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女排短板犹存,未来谁可分担 “小宇宙” 的压力?

全文1535字,阅读时间预计4分钟。

中国女排集训营结束之后,球队的训练也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赛时阵容的搭建成为重点工作。其中,上个奥运周期的短板 —— 接应位置的人才储备颇为引人关注。

中国女排短板犹存,未来谁可分担 “小宇宙” 的压力?

东京奥运周期,中国女排虽然并未进入大面积的新老交替阶段,但在接应位置上还是遭遇了人才危机,给龚翔宇找到一个合适的替补,也成为了贯穿中国女排整个东京奥运周期的难题。最终,东京奥运会上,郎平指导选择让主攻老将刘晏含担任这一角色,但从最终的效果来看,这次不得已的转型称不上成功,中国女排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接应位置还是要靠龚翔宇一人支撑。

中国女排短板犹存,未来谁可分担 “小宇宙” 的压力?

进入巴黎奥运周期后,接应位置的选材依旧会是考验蔡斌指导及其教练组的重要课题。当然,1997 年出生的龚翔宇依旧处于职业生涯黄金时期,经过里约和东京两个奥运周期的锻炼,她依然会是中国女排主力接应的最佳人选。而且在朱婷和张常宁两大主攻都将缺席国家队比赛一段时间的情况下,中国女排在主攻位置的一传稳定性也会受到更大冲击,作为全能型接应的龚翔宇,此时她的一传能力对于中国女排更显意义重大。

中国女排短板犹存,未来谁可分担 “小宇宙” 的压力?

龚翔宇的能力已经毋庸置疑,其余参加了中国女排集训营的接应球员,国际赛场的经验其实都不算丰富,只有杜清清一人曾经代表中国女排成年队参加过比赛。倒是主攻位置的栗垚和副攻位置的郑益昕曾客串过接应,但她们未来大概率还是会以主攻和副攻的身份参与国家队的位置竞争。因此,对于蔡斌指导来说,为龚翔宇选择一个合适的替补人选,依旧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

中国女排短板犹存,未来谁可分担 “小宇宙” 的压力?

郑益昕

从上赛季的排超联赛来看,相比于主攻位置涌现的年轻球员,接应位置的后备力量还是稍显欠缺,且大部分球队还是采用保障型接应或全能型接应,不接一传、全力投入进攻的强力接应在国内赛场还是少数。在参加了此次集训营的接应球员中,只有上海女排的王音迪和广东女排的陈佩妍,在联赛中基本是采用强力接应的打法。从个人发挥来看,她们在联赛中都有过高光表现,但如果将考量标准从国内延伸到国际赛场,她们是否还能担当起进攻核心的重任,目前来说显然是存在疑问的。当然,如果作为中国女排 “两点换三点” 的战略储备,或许一名强力接应的存在是很必要的,毕竟如今球队的主力接应龚翔宇是全能型路线的代表,在很难找到水平相当的同一类型替补的情况下,找一个不同类型的替补改变场上节奏,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中国女排短板犹存,未来谁可分担 “小宇宙” 的压力?

王音迪(右)

在全面型接应中,四川女排的缪伊雯,以及在江苏女排青年队时担任接应的周页彤,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她们都是具备一定一传能力,且在进攻上有自身特点的球员。不过她们的身高都不到 1 米 90,是否能够成为龚翔宇的接班人,还需要更多国际比赛的检验。

中国女排短板犹存,未来谁可分担 “小宇宙” 的压力?

缪伊雯

当然,蔡斌指导上一次执教国家队时对于边攻球员的使用思路,同样也是一种尝试。当时蔡斌指导曾经将王一梅从主攻调整到接应,试图打造一种适合中国女排的强力接应路线。当时,出现在接应位置的王一梅不承担一传任务,两名主攻和自由人承担六轮一传,且反轮时接应和主攻不换位,王一梅依旧站在熟悉的四号位进攻。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蔡斌指导上一次的改革算不上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主攻出身的王一梅在接应位置的进攻威力,远不如她打主攻来得大,这也让中国女排的强力接应体系失去了运转的基础。

中国女排短板犹存,未来谁可分担 “小宇宙” 的压力?

虽然上一次的尝试不够成功,但经过近十余年的发展,如今中国女排主攻和接应的定位其实更加模糊了,年轻一代的边攻手们基本都具备在两翼发动进攻的能力。因此,虽然如今联赛赛场接应位置的新人数量有限,但主攻位置的球员同样有可能摇摆到接应位置,特别是大部分年轻主攻目前都是攻强于守,将她们摇摆到接应位置,或许也不失为扬长避短的一种方式。

中国女排短板犹存,未来谁可分担 “小宇宙” 的压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