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是外向的“孤独者”吗?

你是否曾听过一句话:「社交一小时,回血两三天。」

你是否也是这样的人呢?或者说你会是那个外向的「孤独者」吗?

首先说一说什么是外向的孤独者,大家可以比照一下这几个特点。你是否:

在外面聚会时看上去很能说,但在和他人侃侃而谈时,内心里无数个声音在呼唤着“我想回家”;

亲和力十足,大家都很喜欢你,但只有你自己知道很多微笑有多么勉强;

对恋人尽力满足,但发现对方很少回报给你;

对朋友有求必应,基本很难拒绝他人;

只有回到你一个人的世界,才能感受到那个「真实」的,根本没气力说话的你。

如果你符合以上几点,基本就算得上是看上去外向的「孤独者」。

这个类型的人,和直接不说话,表现出来就抗拒的人区别在于,外表可以呈现出更多的乐群性,也就是看上去开朗,其实内心充满抗拒。

你是外向的“孤独者”吗?

曾听过一句话:「社交一小时,回血两三天」;也就是说,对于很多不太喜欢聚会的人,社交如同消耗,并未感到快乐,反而回家还要在自己的世界里补充能量。

曾有说法表示,这是因为内向与外向的人格特点不同,外向的人容易从人群中不断获得营养,而内向的人不善于从人群的交往里获得营养,反而不如自己独处时,更能感到舒服的感觉。

但这是为什么呢?虽然从荣格理论中有着人格类型的分类,外倾或内倾,但我想除了先天因素,一定也有着每个人在成长过程里所塑造的过程。

所以我想在这篇文章里论述的是为何在社交环境里一个人会消耗,为何需要一个「回血」的过程。

01

为何社交对于有的人是如此消耗?

我想从一个孩子的生长过程说起,因为每个成年人与他人的交往方式的内在感觉是和小时候父母关系分不开的。而之所以一个孩子对于交往感觉到消耗,这可能与他的内在关系被侵入相关。

比如一个孩子在学校遇到了困难,事情大到被欺负,小到学习的不顺利,这个孩子回家会和父母说吗?或者他能表达多少,是直接和家庭氛围相关的。

我们可以假设,这个孩子为什么不说呢?

有很多可能性,比如他说了没用,父母无法帮他解决这些问题,或者在他的内心里,父母太忙了,是无法顾及他的问题的。

还有一种可能,父母在家里有太多情绪需要表达了,孩子在家里需要小心翼翼地照顾父母的情绪,这个家没有他说话和释放情绪的空间了。

你是外向的“孤独者”吗?

在这样的家庭,父母通常什么状态呢?

大部分是「有话直说」的人,也就是滔滔不绝,有太多想法和感受了,他们不太了解什么叫做「节制」,而是不由自主地要表达,要说,要让人听见,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回应!需要关注!」

这样的父母自己是缺少好的自体客体环境回应的,他的内在「全能自大感」需要被共情和理解。

于是,在家庭中,孩子会不得不被熏陶出「自动回应」的功能。于是,这个孩子在长大后也形成了这样的功能,「满足他人,压抑委屈」。

外表上这个孩子是一个「乖孩子」,可以在外面演出一个「完美好人」与他人聚会玩耍,但回家后,却需要好几天,甚至一周的时间来消化承接自己内在没办法消化的感受。甚至是自己难以说清,却是实实在在的抑郁的情绪。

外界如此,那亲密关系会如何呢?

曾经有朋友无限感慨地对我说:「你说我能高兴吗?我周围都是要照顾的宝宝啊。」

是的,这个模式时间久了,不仅父母是你要关照的对象,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吸引来的亲密恋人、好朋友,竟然到处都是这个类型的人。而当你不断地小心照顾,却会同时发现这些宝宝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高,不断考验你的耐受力。难道周围都是「吸血鬼」吗?

你是外向的“孤独者”吗?

直到你有一天感到崩溃,然后开始躲藏起来。但和人接触依然令你无奈,因为大家还是喜欢「好说话的你」,你的内在依然孤独。

02

如果你是「外向孤独者」,可以做什么?

那么如果你是这样的一个「外向孤独者」,并被此困扰,该怎么办呢?

我想了几个可以觉察的点,供你参考:

1. 在独处时,去理解自己的喜好

对于不喜欢的感觉,比如在他人试图侵入你的边界时,开始试着说「不」。

2. 承认自己的「无能」

你无法永远做「父母的小棉袄」,在你自己的内心还有困难时,你是安慰不了他们的。

3. 也许你会经常面对愧疚感

在拒绝别人时,会容易引起对不起别人的感觉。这时你可以记住一点:他人有提出需要的权利,但你也有满足不了,可以拒绝的权利。

4. 允许自己虚度时光

你可以不刻意社交,而仅仅是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清净」。

你是外向的“孤独者”吗?

无论如何,你可以放下习惯的假面具,回归的自己本来样子,尽管这需要个缓慢的过程。

不过,和自己的内心靠近些,孤独就孤独呗,总好过于每天辛苦地演戏吧~

你是外向的“孤独者”吗?
你是外向的“孤独者”吗?

作者:魏湘咨询师

责编:yy,Min

配图:《比海更深》《狗十三》《去他妈的世界》《亢奋》

▽ 总是感觉心很累?

「心理评估」服务也许能帮到你

点击了解一下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