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000万卡车司机,撑起一条万亿赛道

3000万卡车司机,撑起一条万亿赛道

作者丨刘凯文

编辑丨郝秋慧

核心观点

商用车将如同当下的新能源乘用车一样,成为下一个万亿市场规模的迦南地,电动化、智能化、自动驾驶化将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正因铆足了劲儿做实事,黄晨东操盘下的前晨汽车在战略目标、车型规划、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节奏都很互联网;

对于黄晨东来说,在新能源商用车赛道创业,是从0到1的螺旋上升,也为行业提供了更多对用户人文关怀的视角。

4月10日,是货车司机王先生被困在桥洞下的第三天。

本是从安徽出发送物资的他,因疫情滞留在了上海。在这蔬菜紧俏的当口,卸货后剩余的物资成为了王先生“炫耀”的资本,边拍视频边说道:“让你们看一下我的家产。”

但隔天一早,除了地上的500块钱“交易款”,原本在桥洞下通风摆放的蔬菜就全部不见踪影。王先生表示:“现在上海有钱也买不到菜,这种情况也能理解。”

玩梗背后,这群人的无奈和辛酸,只被掀开了冰山一角。

行万里长路,听郊野虫鸣,听起来是有点儿原始粗糙的浪漫。但一天工作18小时,精神时刻高度紧绷,奔波在路上时,难得吃到热食,洗不了热水澡,也睡不了安稳觉,才是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的他们的真实人生。

在与亿欧汽车对话时,上海前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晨东坦言,他也有过一段跟车的日子。“高中假期跟车的体验,确实非常辛苦,没有空调、所有生活都在车上解决,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就算是拿现在来比,货车司机的生活其实本质性的变化不多。”

在车企的数智化转型中,这位造车新势力中的老面孔、押注智能电动商用车赛道的“科学企业家”,身体力行地耕耘着万亿蓝海的迦南地。

01 万亿蓝海,商用车成新迦南地

如今,“碳达峰”与“碳中和”为商用车行业指明了产业转型的基本遵循和依据。

在双碳背景下,前晨汽车入局新能源商用车赛道,也推动了“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的构建,身体力行地参与推动了实现2025年整车油耗降低30%(或纯电动)、整车碳排放减少30%(或零排放)、货运效率提升70%的目标。

作为中国碳排放大户(每台商用车的碳排放量是乘用车的20倍以上)以及交通运输的主要力量,也是推动汽车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力抓手,商用车的新能源化改造已刻不容缓,叠加原油价格上涨、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法规的切换等因素,越来越多的车企玩家踊跃加入新能源商用车赛道。

3000万卡车司机,撑起一条万亿赛道

中汽协指出,2021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19.7万辆,同比增长51.4%,渗透率达4.2%。

据中国汽车协会数据,2021年中国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10448辆,同比增长298.9%。其中,纯电动重卡销量9650辆,同比增长273.3%,占新能源重卡市场份额的92.4%。

3000万卡车司机,撑起一条万亿赛道

正如黄晨东在3月25日-27日召开的第八届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所说:“当行业和市场期待零排放,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即全生命周期用车成本)降低,智能驾驶使得车辆更安全,并降低驾驶员的成本,运营效率更高,可进行路径规划,做智能调度,也能进行智能管理、资产管理和流量变现时,前晨汽车便应运而生了。”

足见其选择入局新能源商用车赛道并非偶然。

然而前晨汽车选择从头开始,“快速上车”,入局商用车这样讲求经济效益、定制化需求高,但规模效应有限的市场,也会遇到诸多挑战。

黄晨东认为,不同于更强调用户体验的乘用车,商用车更多是作为生产工具出现,因此就造车而言商用车会比乘用车更简单,但从商用车的整个生态圈考虑,它在企业端又比乘用车更难。

实际上,近年来新能源商用车对补贴是高度依赖的。当补贴退坡后,路权归属和技术竞争便愈加激烈,具体到市场表现上,消费者会选择用脚投票。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仍然存在缺芯等难题,在黄晨东看来,受制于居高不下的制造、运营成本,及消费者的相比油车更显著的价格敏感,在对智能电动商用车市场的探索中,规模化普及率仍有上升空间,而现在拐点已在逐渐闪现。

他预测:到2025年预计商用车市场将发展成熟,届时智能新能源商用车的保有量将占到整个商用车市场的20%。

而综合考虑技术、供应链、政策与法律法规等影响因素,亿欧智库测算,2030年自动驾驶干线物流潜在经济效益将达14045亿元,其市场规模将达8539亿元。

3000万卡车司机,撑起一条万亿赛道

自动驾驶干线物流赛道近万亿级市场规模吸引着科技公司、主机厂、物流平台方等多方共同掘金。

在黄晨东眼中,商用车将如同当下的新能源乘用车一样,成为下一个万亿市值的迦南地,其想象空间也不止于电动化,智能化、自动驾驶化均是当下的竞争热点。

02 创业的游戏:冰与火之歌

作为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博士,黄晨东在NASA搞过航天,也先后负责过整车开发、自主智能驾驶技术研发以及电动力工程等核心业务,先后经历了从「上汽集团新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到「蔚来高级副总裁」,再到「前晨汽车创始人兼CEO」的身份转变。

3000万卡车司机,撑起一条万亿赛道

上海前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黄晨东

受酷爱挑战、不安现状的性格影响,在带队建体系、做产品并逐渐使之成熟后,黄晨东便萌生了做一点“不一样的东西”的想法。

即使其从业之路并非平顺到底,提起19年的行业低谷期,股票甚至跌到了一块多,黄晨东现在仍旧心有余悸,用“惨痛的经历”来形容。

但是并不影响他由业内高管变身创业者,入局商用车领域打造前晨汽车,开始另一个“从0到1”的勇敢者游戏。

同时,在研发经验丰富到一定程度后,黄晨东的人文底色让他愈来愈频繁地思考:当研发做到最后,科技的终点是什么?

黄晨东的答案是“为更多人创造幸福”。

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无论是高铁还是飞机,都是科技便利生活的例证。黄晨东想做的,是用自己的科技背景来帮助商用车群体。

如果说隔日即达的成熟物流体系是现代科技普惠的成果,那么显然这束光还没有照耀到全国近3000万卡友,在他们的工作环境中,幸福感和舒适性尚有欠缺,这部分人的生活处境亟待改变。

前晨汽车所代表的更科技的商用车产品,就是为此而存在。

与蔚来的用户关怀机制略有不同的是,前晨汽车更注重在用户与车相关性更强的部分下功夫。用有限的资源,专注产品力的提升,同时探索营销获客之道。

黄晨东认为,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很难拿捏“关爱”用户的尺度,实际上用户本身就是裁判。

前晨汽车想满足普适性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不去违背大多数人的意志。以口碑促生用户裂变,就是对自身实力最好的例证。

基于此,黄晨东寄望入局赛道的玩家们在奋力外延之前,先脚踏实地做好自己,与行业合作伙伴强强联合,更有效率地取得成功。

黄晨东坚持技术为王、结果导向的特质,从很早之前就初见端倪。

他向亿欧汽车回想起在美国的从业经历时说道,“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我的技术得到了磨练。”在开发航天飞行器的时候,往往是“从0做起,自己依靠现有的资料想象、计算、分析,探索新物态。”

到了履职福特的阶段,黄晨东进一步完成了汽车开发,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积累。

福特聚集着全球较早的新能源汽车团队,黄晨东于2000年入职福特,到2003年与万钢带领的中国代表团会晤,探讨新能源汽车制造,“在应邀每年回国作过几次相关报告后,我就决定回来了。”

后来到了传统能源基础更强的上汽集团,黄晨东重新搭建了新能源体系;到了蔚来,更是没有可借鉴的流程,属于完全的从0搭建,尤其是供应链方面。

有了这些经历,他在创立前晨汽车时就更有信心和底气。“技术本来就是我的强项,在融资和产品开发等领域的经验积累,对我创业更有帮助。”

商海沉浮多年,并没有磨灭黄晨东对社会人文领域做贡献的热情。

毕竟除了更广为人知的企业家身份,他的底色是一名学者。“如果不是创业做前晨汽车,有可能我会去大学当一名教授”,黄晨东表示,“我想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为社会培养下一代优秀的从业者。”

黄晨东认为,在行业人才的培养上,要着重训练创新和学习的能力。如今的信息时代学习工具更为易得,比如编或者解一个复杂的偏微分方程并不难,但提出问题却很难。“你需要看到别人没看到的,有创新的思路,这对现在的中国来说帮助是更大的。”

从人才培养到技术输出,黄晨东认为需要有更多科研方面的诺奖级学者,来推动行业的发展。

冰火皆经历,黄晨东关于新能源商用车的创业启示录,为许多初创公司度过凛冽寒冬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

03铆足劲儿,做实事

在地平线上行走,未来如何是不可知的,但黄晨东踌躇满志。

黄晨东对亿欧汽车解释道:“我们希望这个赛道也好,行业也好,包括我们自己的前行之路,都能晨光可期”,而Newrizion则取自他参与过的美国NASA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项目,象征着开始与希望。

截至目前,前晨汽车已获得两轮融资,分别为A轮光速中国独家投资,B轮创世伙伴资本(CCV)领投,累计融资额度近6000万美元。黄晨东对亿欧汽车表示:“今年我们正在进行一轮融资,下半年有可能还会再进行一次。”

钱要花在刀刃儿上,也许正因铆足了劲儿做实事,黄晨东操盘下的前晨汽车,在战略目标、车型规划、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节奏都很互联网。

黄晨东认为,前晨汽车成立一年半以来,在产品方面更加科技、智能、人性化;在服务方面,则提倡全生命周期服务,一切不止于卖车,卖车后反而是前晨向用户传递温暖的开始;在团队上,他提倡主动创新,以快速决策、效率至上。

“这都是与前晨汽车的品牌愿景「科技传递温暖」,以及「为用户创造极致运营效率」的品牌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黄晨东对亿欧汽车说道,随后又详细介绍了前晨汽车的技术开发情况和产品矩阵。

基于此,前晨推出的智能电动轻卡——EC1,已经量产在售了。“目前销量还是不错的,预计今年可以上1000辆台阶。”

该车由前晨与重汽海西联合打造,采用了自研的电动化底盘及BMS电池管理系统,最大装载容积18.3m ,实际满载续航大于230km。

区别于对燃油车底盘上精益求精的传统商用主机厂,纯电平台是前晨布局商用车自动驾驶的优势所在。黄晨东指出,与同类型平台相比,该电动化底盘可在前晨的轻卡、大型面包车及皮卡上通用,实现减重400公斤,运营效率提升20%,可靠性提升200%。

同时,前晨汽车也全新开发了另一款面向未来的智能电动轻卡iC1,预计会于今年9月份发布,并开放预定。

黄晨东称,现在很多重卡都不是正向开发的,尤其是新能源重卡。明年前晨会进入重卡领域,正向开发搭载L4级自动驾驶的新能源智能重卡并推向市场。

3000万卡车司机,撑起一条万亿赛道

前晨汽车智能电动轻卡iC1

在参观iC1量产概念车时,亿欧汽车观察到,iC1搭载L4级自动驾驶系统,采用了1个毫米波雷达、5个固态激光雷达和18个摄像头,同时在货箱内外分别搭载了相关的传感器以及人脸识别系统,以实现作业流程的智能化。

黄晨东认为比起乘用车,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商用车的商业化落地速度可能会更快。

因为商用车场景多是点对点的固定运输路线,比如矿山、码头,则容易落地,而乘用车面临的路况更复杂,难度便会增大。

在黄晨东看来,实际上现在有很多公司都在做商用车自动驾驶,推动其尽快落地。

3月7日,前晨汽车宣布获得由中汽研认证的L4级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这意味着,这家成立不到两年的商用车领域造车新势力已经行驶在了商用车的快车道上。

如今,在智能时代下,产业体系在加速变革。自动驾驶系统集成商纷纷入局整车制造,主机厂开始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的全栈研发。

对此,黄晨东认为良性的竞争氛围是有助于行业发展的,但考虑到自动驾驶科技公司长于软件,硬件“基因”的缺乏会对造车带来较大的挑战性,因此更可行的思路是从“车”到“自动驾驶”,而非“自动驾驶”到“车”。

自动驾驶的落地,除了找准方向,人才储备也要跟上,黄晨东笑称其团队均具备特种兵作战的基因。

前晨汽车即便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但所招的员工都经验丰富,有人出身蔚来团队,有人出身上汽或其他新势力团队。

黄晨东形容团队个个都身怀绝技,这使公司羽翼日渐丰满,能以强大的团队战斗力取得胜仗。这也使前晨汽车形成了以项目为驱动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出每个员工的积极性。

黄晨东的办公室从来都是敞着门,他率性地表示,公司提倡主动精神,所有人都可以来他这里直接交流。“我不希望大家被动式地听指令,而是主动去思考为什么、怎样做。比如新能源车普及后,动力电池时有出现的安全问题,我们就会深入地探讨如何更良好、主动地控制车辆。”

在这一点上,黄晨东坚持生命安全重于泰山,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事故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的叠加,首要的是保证电池材料本身的安全性,才能保证系统安全。同时,电子监控系统也是一大利器,它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出电池的变化。

有时虽然一开始挑选的材料和系统是好的,但电池的化学属性决定了在使用过程中它会不断变化。“比如车辆和消费者当地的电网不匹配,会造成充电慢等问题,我们的售后人员会马上到场修改、升级配套软件,全力解决问题。”

按理说选择正确的材料,再加上监控系统,基本上可以杜绝电池的安全事故,识别、排除隐患,保证用户安全。

但自动驾驶还有很多corner case,有时不可能提前预知所有问题,只能收集足够多的数据,尽量提前预设可能发生的状况。因此,黄晨东尤为注重提升车辆监管和服务的能力。

黄晨东强调,收集数据不仅可以攻克技术壁垒,也能强化营销推广。前晨汽车未来不仅提供智能网联新能源商用车,还包括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前晨汽车的营销方式已从过去的“争取数量增长”,逐渐转变为“实现价值增长”。

他这样阐述自己的思考:商用车只注重售卖是不对的,而应该是车加服务。其后的一系列Marketing营销或广告,我们投入的精力较少,但会很注重如何线上获客、线下成交,通过数字化营销和经销商体系来推进车辆销售。

前晨汽车目前采用B2B、B2C相结合的模式,推动SaaS上车。通过其前端APP,消费者可以直接预定新车,并由工作人员带看或试驾。消费者可以在APP上了解该车型的基本情况,以积分兑换礼物或公司重要资讯。

前晨主要是通过线上获客,先从APP打造公域流量,在熟人间拓圈传播,进一步发展私域流量,促进用户下沉。前晨以现有用户为基,与一些B端物流公司和经销商开展深入合作,并结合线上数字化营销等推广产品。

2022年,前晨汽车计划以新能源电动车路权政策宽松的上海为起点,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预计到今年底完成在四十六个城市的布局;黄晨东定下了三千台的年度销量目标,计划将更多的新产品推向市场;融资计划也会同步跟上,为公司提供源源不绝的弹药,来打更多的“胜仗”。

为实现“New Horizon”的愿景,除了以上的短期目标,长期来看,黄晨东希望将车与智能结合,把整个生态链打通,形成智慧物联网,加速实现物流行业的变革。

与其发展目标相一致,前晨汽车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与诸多芯片企业、自动驾驶公司和充换电公司的合作,形成联动协同。

04结语

“上月球不能靠空想,得先造出火箭。”黄晨东表示,前晨汽车的目标可以很远大,但智慧物联网的实现离不开智能车的一步步成熟演进,共同拥抱这个生态圈会使整个行业受益。

立Flag时大胆,落地要实干,黄晨东身上着眼于当下的互联网特质指导着他认知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是从前年到去年年初,中国电动车市的发展呈现出中国速度,很多唱衰的预判都被证伪;就市占率来看,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电动车市场的表现也是也是非常出色的;不断冒头的新势力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商用车赛道,长坡厚雪。黄晨东是科学企业家,也是实干梦想家。

另一方面,商用车的用户群实际比较集中,中国3000万卡友仍被困在几平米的空间里,一路奔波。

“我觉得类似的血的教训,是对行业的警醒”,黄晨东感慨,这些司机在用生命告诉世界——我们需要关怀,这才是真正的有人文价值的事情。他希望能通过努力让行业有所改变,哪怕让他们有10%的幸福感提升,也是有帮助的。

在造车、卖车、用车、养车和转车等环节,很多车企都在忙着研究用户体验,实际上“接地气”会让前晨汽车的努力更有意义。

这世界不是各扫门前雪,各有隐晦和皎洁,这群人的声音,也需要被听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