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的孩子自从学会走路,就要被迫不及待的家长送去兴趣班培养学习。
近年来,社会上许多教育机构便抓住了父母的心思,开设了五花八门的早教班、兴趣班。
尤其今年还碰上北京冬奥会,看着00后孩子在赛场大放异彩,不少家长心痒痒,希望自己孩子也能学一学运动项目,说不定就能成为下一个“金牌宝宝”。
然而,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些兴趣班是否符合孩子的正常发展?
中央电视台曾曝光了一则令人唏嘘的案件:
延安市6岁的女孩糖糖,被家长送去舞蹈班学跳舞。
平时,都是姥姥接她放学,但那天,已经下课了半个多小时还不见孩子的身影。悲剧就发生在舞蹈课上。糖糖在做下腰动作时,摔倒了。
她撑着想站起来,结果又摔倒了,老师走过去,试着扶她起来,可孩子还是站不起来……等糖糖妈妈赶到医院时,糖糖已经不能动了。
诊断结果为脊髓损伤,胸部以下没有知觉,也不能动。在西安儿童医院康复治疗了4个多月后,糖糖才有了部分知觉。
医生说这样的瘫痪状态还要持续很久,她不能像常人一样直立行走,以后只能跟轮椅为伴了,并且,治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想到才6岁的孩子一生都要坐在轮椅上,糖糖妈妈悔恨不已。收治糖糖的主治医师说,他们医院每年大概能够收治近10例,这种因为舞蹈下腰导致脊髓损伤的孩子,年龄都在10岁以下。
北京博爱医院也有过一个数据:2015-2019这5年,他们共收治了78名因运动造成脊髓损伤来康复的孩子。
更为惊人的是这78人里,居然有75个孩子,都是因为下腰导致的。
这些孩子,全部都是女孩,并且70%的都是完全性脊髓损伤,也就是说,她们双腿重度瘫痪治愈的可能性为。
5年75个孩子,这还只是北京博爱医院一家的数据。难以想象,全国还有多少孩子,正在因为下腰这个动作,承受着未知的沉痛风险。
今年10月,河南许昌一8岁女孩跳舞下腰受伤后,致双下肢截瘫。
凤凰卫视的《在人间》栏目,也报道了成都10岁女孩悦悦的经历。同样是在舞蹈班练习下腰时,摔倒在地上,悦悦最终被诊断为——双下肢瘫痪,脊髓永久性损伤。
面对孩子在兴趣班上的这种遭遇,受害人父母一时都无法接受现实,但几个月的辗转求医,一家人尝试了所有治疗方案,把家庭积蓄也花的差不多了,可孩子的两条腿还是没知觉,这时间父母才意识到:自己的孩子要在轮椅上,度过往后的人生。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只是跳个舞,孩子就瘫痪了?
现在医学这么发达,难道就没有挽救措施吗?这还要从孩子的生理特点说起。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小孩子的身体柔软,柔韧性强,正是拉伸塑形的好时候。
舞蹈里很多动作都是“童子功”,小时候不练,长大后就再也练不出来了。然而从生理学的角度上看,6-10岁的孩子脊柱发育缓慢,脊柱对脊髓的保护也并不完全。
也正是脊柱的相对柔软,孩子在下腰,或过度挤压脊柱时,自己可能感觉不到什么,大部分孩子也能承受住。
但脊髓却不堪压力,会在过度的挤压中水肿或损伤。要知道,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一旦被破坏,就很难被修复。
此外脊髓损伤,还会伴随行动能力的丧失,以及许多并发症,如:尿路感染、肾积水、大小便失禁、肌肉萎缩等等。
因此,一个不当的下腰动作,真的就可能毁掉一个孩子。除了舞蹈兴趣班外,跆拳道、柔道、轮滑、蹦床等竞技类培训班也要万分注意,其中也暗藏了许多危险性动作。
像是柔道的过肩摔,速度轮滑导致的摔伤,以及蹦床的摔落等,看似正常的运动伤害,放在小孩身上就可能是致命的。
那么,是不是舞蹈这类的兴趣班就不能学了?
其实舞蹈作为一种表现美、诠释美的艺术,本身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益的,关键就在于要合理适度,过犹不及。
多数父母让孩子学舞蹈,初衷都是希望孩子能练练体型,提提气质,并不是想让孩子走专业路线。
像下腰这样的高难度动作,不必强求孩子掌握,更不要将其作为衡量孩子能力的标准要知道,在专业的舞蹈训练里,这些高强度的动作都是建议10-12岁以后才开始学习。
其次,作为父母,在给孩子筛选机构的时候,要更加谨慎一些现在很多舞蹈培训机构,为了显得专业,或者为了多招生,都故意让孩子练高强度的危险动作,以考级、证书等噱头忽悠家长报名学费。
然而事实上,在通用的“中国舞蹈等级考级”中,五级及以下,是严禁孩子们下腰的,只考察孩子们常见的踢腿、压脚等动作。
在第六级中,才会出现下腰这类比较难的动作。还有的舞蹈机构,因为缺乏专业指导,孩子意外发生时,老师因为无知,不了解孩子的生理结构,反而促成孩子的二次伤害。
根据美国急性脊髓损伤研究会的结论:孩子如果发生脊髓损伤,有一个“8小时黄金急救期” 即在8小时以内,用激素冲击治疗,能大大降低瘫痪等后遗症的几率。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仔细考察兴趣班的相关资质以及教师和教练员的相关资质,避免让孩子得不到专业的“指导”,耽误孩子身心的发展。
意外防不胜防,但有些悲剧可以有效避免在财经网公布的《2020中国家庭收入与支出调查报告》中显示,教育支出的平均占比已经占到了家庭年收入的20%以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成绩好也不代表孩子就是优秀的。孩子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中国父母的新要求。
于是孩子周末不休息成为了当今教育的常态,孩子除了要完成学校的任务,还要上各种兴趣班、补习班。
这背后,是无数家长被教育的焦虑所洗脑,忽略了学习的本质,让兴趣班学习变成了一场追逐赛,让孩子的童年成了牺牲的工具。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吕艺生,曾写过一封给舞蹈老师的公开信,他在信中说:
“跳舞 ≠ 练功,审美教育 ≠ 舞蹈技能训练,它们是两回事。”
说到底,让孩子学舞蹈是锦上添花,但身体健康才是永远的第一位。
我们做父母的,是不是该学一点理论知识,帮孩子把努力用在更合适的地方?
当孩子开始疼痛、抗拒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想想初衷,尊重孩子的天分和选择?教育是一件严肃且值得深思的事情,天真活泼的年幼少儿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枯燥乏味的技巧,而是伴着青春的旋律舞随心动,快乐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