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激活有效需求 发展银发经济(金台视线·关注健康老龄化③)

来源:人民日报

激活有效需求 发展银发经济(金台视线·关注健康老龄化③)

制图:陈道华(影像中国)

核心阅读

市场监管部门除了严厉打击消费欺诈等不法行为外,还要注重用监管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满足老年人日益多元的生活需求既是国民经济发展所需,也事关百姓福祉、社会和谐。

一方面,面向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产品和服务的银发经济被广为看好;另一方面,适老用品及服务的市场热度却未如预期,常有老年读者表示买不到自己满意的商品。针对这一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及老年消费者。

市场供给与老年人需求有差距,有效需求没有被充分激活

“这几年,给家里老人从网上、实体店买了5件冬季棉服和羽绒服,老人都不太喜欢。”北京市顺义区读者周先生说,“不是衣服过于厚重,就是袖长、腰围等尺寸不合适,穿着不舒服。”周先生表示,有的棉服、羽绒服在轻、薄、暖等方面都做得挺好,就是有些细节不实用,也不方便,“比如衣服拉锁多,老年人眼神不好,拉锁不如系扣方便。还有就是式样太时髦、价格也比较高,不太符合老人的消费需求”。

山西省太原市读者李先生也有类似感受。他为父母买了一对沙发,到货后父母觉得样式好看、质量也不错,就是“坐下去站不起来”。对此,一家专门生产适老家具公司的董事长李志业解释:“年轻人一般喜欢矮的、软的沙发,但老年人用的沙发不能太低太软,座位高度要在45厘米左右,坐垫也要采用硬度较高的高密度海绵,否则老年人会感觉不方便起身,而且软的沙发也容易导致血流不畅。”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认为,目前市场上适合老年人的选择还是偏少,一些老年用品的市场价格与老年人消费水平有差距。老年人消费决策比较复杂,要考虑配偶、子女是否支持,还要顾及同辈、社会观感如何,这些因素都导致他们消费比较慎重。

“目前,老年人消费能力不足和企业生产成本过高两种现象并存,养老消费需求尚未有效激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石松说。

“不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老年人消费能力会越来越强,消费意愿、消费偏好也会发生变化,这也预示着银发经济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黄石松说,目前,市场上一般性日常生活服务类项目比较多,而长期照护、康复护理、心理慰藉等服务供给相对不足,老年文化创意、旅居、网络消费等方面可供选择的产品和服务也不多,很难满足当代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老年用品及服务的标准化水平有待提升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相关部门要制定老年用品和服务目录、质量标准,推进养老服务认证工作。目前,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设备配置、服务基本要求,以及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划分与评定等已有相应国家标准。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标准化部主任雷洋表示,有关部门从顶层设计角度高度重视老龄产业,但相对来说,无论是国家标准还是行业标准,与市场需求相比还存在缺口。

老年用品囊括了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涉及部门多,制定标准不易。“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相应标准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雷洋说,相关部门目前正在积极完善各项标准,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先做好企业标准,国家制定标准也会参考具有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的企业标准。

黄石松认为,从投资环境看,养老行业营商环境仍需改善。“目前,养老机构已经从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登记注册几乎没有门槛,但正式运营仍存在较多限制。”黄石松说,“一照多点”经营是推进养老服务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的有效举措,但在实际工作中,异地开办网点、跨区经营仍面临多重行政许可的困难。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机制。

从长远来看,仍需完善老龄产业的顶层设计。党俊武建议,要研究出台全面推进老龄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老龄文化、老龄健康、老龄制造、老龄宜居、老龄服务和老龄金融等领域的细分产业政策,从市场教育、投资机制、模式创新、品牌推广以及区域产业集群培育等方面作出安排。

李志业创办的适老家具生产企业发展过程就是银发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2008年,李志业的企业投资开办了老年用品专店,售卖包括血糖仪、血压计、轮椅、按摩椅在内的1000多种老年用品。但销售额一直惨淡,十几家门店陆续关门。企业随即转向适老家具的开发制造和专供养老机构的老年用品批量售卖。“去年底,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民政部等部门提出要在5年内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我们抓住这次机遇,参与到改造项目中来。企业的发展壮大与银发经济的兴起分不开。”李志业说。

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打造友善适老消费环境

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不仅包括公共环境无障碍的硬件建设,也包括关爱友善的软件建设。从读者来信看,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是较受公众关注的话题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常先生近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说,当地一家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一家净水机店,通过上课送礼品的方式吸引老年人上门,“洗脑式”宣传他们的产品能治百病。“一张玉石床1.7万元,一台号称过滤后的水刷碗都不用洗洁精的净水机6000多元,一个电治疗仪7000多元……实际上,这些都是骗人的,根本没有什么用。老人们攒下来的辛苦钱都让他们给骗去了。”

陕西省西安市张先生表示,他母亲去一家银行存款,结果在银行工作人员的诱导下买了保险。家人发现后隔天就退了保,可接下来几天,他母亲不断收到推销广告电话。“广告客服声称是我们在网站上填写的申请,还说如果拒收就要承担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恳请有关部门能加强监管,坚决查处诱骗老年人的行为。”张先生说。

黄石松表示,老年人消费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完善。一方面,针对养老领域侵权行为还未形成高效协同的消费维权机制;另一方面,必须完善老年人消费维权机制,才能让老年人放心消费、免除后顾之忧。以保健品为例,有些商家存在消费欺诈行为,但又够不上诈骗犯罪的标准,案件性质界定难、取证难,有关部门难以形成有效打击。如何畅通多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形成精准打击违法犯罪的合力,还需要在制度层面进行完善。

党俊武认为,市场监管部门除了严厉打击消费欺诈等不法行为外,还要注重用监管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老年人之所以被骗,是因为有这方面的需求,顺应老年人的需求引领产业发展,既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也可以让老年人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