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古典思想中的演化
西方的演化思想
演化战略中的生成哲学
自然科学的演化迷思
战略系统的思维变革
战略系统的十五相非相(上下)
一、传统文化中的演化思想,战略就是变化的哲学
战略就是“变化”的哲学,与时俱进就是求新求变,在求新求变中如何坚守不变更是哲学,尤其是对于哪些需要变,哪些不能变,这个边界是很难搞清楚的,变就意味着创新革新、结构重组甚至推倒重来,这是困难的,也是痛苦的。变总是困难的,但是无论如何智能时代的环境、市场、技术、制度变得太过频繁,以至于变得已经成为常态,但是到底变什么、怎么变却又是道不明白的,就像人们批驳的往往都是不该变的变了,该变的没变,甚至不该变的没有变也会被批评。
就像苹果新发布的M1系列产品,芯片性能提升的极快,但是外观设计基本没变而且还做了回归,就仍然会被自媒体批驳设计的保守,可见变与不变的边界在于对市场和用户深入理解,遵循市场的规律,不只是企业自己的窥测,更不是媒体的嬗谈。很多人都强调企业战略坚守的定力,不到万不得已肯定是不能变的,但是这个战略定力坚守的不变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大体来说就是大的战略方向、大的政策方针是不能变的,也有人把对战略的坚守降低到执行和操作层面,什么都不允许变,哪怕一个审批流程都不行,这肯定是错误的。
为什么我们传统文化中非常关注“变化”这个动作,就是因为变化带来万象更新,变化带来的新的事物和价值,所以就有了“变化日新”这样的演化和演进的思想,没有日日之新,人和事都不能持续得发展进步。变与不变恰恰构成了系统不断向前发展演进的动力,表面上求新求变很难,其实坚守不变也很难,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最难的还是求变,因为变化到来的痛苦是从企业整个系统到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身上的,可见这个求新求变确实很难。
就像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就是讲人生的六十四种境遇,而且每一个境遇的发展演进过程也被切分得非常详细,卦与卦之间,阴阳两爻之间也是包含了演进的变化过程,易经将事物发展变化的法则概括为阴阳之道,也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易经就是关于变化变易的书,变化日新是基本思想,阴阳之道是作用机理,卦象的变化是阴阳两爻推移作用的过程,也就是阴阳刚柔相推的作用过程。
同理道德经也强调了变与不变的思想,比如常就是不变,无常就是变,开篇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就是道生万物的变化思想,这里面也强调阴阳互为消长的变化规律,道蕴含了变化演化的机制,道生万物。不管是道家思想还是周易思想,都强调了变化和生成的观念,只有变化是不变的,变化的背后,道的本体不断推动万事万物的生成、演化与发展。
再有就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演化思想,和强调不同的东西相互调和补充,而不是同样的事物之间的叠加,正是因为不同的事物之间的调和作用,才实现了万物繁衍、持续发展延续的目的,如果只是同类事物的叠加就不能实现持续发展,差异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事物的发展演进,这种差异性需要不同的要素来组成,更需要持续不断得创新求变来实现。
没有差异性组织系统就只有死寂一条路,这是需要深入理解的,这和熵减理论的内涵也是一致的。这里面的变不只是强调变化的作用过程,而是要强调变化的结果,这个结果也就是新的价值创造,如果求新求变的演进过程不能产生新的价值创造,那么这个求新求变就没有什么意思,就像耗散系统,如果只是开放性的耗散掉了信息、物质、能量,而不能产生出更大规模的更高效率的新的价值,那这个求新求变的、耗散的过程就没有任何价值。比如不少企业的战略革新、组织创新最后的结果就是瞎折腾一番,什么也没有得到,这是只为了变而求变,似乎变就能有收获,这是不对的,着了无常的相,智能时代这种现象比较广泛,当然求新求变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探索和试验,那就另当别论了。
那么不变强调的是什么,在商业世界里,这些不变的规律其实是比较容易总结出来的,很多前辈高人也都总结过,比如《基业长青》、《战略的历程》等经典书籍中都有归纳。比如胡庆余堂的“真不二价”这种朴素的商业思想和经营理念就一直传承着,奔驰的“行则极致”的企业精神也是一种坚守和传承,华为的奋斗者精神,李锦记的思利及人理念等等,这些不变的商业思想、经营哲学都是企业安身立命、持久传承的文化基因、核心价值观,凡此案例数不胜数,企业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不变,这些变化中的不变更是建立百年基业的根基。
我提出来的系统演化战略本身就是研究商业系统战略演化变迁的内在规律和作用机制,用来为企业找到变的规律和驱动、不变的坚守与初心,找到变与不变边界的动态管控逻辑,归根到底是变与不变的创新哲学。
二、西方演化思想的发展澄明,系统演化战略的认识论溯源
演化思想不只是东方哲学中的流变主导,更是西方哲学和经济学领域的重要思想,这种思想的本质就是求新求变,不断谋求在更高的层次更高的效率上创造价值,这个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这种动态的演化、演进、进化思想,也是西方哲科思维中的核心思想,尤其是进化论、复杂系统论、奥派创新理论为企业战略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更是智能时代战略演化设计的核心。本文将回顾拉马克、达尔文、凡勃伦、康芒斯的经典演化思想,为读者理解系统演化战略的内在逻辑提供参考,为企业在智能时代的战略思考和设计提供思维导引。
应该来说继康芒斯之后,伴随着复杂系统科学、遗传科学、生态学理论、科技创新的发展,后续经济学家逐步提出并完善了基于生物演化、系统演化、技术演化的新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包括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的研究,以取代基于物理学机械均衡论以及完全理性人的古典经济学思想,其内核思想就是将社会经济系统来作为复杂系统来研究,并融入复杂系统演化及生物种群演化的思想,进而形成更加符合社会经济运行规律和客观实际的经济学理论。
这种思想在管理学上同样适用,因为企业系统和经济系统一样,本身就是复杂系统,同时也具有生物性演化的典型特征,企业系统就是基于商业关系的人的种群,更是基于生物学意义“个体的人”以及“人的意识”而组成的系统,是有思想的、有机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围绕企业复杂系统研究的战略学、管理学、金融学也广泛繁荣发展。尤其是智能时代企业越来越智能化、开放化、复杂化、网络化、系统化,更加符合复杂系统演化的客观规律,也更符合生物学隐喻的种群演化思想,这正是我提出系统演化战略的根本原因,以应对智能时代企业战略持续演进发展的挑战。
拉马克用废进退思想
拉马克提出的拉马克学说,最早提出了生物进化的思想,认为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有本质的区别;生命存在于生物体与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之中;低级生物类型可以不断地由非生命物质自然发生出来;植物和动物虽有重大的区别,但都有共同的基本特征;生命即运动,运动表现在各方面,既表现在生物体内液体的流动,也表现在生物体的吸收养料和排出废物,生命是连续的、变化的、发展的。
认为生物进化的动力,一是生物天生具有向上发展的倾向,这是生物向上发展的原因;二是环境条件的变化,环境条件的改变能引起生物发生适应环境的变异,环境条件变化的大小,决定着生物发生变异的程度;环境条件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凡经常使用的器官会发达进化,而经常不用的器官就会萎缩退化(即用进废退),这些后天获得的性状能够遗传给后代。认为无论植物或动物,都按一定的自然顺序进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进化是树状的,不但向上发展,而且向各个方面发展;人类大概由高级猿类发展而来。拉马克学说历史上曾在科学界发生过重大影响,为以后生物进化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拉马克学说思想的核心是“用进废退”,认为生物进化的动力是内在演化的倾向和外在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方面是核心竞争力的用进废退,企业本身就是商业价值创造系统,这个系统是开放的耗散结构,通过不断的与外界交换信息能量物质,耗散进而创造商业价值,企业系统内部就会不断的涨落、分叉、涌现直到跃迁到更高层次的系统范式,这是系统内驱力的的用进废退,这种用进废退力量的背后是不断的创新演化;第二个方面是环境影响压迫带来的驱动,除了我们说的宏观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变化对企业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不能持续优化演进的话,企业的竞争优势就会丧失殆尽。
达尔文进化论思想
达尔文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系统阐述了人的进化论学说,提出两个核心观点:第一,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当时绝大部分读了《物种起源》的生物学家都很快地接受了这个事实,进化论从此取代神创论,成为生物学研究的基石。即使是在当时,有关生物是否进化的辩论,也主要是在生物学家和基督教传道士之间,而不是在生物学界内部进行的。第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生物都有繁殖过盛的倾向,而生存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存在着变异,那些具有能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将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如果自然条件的变化是有方向的,则在历史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变异就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由此可能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
达尔文进化论思想中最重要的是“物竞天择”的竞争进化思想,当然也为后续生物遗传学以及综合进化论奠定了基础。其中突变、隔离、自然选择、种群的研究方法和进化思想,更为后续经济学、管理学、系统论等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生物学隐喻价值,开起来进化哲学、演化哲学的思潮。笔者所提出的系统演化战略思想核心就是基于复杂系统论和进化论思想的战略管理体系设计,应该来说这是智能时代企业内外部环境快速变化,企业内外部创新快速演进条件下,唯一适合企业的战略设计思想和方法论体系。
凡勃伦制度演化的思想
凡勃伦非常认同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演化论思想,提出在研究社会学、经济学、社会制度方面可以借鉴达尔文的进化思想,认为社会经济制度也以一定的规律和形式不断演化发展的。凡勃伦将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演化论思想引进经济学研究中,提出制度演化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的研究思想和理论基础,试图用生物学演化思想来代替物理学机械论思想对经济学的研究和影响,这也是讲进化论、演化论生物学隐喻思想在经济学领域研究的最早尝试。并且提出制度、习惯、思想、习俗构成的社会惯性和保守主义,阻碍了社会制度和经济的演化发展,同时演化发展的过程又离不开社会惯性和保守主义的影响。提出按照“本能、习惯、习俗、制度”的分析模型来研究经济制度的演化过程。
凡勃伦的是最终提出将生物学演化思想应用在社会制度变迁和经济学研究过程中的,奠定了制度演化经济学的研究基础,开启了生物学开放有机系统在社会学领域的广泛应用研究,目前我们所提到的生态战略、生态系统战略、有机战略等概念和设计也是凡勃伦制度演化经济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如果信息时代的企业战略系统还是非有机、机械式、封闭式的拼组和组合的话,那么智能时代的企业战略系统绝对是开放式的、有机的、耗散的多层次复杂系统,智能时代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让经济和商业与人群和个体紧密相连,在网络效应、数据智能、硬件技术革命的退助下,商业系统越来越向着生物性、有机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康芒斯集体行动和人的意识思想
康芒斯对他的“集体行动论”作了深度的阐述。他以“集体行动”为研究对象,无论是在有组织的团体,还是在无组织的习俗中都普遍地存在“集体行动”,“集体行动”运行所依据的习俗和机构运行法则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和不断演进的。他所关注的“变化”不是“无意”的变动,而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变化”,他强调了有目的的控制,强调了人为的选择,康芒斯认为这是一种“人为的淘汰”。在康芒斯看来,人类意识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有很大的作用,人类意识的目的性导致了制度变迁,促使社会经济的演化发展。
康芒斯强调了集体行动和人的意识两个关键概念,集体行动是研究社会学的敲门砖,个人意识既是集体行动的组成要素,个人意识又归属于集体行动,他强调了人的意识、人的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人类意识的目的性在制度和经济演化过程中重大促进作用,也就是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关注人类集体的主观能动性、关注集群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我们做系统战略设计的本质驱动,一方面企业系统的整体演化发展要顺势而为,充分考虑客观环境和条件的约束和要求,一方面为企业系统设计演化战略就是要创造新的战略环境、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打开新的战略局面,实现企业系统整体的演化和跃迁,这是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更是整体设计把握企业系统演化规律的逻辑支撑。
三、演化战略中的生成论哲学,智能时代系统的动态跃迁逻辑
智能时代的战略最内核的规律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智能时代高精特新中小企业或者独角兽企业才是商业的中坚力量,其他一切大规模的企业形态可能都会被肢解,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根本就不需要所谓的战略,或者一个中长周期的商业布局,因为智能时代瞬息万变的内外部环境不需要一个僵化的中长期战略规划。那么中小企业只需要有清晰的商业模式、渠道策略就足够了,甚至渠道都会被网络形态的社群打碎,最后变成创意和设计的主导。更有甚者认为中小企业的战略其实只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是商业模式,也就是最快捷最高效最简化的商业闭环,第二个是业务组合,也就是找到产品服务可以组合打包的方式,以品类、链条、集成的形式投向市场就可以了,战略再不会变得如何宏大、如何系统、如何长期云云。
这样的战略观在这个大变革的智能化的时代,确实是很多战略迷惘、危机笼罩和矫枉过正的人所持有和疑惑的,其实变化太快的市场对战略提出了三个关键的核心需求,战略设计的关键是解决这些核心需求。第一个是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第二是如何跟上创新频变的市场,第三是如何保持持久竞争的优势。这也是智能时代对战略提出的核心诉求,快速的变化、创新的频变、持久的优势,这是智能时代战略设计必须解决的三大难题,这里面隐含了战略与策略的区别、组合与创造的区别、增长与演化的区别。
战略不是静态地束之高阁的计划或者巧思,而是企业系统持续演化跃迁动态规律的设计安排,策略是某一时间的打法和攻略,目的是解决一时的问题。创造是动态的持续的价值创造,组合是产品与服务搭配结构的刻意安排,这也暗含了一静一动、一长一短的区别;增长是业务的持续扩张,演化是系统整体的脱胎换骨,同样在时间序列、布局层次和周期长短上有本质的区别。
为了从根儿上本质上说明这种区别,需要从演化战略的哲学逻辑中说清楚,就像前述文章从系统演化的角度做了阐释,本文会从演化战略的生成哲学角度去思考,抛开系统论和演化理论的背景,这个生成论就是企业系统演化跃迁的本质逻辑。
在经济学范畴中,生成论往往被“新奇创生”这样的概念所定义,其实本质上是创新加上价值创造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通过创新实现了更高的价值创造水平,而不只是创新这一个概念,企业存在的唯一属性就是创造价值。所以创新就是为了在更高层次更高效率上创造价值,这也是技术创新的本质。生成论本质上就是通过创新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效率价值创造的理论,这是我给出的一个定义,生成就是通过创新实现更快更好的价值创造。
而不是生成一个什么产品或机制就结束了,而是一个动态的有结果的创新式的价值创造过程,创新就是变化就是范式进步,价值创造就是创新的诉求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规模都有了突破,企业本身这个系统也跃迁到更高层次的价值创造水平之上,这是演化战略的本质逻辑。
那么为了说清楚这个生成论的概念,我这里将会从演化观、创造观、未来观、时空观、创新观、追溯观六个方面来解读,演化战略是生成论的哲学,不是一种组合策略,更不是某一个时点上的商业设计。
演化观:本身来源于达尔文主义中的进化论思想,后来被不断隐喻应用,衍生出演进、演化等动态发展的观念,在系统论范畴是指系统持续变化跃迁的过程,是一种持续变化履新的道韵,可以理解成持续动态的生成论思想。
创造观:这是系统战略的一种功能性描述,揭示企业系统价值创造的本质诉求,持续的价值创造不仅是企业系统生存的依据,而且也是战略设计的核心考量,这种考量是为了企业系统能创造出更高层次的更高效率的价值,而不是系统要素的重新组合或者拼组转化,创造观是导引企业系统跃迁升级、动态演化的主要驱动力量,也是生成论的核心思想。
未来观:不是环境学派提出来的适应快速变化的内外部环境,或者叫迎合和适应商业发展的未来情景,生成论强调去主动影响和引导未来,甚至去创造一个商业的未来,强调整体系统演化跃迁的过程设计,是一种创造式的逻辑而不是推理式的逻辑。
时空观:不是去布局时空战略,做一个割裂的空间布局或者做一个时间布局,而是把时间和空间融入到系统战略设计中去,作为战略设计的组成要素,为系统演化设计一条时空构筑的动态的有机的演化脉络,把过去与未来设计到这个脉络和规则中去,让系统按照战略规则沿着时空脉络去演化跃迁。
技术观:技术创新作为系统演化跃迁的最原始力量,是需要做深入细致的研究,是需要放到显微镜下去洞察的,尤其是技术演化发展的规律和动向,这个动态的规律是必须要把握的,这里面隐藏了从均衡到不均衡演化的逻辑,过往的战略设计中对技术的洞察是远远不够的。
追溯观:追溯不是追溯过去的惯例、制度、习惯,而是要把战略设计的思想和规律用类比和隐喻的方式去外化和表达,以求在实际应用中更加精准得落实,同时隐喻和类比反过来会促进战略设计思想的创新和形成,这里面反应了生成的来源、依据和优势,找到只属于标的企业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演化战略设计思路。
四、自然科学的演化迷思,演化战略的智慧
科学是宇宙自然规律微小一部分的解读和转录,无穷无尽的规律背后是道体的无限和广大,我们只能迷思和猜测,来找到规律中可以转化为福祉的更一小部分,为系统演化战略溯一下科学的源。
自然演化迷思1:量子纠缠揭示出有超光速的粒子,也就是瞬时粒子,这种粒子可以突破时空的束缚,可以超时空产生超距作用,这种超越时空的作用背后,可能是暗物质,可能是虚拟物质,总之是我们看不到观察不到的,这也许是人们猜想五维度空间甚至更高维空间的背后真相,这种超越情感和精神的共鸣作用,所谓的纠缠确实不可预测,果然是万事不决就去想纠缠,纠缠就是说不清的关系,关系的背后的链接,所以互联网经济的常胜不衰背后是一个量子科技的大课题。
自然演化迷思2:物质不灭定律背后也包括精神不灭,也许看到的三维空间物质的消失背后,有更高维空间精神的永存,就像暗物质,我们都看不到甚至观察不到,但是时时刻刻都有无数的暗物质穿越我们的身体,如果这么推论的话,那么现存和消失的事物之间是否存在可能的关联性,潜意识和显意识是否有某种关联,科学只是宇宙算法和规律的一小部分,我们不知道的太多,知道的太少,所以要有敬畏,这种敬畏必须是客观的敬畏,而不是你以为的敬畏。
自然演化迷思3:很多人问我宏观经济大势的问题,也有很多人问我微观企业发展的问题,我可以确定的说宏观的问题其实是可以把握的,就算你认知不足以把握也可以跟随别人,能更准确跟随把握大势的人,而不是网红,微观企业的发展问题找有经验的功力深厚的人也可以把握一部分,但是宏观的确定性多一些,微观的不确定性更多一些,所以做生意千万不要头脑发热不要allin,更不要以为你把握了宏观大势就能把握得了微观确定性,你看看宇宙的实体物质属性就知道了,微观的粒子大部分都是不确定的,波粒二象性,薛定谔的猫,而且微观粒子的大部分也是空的,原子里面电子和原子核才多大,大部分都是空的,难以琢磨的,宏观的基本规律是可以搞出来的,微观的真的说不清,但是能在宏观的框架下把握生意的大方向就已经很好了,然后就是控制微观的操作风险,这就是企业战略层面要做的事情。
自然演化迷思4:关于“薛定谔的猫”的问题,惠勒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万物源自比特(指信息)”,就像我们之前讨论的信息在驱动演化,惠勒自己也承认,这是一个非正统的猜想的理论,出发点是假定信息是所有物质存在的根本。惠勒声称当我们看太阳、月亮、星系或者一个原子时,它们的本质是储存在它们里面的信息,当宇宙被观察时时,信息就展现出来,宇宙一跃而出。这意味着宇宙以我们适应它的方式也在适应我们,是我们的存在使得宇宙具有意义。这似乎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哲学讨论,因为物理学界对量子理论中的测量问题一直没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很多物理学家对惠勒提出的“信息是宇宙存在的根本”的理论持观望的态度,但是现实是信息科技在推动科技、商业和社会的不断演化升级,这是客观的,信息科技不断演化升级的趋势几乎是不可逆的,信息几乎是科学和科技背后的规律和逻辑,我们要把握住这个规律和逻辑。
自然演化迷思5:物质和精神就是硬件和软件,自然界几乎一切事物都可以这么划分理解,如果把精神换成更普遍的信息,那适用性就会更加广泛,对于生物来说有机体是硬件,基因是信息,思想和精神也是信息,信息就归为软件,对于我们的智能科技来说,也是如此,硬件和软件同等重要,而且硬件和软件将会渗透融合到一起,这是规律和趋势,这个规律和趋势用在企业战略演化层面,就会看明白很多东西,我这里不展开了。
自然演化迷思6:技术是演化的动力,生物遗传进化依靠的计算,算法是适应环境的变化的生存的演化,宇宙的星系、恒星、黑洞、超新星的演化也是技术,智能应用系统的演化更是依靠计算,这种动态的计算演化过程就是我们理解的技术系统进化和优化的过程,计算的核心诉求是什么,是为了适应,是为了平衡,是为了演化,是为了动态耗散结构。
自然演化迷思7: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无绝对不是什么都没有,更不是所谓的虚空,从科学的角度思考可能是暗物质主导的世界,或者说是虚粒子主导的世界,也或者说完全就是归于我们看不到观察不到的世界,这个世界肯定是客观存在的,甚至是主导的主要的,比如引力场、电磁场、虚拟信息场,甚至情感情绪场,我们都是观测不到的,但是客观存在的,这些看不到的场可能正是决定我们实体粒子、看得到的时间的秩序的根本原因,所谓科学不也是宇宙自然规律被解读转录的一部分吗,而且是那么微小的一部分,可见更广大的世界里存在着更广大的无,这个无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决定主导我们这个有的世界的背后原因。
真正的所谓的引领时代的企业,一定是堪破了智能时代技术系统和商业系统演化内在规律和趋势的,这种堪破一定是掌握了时代演化的智慧,这种智慧一定是深谙宇宙、自然演化规律的智慧,这种智慧不不只是必然失控,而是更高维度的规律法则,一般的企业至少要跟随,哪怕不理解,也要跟着走,它们代表着未来。
五、战略系统的思维革新,智能时代的战略设计必然走向复杂化、系统化、生态化
智能时代的战略管理已经彻底演化成复杂科学下的系统管理,这个战略管理不只是解决内部子系统和个体要素的关系和运作,更要解决战略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融合共生,这里面智能技术带来的革新会从企业系统内部和外部同时作用,以适应全新的智能生态的生长演化,对内部而言不只是协同自组织的问题,对外部而言不只是链接和融入更大生态的问题。
对内部而言,智能技术首要解决的是协同、效率、精确、成本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现在提得最多的数字化转型,就是智能转型,用更少的成本获取更多的信息、能量和资源,实现智慧化、数字化的熵减,这个过程被描绘成企业内部智能化的自组织效应。企业智能化升级的目标,就是能够更高效得整合资源、更高效得管理运营、更高效得协同协作、更高效得创造价值,这个智能化升级,还包括企业的商业边界、信息处理能力、认知洞察能力、智慧决策能力、系统运营能力、超前创新应用能力等能力层面的重塑。
对外部而言,智能技术不仅要解决企业与外部生态环境进行信息、能力、物质、要素的交换问题,更要解决与外部建立关系链接,进而开展更广范围的协同协作、跨界创新、价值共生的问题,在这个更大的生态系统中,企业如何找到自己作为子系统的角色和节点定位,如何通过与外部其他子系统和更广泛个体建立以自己为核心节点的影响力、网络、联盟、自组织,进而引领整个生态系统的演化升级,直到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态战略系统,这是很艰难的。而且智能化时代生态战略已经不再是高不可攀高不可触,建立生态将会成为每个企业必须要走的路径和完成的任务,不管这个生态系统在哪个层面哪个层次,亦或是属于哪个更大的系统。
基于智能时代企业复杂系统的演化规律,从企业战略系统的内部自组织协同及外部生态式演化,提出智能时代战略系统得设计与构建必须遵守的规律,包含生态、开放、协同、革新、自组织、驱动力、组织智商、不均衡性战略八个维度。
第一、 构建更高层次的生态系统,借助更广大的生态系统打开企业更高层次的战略时空、维度、生态、视野,突破同层同构系统的束缚和低效交互,首先是建立以自我为核心节点的自组织系统,同时强化企业与更大生态系统的交换交互交融,构筑更多负熵因素关联,为企业提供更高纬度生存势能和拉力,然后是逐步构筑放大自我生态系统建立更广泛的生态环境要素、网络结构布局、分布式子系统等要素。
第二、 建设更高程度的开放系统,从多个要素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建设更加开放的企业系统,让企业从战略维度打开外部合作空间,从业务、资源、能力、创新等维度建立交互合作机制,不断为企业系统输入物质、资源、信息、能力、能量等生存要素。
第三、 降低混沌性、复杂性,清晰化论证梳理、构建企业的发展使命、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路径,明确企业系统的整体发展诉求,找到多要素协同构建企业耗散结构的导向,在客观规律的指引下,依靠内外部驱动力,强化对系统核心要素、元素的引导配置,提升系统的能见度、可控度、目的性。
第四、 搭建基于战略演化的革新机制,找到企业系统在生存与发展维度上的演化趋势和规律,设计基于未来趋势和客观规律的发展战略体系,以发展战略体系为准绳,不断革新企业产业、资本、业务、营销、数字化、品牌等关键维度,依靠革新带来的内外部发展势能、发展驱动、发展价值、发展活力,进一步推进企业系统的发展演化。
第五、 优化企业系统内部业务子系统的协同结构,强化要素与子系统的协同组合秩序,提升企业系统内部发展驱动和势能,注入熵减要素,实现组织内部运作秩序的高活性、高势能、高驱动里,设计系统内部子业务系统的协同结构、组合结构、联合结构、链接结构,进而与外部环境开展更高效的链接交互,依靠协同组合设计提升组织价值创造的能力和实力。
第六、 提升系统内外部创新驱动力,促进系统不断适应融入外部环境和市场变化,主动设计促进内部创新涌现的机制体制,帮助企业内部建立不断创新革新的组织文化、环境和机制,发挥企业系统自组织特性,让企业内部频繁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创新试验,孕育出代表企业未来革新力量的子系统。
第七、 提升组织关键影响力节点的智慧性,建立基于集体决策智慧的组织智慧机制,从本质上洞察外部发展机遇、发展逻辑、发展规律,从系统层面建设组织内部智慧决策和管理机制,更高效与外部环境的能量交换,更高效配置内外部资源,更高效地址组织混沌无序,更高效完成组织发展目标。
第八、 不断打破企业系统内部发展均衡,尤其是祛除内部保守保护力量,建立基于开放交互、活力繁荣的非均衡发展状态,让企业处于不断攀升增长的高活力状态,抵制系统内部的混乱无序和均衡无力,促进系统不断向下一个非均衡状态演化,实现构建长期的可持续的高效价值创造系统的建设。
六、战略系统的十五相非相,洞见战略设计的般若真如(上)
战略系统十五相非相,洞见战略设计的般若真如,借用佛家言说明战略系统设计的本质内涵,第一重是让企业可持续得处于最高效价值创造的极速巅峰状态,穿越周期环境的束缚,第二重是让企业可持续得处于不断生态演化的增长超越状态,穿越时空规律的束缚。
本上篇包括:系统、混沌、熵增、耗散、时空、价值、开放。
系统: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系统无所不在,系统是科学,是认知,是素养,如果不能从系统的层面思考问题,不能从系统的层面去洞悉本质,就不能从系统的层面去设计规则,更不能从系统的层面去洞察规律,系统是超越体系的,体系是理论和实践的闭环,系统是一个生态包括了要素、个体、环境,战略系统必须先有整体观,如何在更大的生态中找到定位,如何融入更大的生态,如何影响引领更大的生态,甚至如何革新重塑更大的生态,对内强调系统的内变和驱动,让系统对内对外形成高效交互。
混沌:无序非线性,不确定不可预测
战略系统的内在结构是非线性的,是无序的,是确定的不可预测的,单体公司的整体战略不仅能设计而且能预估,并且能对业绩做到线性把握,但是集团公司或者中等以上公司的整体战略是不可预测的,更是非线性的,一个战略举措导引的结果也是多维影响的,不是一元论也不是二元论,是一个混沌的不可预测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战略系统的设计第一个目标不是创新革新,而是要降低混沌效果,逐步看清整体战略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找到的方向和路径,降低整体战略在更大环境中的不确定性,然后从系统内部找到战略革新的策略,从外部大势混沌到内部革新混沌的设计思路。
熵增:无序趋势带来的有序指导
不只是封闭系统的熵增,开放系统同样是熵增的,企业最怕的没有驱动和活力成为一片内耗下的死寂,为什么设计战略?可不只是去抓住机遇,可不只是去找到为了的利润区,战略系统的重塑和熵减,是为了给系统一个洗心革面的契机,让系统重新焕发出发展的活力,没有发展的系统会熵增的更快死寂的更快,熵增给我们最大的价值,不是去抵制尽量的抵制熵增,而是告诉我们战略系统设计的底层规律,就是逆熵增设计原理,熵减设计原理,新的战略新的革新要考虑到熵减的远见和长期性,给我们指明了战略系统设计的规律和方向,这是熵增定律的威力。
耗散:不是耗散掉,而是创造价值
企业系统是个耗散结构,但不只是个耗散结构,不只是通过和外部交换信息、能量、物质来实现内部的非均衡性和有序性,更重要的是企业系统是个价值创造系统的,如果没有价值创造,这个开放和交换就没有任何的价值,所谓的耗散就真的只是个耗散,就是个浪费。战略系统的设计就是要保障持续的更高效的价值创造,也就是提升耗散的能效,耗散了一小部分能产生一大部分的价值,这个就是能效,当然里面也有我们组织绩效、人效、产效等等,就是衡量价值创造的经济性,为什么要革新到新型产业革新的高科技领域,革新到智能制造方向,就是向着更高能效和价值创造效率的方向挺进,这是耗散结构理论的真谛,很多人只理解到耗散,这是没有用的。
时空,打破周期规律永葆成长活力
传统上对战略时空的理解,空间就是区域布局,就是找到区域市场区域发展机会,从空间上建立产业发展的载体,找到产业在空间发展和市场层面的机会,当然更重要的是和区域发展政策和机会的共振融合,时间就是产业战略,产业进入的时机,产业发展的契机,产业发展的规律,找到产业战略的布局方向。这个传统时空战略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布局层面,时空战略的本意是要重构企业内部外部的系统结构,还原革新企业系统内部的个体、要素组织形态和结构,让企业的价值创造机制恢复到最高内驱最高活力最高效率的层面,这个状态能持续的发生并且能持续的创造价值,这就厉害了,就是让企业长期保持在最具活力的壮年时代,就是永葆青春的意思,外部也是要为这个最高价值创造的顶峰持续的发生提供各种条件和环境的支持,这就厉害了,所以我们要理解时空战略的本质,就要结合战略系统的真意来理解。
价值:商业的本源,运作的本质
如果没有价值创造,所有的企业运作、战略设计都是死寂,都是没有目的和效用的,为什么资本价值的衡量最核心的是现金流,因为现金流就是企业持续价值创造最直接最客观最本质的体现,资本价值来源于市场价值,现金流也是企业内部商业原则的最本质体现,持续的价值创造是这一切的起源,所以我们所的可持续,不是可持续存活,而是可持续的价值创造,这是我们一切战略系统设计、管理设计的最终目的,也是基业长青的最终目的,这个持续的价值创造里面一定是不断的新旧较低不断的转型升级不断的持续革新不断的高效发展。
开放:存活之本,领先之源
没有开发就没有活路,不是要交换信息、能力、物质,开放是系统存在价值的根基也是形式,没有开放系统就不能获得存在存活所需要的所有要素条件,没有持续开放系统就不能实现价值的持续创造,更不会产生出任何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和能力,系统会很快失去活力,失去组织的活力,失去人性的活力,失去市场的活力,失去创造的活力,没有活力就是死寂,开放不只是物质层面的开发,更是思想思维的开放,思想思维是一切活力的根源,任何的变革创新都是源于开放,开放是思想的源泉,是物质的源泉,开放是企业战略系统设计的一切本源。
七、战略系统的十五相非相,洞见战略设计的般若真如(下)
战略系统十五相非相,洞见战略设计的般若真如,借用佛家言说明战略系统设计的本质内涵,第一重是让企业可持续得处于最高效价值创造的极速巅峰状态,穿越周期环境的束缚,第二重是让企业可持续得处于不断生态演化的增长超越状态,穿越时空规律的束缚。通过不断的演化升级,并通过建立以自我规则统领运行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是更加开放的、网络化的、分布式的、群落式的、复杂化的、智能化的商业生态系统。
本下篇包括:变革、设计、结构、秩序、自组织、涌现、不均衡、演化。
变革:看到的是突变,背包是量变到质变
一般意义上的变革一定是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迁,或者去更快速抓住外部环境变迁所带来的发展机会,进而倒逼内部革新的,这样的跟随革新理念赶不上智能时代的节奏;变革一定是一种内在的驱动能力,甚至是条件反射,一定是要有超前的预测能力和洞察视野,是敏感性的,敏锐的感知到内外部的启示和量变,依靠商业研究、商业洞察、战略天赋、组织智慧去提前做布局,甚至这个布局都是下意识的渗透式的而非刻意的,只是在环境和市场触发的一刹那,市场看到的是突变和质变,这就是类似于癌变,其实不是一下子出来的,而是系统内部不断量变累积而推助出来的,但是呈现形式是突变和质变,就像亚马逊云布局战略,在量变中完成质变,给人们呈现的是突变。
设计:心生万法,战略是人为设计的法
战略规划不是谋篇规划,不是多么宏大高远的事情,甚至战略规划本身这个概念是不对的,规划是是空间和时间的布局,更应该叫战略设计,这里面强调一个设计的概念,设计里面就有无中生有、有意为之、创新创造、故意预设的意思,设计包含三个层面,第一个是系统层面的环境创造、规则设计、导向预埋,这是对系统内外部的环境、规则、导向进行人为设计干预的大的规则和方向层面的设计;第二个层面是范式层面的模式设计、结构设计、路径设计,这是对系统内外部商业运作、协同合作、发展演化人为设计和创新,是决定系统整个运作方式的设计;第三个层面是结构层面的策略、组织、创新设计,这是对系统内部自组织、自适应、协同协作、边缘创新的人为设计和创新,是把控系统内部协同演化的设计。
结构:决定系统的构成,决定战略的要素
结构是系统内部个组成部门的搭配和安排,也就是组成方式,用还原论找到企业系统组成的原始要素,用系统论构建企业系统的新的组成方式,这里面战略系统的设计本身也是对结构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一次革新。聚焦型专业型战略需要的结构是聚焦产业、聚焦业务的持续不断的演进演化,这里面的结构是业务层面创新的结构,是持续不断构筑强化核心竞争力的结构;产业链式战略需要的是结构的升级优化,甚至是掌控重塑,是从低价值环节向高价值环节进发的结构升级,是由从属适应的战略位势向着影响掌控的位势转化,是利润区的进化,是利润结构的优化。复杂系统战略是内部子系统与要素结构的再造,这个再造是产业与资本、内涵与外延、轻资产与重资产、长周期与短周期、协同与组合、现金流与资产等多个维度的结构重塑,是一个系统的结构设计。
秩序:秩序产生势能差,这是内驱力的来源
秩序的第一层意思,秩序是安排部分来达到系统有序运行,安排是秩序的动作不是秩序的本质,秩序是产生势能和驱动力的本源,秩序来源于商业系统的权力、目标和信任,个人秩序的本源来自于生存,组织秩序的本源来自于协同,协同也是为了实现组织的商业目的,目标就是一切秩序建立的基础。所以秩序是围绕战略目标开展的一些列系统安排,为的是系统能有秩序得更高效的运转;秩序的第二层意思是势能差,因为系统内不同子系统、不同个体的活力、能量、能力、效率、价值创造的状况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驱动力、不同的运行效果,这种反差就会为系统内部创造出一种是势能差,这种势能差可以人为设计,以激活企业内部活力,这种活力本身就是企业演进最重要的内驱力。
自组织:自组织是有序和演化的内驱力
自组织产生于开放的远离平衡的耗散系统中,自组织是系统内子系统、个体、要素按照某种规则形成的一种功能结构,自组织是系统存在的内部运作机理,保障系统耗散结构的持续性,为系统提供存在所需的能量、物质、信息,自组织也是系统演化的内部推动力,保障系统内部结构从无序到有序的运作,为系统演化提供内部驱动力,那么自组织在企业系统内部就不只是内部协作协同,而且包括企业内部重新组合、边缘创新、内部创造、机制体质的革新等多个层面。尤其是智能时代,复杂网络化组织、生态网络化组织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必须要走向终极目标,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系统内部的自组织驱动,这种自组织现象不但可以完成节点上的创新任务,而且可以自发的产生出更多的创新机理和要素,这些机理和要素甚至能影响重塑整个系统的结构和生态(比如微信、抖音、亚马逊云、阿尔法狗)。
涌现:简单个体简单规则组合涌现出复杂系统
涌现是系统中个体间预设的简单互动行为所造就的无法预知的复杂样态,这里面给出几个点,个体是功能简单的,甚至是单一的,预设的互动和行为规则也是简单的,甚至是单一的,但是大量简单个体的简单行为形成一个巨大系统柜的时候,就会涌现出无穷的复杂现象,甚至会产生一个全新的系统和进化,比如蚂蚁社群、蜜蜂社群、神经网络、免疫系统、互联网经济、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等。比如淘宝就是把简单网点按照简单的规则聚合到淘宝平台上,然后不断衍生出无穷的服务项目规则,平台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活的生态系统,衍生出取之不尽的商业机会、模式和价值,这是涌现的威力。智能时代的战略系统设计中,一定要注重为系统内部预设真正遵循未来商业形态趋势的规律、规则、机制、体质,让系统按照复杂生态的自组织形态不断涌现出更多新的内容和价值。
不均衡:不均衡就是要造就势能差
不均衡就是要造就势能差,一旦均衡将会失去势能失去秩序失去活力,剩下的就是死寂,组织最怕的是均衡,平均主义懒死人就是这个道理,组织管理最核心的就是激励,单纯物质激励带来的是某种意义上的均衡,谁都不干谁都得不到,这也是一种无效激励的均衡,激励一定是激励自我奋进,激励一定是激励组织共进,组织战略和个人战略共振的时候,就会激发组织更大的能量,因为大家看到了机会、价值、区分,这种不均衡性就组织内部和个人的势能差,就激发了无穷的活力,这是组织发展也演进的内驱力,这方面华为的奋斗者为本文化做的最好,内部激励也值得借鉴。
演化:战略设计的本质属性
一切的战略设计都是为了演化,演化是为了让企业系统更好的更可持续的生存发展,我们理解演化要从四个层面思考,第一个是企业与市场的适应演化,企业在市场里生存发展,必须要有市场竞争力市场影响力,就必须演化技术、产品、服务的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和趋势;第二个是企业与环境的交互演化,环境的范畴更大是社会化资源的总称,企业更高效更高质的适应融入外部环境,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能量、物质,为环境输出更多的有效价值,内部与外部形成一种高效高质高交互的竞合优势;第三个是更高维度的价值创造范式,设计更强更优的战略系统,让企业把握内外部环境中最具价值潜力的商业机会,让给企业以最高效最先进的价值创造模式来运作运转,让企业建立以自我为核心节点的价值创造网络;第四个是构筑更强大的生态演化系统,从自我演化到联合外部系统进行协同演化,引领更大生态系统的演化模式和路径,甚至建立按照自我规则统领运行的生态系统,更加开放、更加网络化、更加分布式,但是底层的运行规则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