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生机盎然。和煦的春风温柔地向我们走来,吹绿了山野、唤醒了万物。春日的山野,沉睡的枝桠悄然苏醒,焕然一新。
田间无闲草,用好都是宝。这个季节,茵陈、柳芽、小蒜苗、荠荠苗等应有尽有,出来踏青的人们,带着各类工具,迫不及待地想挖到新鲜野味,而我更期待着能吃到榆钱。
在济源,有不少人喜欢吃榆钱,加工的方法多种多样。碧绿鲜嫩的榆钱,洗干净抓一把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出一股特有的清新香味。也可以把榆钱洗净晾干后,拌一点面粉撒上盐,上锅蒸熟,撒上香油稍加调拌,清香怡人。还有就是做成一道济源名小吃“榆钱窝窝头”,在锥形的空心馒头里掺入榆钱,蒸出的馒头香气扑鼻。贫穷年代,榆钱是人们粮食不足时的补充甚至是救命粮,而今已是餐桌上的绿色健康食品了,冻在冰箱里可以享用很久。
一天,无意中发现小区外边的树林里有几棵挺拔的大树,过去一看,竟是罕见的榆树。树干粗壮有力,褐色的树皮纹理均匀厚实,树冠呈圆形自然张开,远看就像“亭亭华盖”。近看树枝上密密匝匝长满了串串茂密的榆钱,实在喜人。早就想勾榆钱,苦于城市周边榆树很少见,赶紧回家拿来长杆高枝剪勾榆钱。专门买的长杆高枝剪放在地下室还没有发挥用武之地,使用起来很方便,剪枝速度快,而且不伤害树枝。用手顺着枝条一撸就是一大把,不一会儿就装满一篮子。回去交给手巧的母亲,榆钱被做成了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
我们一个分公司办公楼旁边的绿化带里,赫然矗立着两棵自生的大榆树。本来要被锯掉的,绿化人员稍加修剪后树形像伞状打开的样子很好看,就留着了。结果越长越高、笔直挺拔,甚至能够和专门种的银杏树、香樟媲美了。在夏天遮阴蔽日,私家车都想去下面乘凉。我不禁惊诧于它的生长力,榆树就是这样,随遇而安、自生自灭,稍加点拨即可成材而为大众服务。
我喜欢榆钱,始于童年家乡的大四合院。那时候院里院外大街两旁,随处可见自生自长的大榆树。晒干了的榆钱可以收集起来卖给种子站赚点零花钱。到四月初刮风的时候,干黄的榆钱漫天飞舞,院子里落满了厚厚一层。我和哥哥把榆钱扫起来装满了几个编织袋。大概五年级时,我们个子还小,有一次骑自行车驮着一大袋榆钱到思礼镇上去卖,不巧人家关门了。我们不顾劳顿,满头大汗又骑车十多里去石露头村卖,挣了几块钱高兴坏了,也感觉不到累了。自己留了一块钱,剩余的交给家人。那时候的一块钱很顶用,能买好多吃东西。
人们经常赞赏柳树柔美,松树伟岸,而我要夸夸榆树,它浑身都是宝。因为榆树的“榆”发音和“余”字相同,所以榆树的寓意就象征着富贵之意。上世纪的农村,不管是街道两边还是山野陡坡,都可以见到它的潇潇伫立的身影。它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不择土壤,耐旱耐风寒,不必刻意栽种,极易成活,生长快寿命长,在北方是用作防风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榆木质地非常结实,我们家里的几个木头板凳,已经用了二十多年依旧结实牢固。榆树皮、榆钱可入药,治疗多种疾病。老榆木以自己坚韧的内涵,厚重的品德,赢得了大众的一致好评和赞赏。
而今城里缺少了榆树的生长空间,它只能够生长在墙角房后,河滩山坡,人迹罕至之地,倔强的成长为结实茂密的大树,独自欣赏自己的那份绿色,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又到榆钱吐绿时,平凡、低调、坚韧、厚重的榆树,曾经是一个时代生活的记忆缩影,而今,它仍然生长在我们的周围,永不枯萎,历久弥新。
责编:王芳 远岫 若谷
作者简介
王周,河南济源人,文学爱好者,喜欢阅读和写作,就职于河南金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