不为之一振:
“天命禹敷土。”
也就是,在这件礼器上记录的内容,竟然是华夏儿女口口相传的大禹治水!
在这个器物上,就清楚地记载了西周时期人们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感怀:
上天派遣大禹疏川治水,以平定袭扰人们多年的水患,大禹治水后,各地安居乐业,欣欣向荣,老百姓有了余粮,也能按时缴纳赋税。大禹恩德于民,百姓爱戴,他对人民的功绩永垂不朽;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就应该像大禹那样,德行美好,并在日复一日中逐渐完善……
与此同时,李学勤教授也在这件青铜器的铭文上发现了“遂公”的字样,他推测这应该是西周遂国的某位国君,这篇祭文也是他所写,意在督促自己效仿大禹爱国爱民。
此时,这件珍宝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遂公盨
。
遂公盨为何掀起史界的惊涛骇浪?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一句俗语,但是一直以来,国际上都不认可中国存在5000年的历史,他们只承认,中国存在3500年的历史。
他们不认可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中国所说的“5000年”是从司马迁所作《史记》中黄帝时期算起的时间,但是黄帝时期是神话时期,包括后来的夏朝开国君主大禹,也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所以他们自然有资格怀疑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合理性。
——当然,尽管欧洲人也是靠着上帝起家的,只不过与中国作对也是外国人的一个老传统了,所以怀疑怀疑中国也是应该的,对于他们自己,他们把上帝耶稣的故事写到他们正儿八经的历史里也是应该的;
但他们手中还有着一个更为致命的“把柄”,这个把柄一直以来要挟着中国,也让他们在国际上一锤定音,提出了中国历史不足五千年:这个把柄就是实证。
外国人的思维也很简单,所谓说话要讲证据,司马迁怎么说的不作数,能从土里挖出来的东西才能作证,而中国也缺少这样的实证——毕竟几千年过去了,即使有什么上古时期的墓葬,沧海桑田,也被腐蚀的差不多了。
在这一点上,外国人又充分发挥了死磕的精神,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兴趣似乎比对他们自身还要浓厚:
事实上,一开始他们连春秋时期都不愿意承认,理由是司马迁是汉朝人,汉朝已经离春秋有几百年了,司马迁可能在编故事,只是孔丘亲手撰写的《春秋》流传至今,才让他们没了话头。
于是他们只得承认了春秋战国包括东周西周在内的一段历史,随着安阳殷墟遗址的出土以及商代妇好墓的发现,国际上再退一步,终于承认了商代历史,至此加起来一共3500年。
3500年的历史都来之不易,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一边挖土,一边与洋人磨嘴皮才让中国在国际上被承认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对于夏朝,中国都未能出土相关的实证,往后的道路将会更加艰难。
时逢20世纪20年代,此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五四运动。
在学界,五四运动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白话文和新的思潮,也为人们带来了怀疑主义,当时的学者一边心潮澎湃的开展研究,一边却在怀疑自己研究的东西到底存不存在,人们就怀着这样矛盾的心情在一片黑暗的前路上摸索前进。
怀疑就是一种不信任,这也无怪乎那些学者,因为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在国际上被人欺压,没有尊严,国内的人自然也对中国灿烂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怀疑:
“如果它那么好,我们为什么还会挨打呢?为什么站起来的是欧洲而不是我们呢?”
怀疑主义的风潮瞬间席卷了整个学界,在历史学界,尽管1928年安阳殷墟的出土让外国人不得不承认了商朝的存在,但在这之前,许多中国学者也和外国人一样,对其存在性持怀疑态度。
对待商朝都是如此,对待夏朝至夏朝以前的历史就更不用说了,于是当时也有很多学者认可“中华上下3500年”这个说法。
中国人要想向国际证明夏朝的存在,只能拿出实证!
于是故事又从历史回到了现在:2002年,遂公盨被人从市集上发现,其上的铭文就意味着它的发现给国家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件珍宝。
至少在西周时期,人们便知道大禹治水的存在,由此可以证明,大禹治水不是司马迁凭空杜撰的故事,也不是中国人一代一代的讹传,而是一段历经千年的传奇。
并且,这篇祭文的著作时间,应该还要早于《尚书》的创作,也就证明,它拥有比《尚书》更可靠的证据。
铁证如山!
无数学者的精神为之一振,尽管遂公盨并不是夏朝的文物,我们至今还是没有出土一件夏朝时期的东西,但是至少,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夏朝的存在。
只有相信,奇迹才可能发生。
过后的华夏儿女,也会从遂公盨中看到,四千年前,大禹带随着他的子民翻山越岭,他们拿着石器、木器和骨器,在偏僻的山野辛勤工作,他用自己13年的大好人生,为后世千千万万的人带来了肥沃的田地和安定的生活。
不管外人怎么说,华夏儿女终究不会忘记大禹和他身后的夏朝。
遂公盨后来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可见其价值程度。
后事如何?遂公盨的现状
遂公盨的发现使国内学界的精神为之一振,也为夏朝的存在提供了一个更可靠的论据,如此重要的文物自然也会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但是,因为最初发现这件文物的是那位保利艺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一开始他也只是把这件文物寄往北京进行鉴定,并没有提出是将其转送给北京,所以这份藏品最终收藏在了他的单位,也就是保利艺术博物馆。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到今天许许多多的博物馆也开展了线上业务,它们纷纷将自己的藏品在网络上进行登记注册,并上传实物各个角度的照片,以便外人查找,这样,即使相隔千里,人们也可以通过网络一睹国宝风采。
打开保利艺术博物馆的官网,搜索遂公盨,这个方圆形的青铜食盒便清晰地映入人们的眼帘,如今的它已褪去层层污垢,露出身上古朴庄重的花纹,在灰色渐变的背景下,显得高贵而端庄,在图片的下面,正是遂公盨的相关介绍和那篇祭文的完整内容……
从一次机缘巧合到保利艺术博物馆的一件展品,千年的语言在此流通,千年前的人们和今天的人们心灵相通,在那一刻,依托于文明,人类延续的情感超越了时空,一个故事就此结束。(孔甲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