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造车新势力扭亏为盈,还需跨过几道坎?

文︱郭紫文

图︱探索科技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造车九死一生俨然成为行业共识,而新势力们巨额亏损似乎已成常态。无论是“理小蔚”等企业,还是造车势力第二梯队,都逃不开投资大、回报低的困局。即便是行业巨头特斯拉,也用了16年才勉强找到盈亏平衡点。

面对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1年“理小蔚”各自市场规模均接近10万台,基本实现了月交付量破万的目标,跨越了新势力造车的“生死线”。从其去年财报中不难发现,三家企业在业务营收、交付量以及利润率等方面都有着大幅增长,但仍然难以跳出亏损的泥沼。过去一年,汽车领域的玩家们也是动作频频,在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的同时,不断寻求进一步摊薄研发、制造和营销成本的机会。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资本、技术和人才三者缺一不可。造车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需要长期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积累,更需要将技术成果高效转化的经验和实力。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经营前期的亏损是不可避免的,从量产到真正交付,再到月交付破万,都是经营者必须跨过的门槛。在营收销量双双上涨的情况下,何时能够实现盈亏平衡也成了造车新势力未来的目标和重要布局方向。有分析机构预计,综合特斯拉的发展历程,造车新势力们需要跨过的下一道门槛,即年交付量突破20万辆。

暴涨的营收与交付量,尚未能扭转盈亏

作为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从财报数据便可看出,“理小蔚”三家企业2021年交付量与营收额均翻倍增长。从交付量来看,小鹏汽车以全年交付量9.82万辆领先;蔚来次之,交付量达9.14万辆;理想则以9.05万辆交付量在三家中垫底。从营收来看,蔚来2021年营收高达361.4亿元,同比增长122.3%;理想全年营收总额约270.1亿元,同比增长185.6%;小鹏总营收首次突破200亿,达209.9亿元,同比增速达259.1%。

造车新势力扭亏为盈,还需跨过几道坎?

而从净利润来看,理想汽车全年净亏损最少,约为3.215亿元,但相较于上一年度,亏损额度仍是增长趋势;小鹏2021年净亏损金额则达到48.63亿元,同比扩大78%,成为三家中亏损最大的企业;相比之下,蔚来全年净亏损有所收窄,同比减少了24.3%,但仍达到了40.16亿元。在毛利率方面,三家企业也都小有提升,蔚来和理想毛利率均超过了20%,而小鹏毛利率为11.5%,略微落后。

简单来说,蔚来汽车营收最高,小鹏汽车交付量最多,而理想汽车净亏损最少。三家企业都已经初具规模效应,交付量和营收额水涨船高,但仍然没有突破盈利点。一方面,上游汽车芯片及零部件供应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从而导致成本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企业不断扩大产能建设,加大研发投入,以及品牌营销支出的提升,都给造车新势力盈利能力造成了一定阻碍。

造车新势力扭亏为盈,还需跨过几道坎?

加速投资扩产,重金砸下的技术壁垒

相对于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对汽车产业发展局势有着更加敏锐的嗅觉。2021年之前,在造车新势力凭借先发优势抢夺汽车市场时,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却相对缓慢。而2021年以后,随着汽车新四化全面提速,传统车企逐渐开始重视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加大战略布局和资本投入,同造车新势力展开正面厮杀。双方各有优劣,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此,各企业也给出了应对方案,加大产业链投资布局,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

研发投入方面,蔚来全年研发费用近46亿元,同比增长84.6%。蔚来表示,该公司去年研发投入主要分布在研发人员成本、新技术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此外,蔚来产能建设和产线升级规划也在推进中,包括与合肥市政府合作的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江淮蔚来合肥先进制造基地产线升级等。

造车新势力扭亏为盈,还需跨过几道坎?

小鹏全年研发投入约41.1亿元,同比增长138.4%。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未来公司将通过先进制造技术不断优化成本结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全栈自研能力,将整体毛利率提高至25%以上。在产能建设方面,小鹏汽车已经实现自产自销,肇庆工厂和广州工厂已经投入生产,肇庆工厂二期项目和武汉工厂也正在建设当中。

与前两者相比,理想汽车去年研发投入稍逊一筹,为32.9亿元,同比增长198.8%。同样,理想也在自建产能,除常州工厂外,公司还开工建设了北京和重庆工厂,预计至2023年底,年总产能将扩大至50万台。

总结

一边是跨界企业疯狂的资本投入和布局,另一边是造车新势力连年亏损、烧钱换取规模效益。在这样的困局之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白热化。在“理小蔚”陆续上市之后,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也在紧锣密鼓地推动着上市事宜。在连续不断的巨额耗资之后,新势力们逐渐遭遇资本市场冷遇,融资渠道不断收缩,亟需通过上市寻求全新的融资机会,为连续的亏损回血。

未来几年,新一轮的市场争夺战将围绕盈利点展开,造车新势力也将持续扩大研发头入,从技术、人才、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全面布局,不断优化成本结构,打破盈亏平衡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