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丽娟
“五一”假期的出游计划,又被疫情打乱了。
百无聊赖之际,我点开了几个本打算去参观的博物馆网站。好家伙,这手一抖,简直发现了宝藏!
历史课本上出现过的青铜器、极少展出的名家墨宝、必须亲临现场才能看到的恢弘建筑和文化古迹,通通被搬到了线上。
点几下鼠标,一眼千年,近在咫尺。这感觉真是妙极了。
NO.1 故宫博物院
上一次去故宫,还是十多年前读书时的事情了。至于故宫网站,还真没认真研究过。
博物馆网站嘛,想象中无非就像下图这样,放一些文物图片,再加点文字介绍,能有什么新花样?
但这次线上逛故宫,真把我惊到了。
搜索“故宫博物院”网站,一点进去,扑面而来就两个字——大气!
气势恢宏,不愧是全球顶级的博物馆!
还没有感叹完,接下来,就是更神奇的探索过程。
在网站首页,我发现了这么一个“探索”选项栏,鼠标放上去,出现了10个子选项。
建筑、藏品、古籍……等等,故宫的186万多件/套藏品,悉数在册,令人叹为观止,简直就是超级大宝库。
顶级博物馆,当然不会就这样做一些图片和文字列表了事。
再点进去,找几样重磅文物看看,就能发现新大陆。
比如藏品里的金银锡器,乾隆皇帝御用的这件“金瓯永固杯”,我发现它下面有一个小小的“3D”旋转按钮。
手一抖,点了一下。
嚯!它居然是超级清晰的三维立体物件。
我能这么随便转着看。
还能放大到看清它所有的花纹细节。
除了没有触感,和直接拿在手上欣赏把玩也没啥区别了。
再看个“粉彩开光四季山水图转颈瓶”。按照文字介绍,它的瓶颈部设计成双层,外层可转动,所以才叫“转颈瓶”。
我点进去一看,好家伙,它真的在转!
翻到底部,底款和故宫给它标注的编号,都被我看个一清二楚。
看完器件,再看看字画。
作为中国最大的博物馆,故宫藏有历代绘画作品近五万件(套),其中近千件是国家一级文物,几乎囊括了中国绘画发展各历史时期的名家名品。
比如这幅——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宋摹)。
点开是这么一小条。
好像啥也看不清。
没关系,给它放大、放大、再放大、再放大大大!
有多大?连画里神女纱裙的褶皱线条,都清晰可见,感觉我能直接临摹了。
除了这些重磅展示,我还去体验一下故宫几大建筑的三维场景和一个叫“全景故宫”的宝藏应用。
那可真是360度无死角、浸入式把故宫游了个遍!
恢宏的午门,环视一圈。
敞亮的太和殿及殿前广场。
我还特意看了看这几年因电视剧大火的延禧宫,里面竟然出现了一座没有修建完成的西洋建筑。
历史上的延禧宫多次遭遇火灾,于是宣统元年(1909年),端康皇贵太妃(光绪帝的瑾妃)主持在延禧宫原址兴工修建一座3层西洋式建筑——水殿。
水殿还没有修筑好,清王朝就覆灭了,就留下了这座皇宫中的西洋烂尾楼,俗称“水晶宫”。
NO.2 中国国家博物馆
走马观花“云游”完故宫,我觉得不过瘾,于是又“去”了跟故宫一街之隔的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里是感受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绝佳去处。当然也少不了各种国宝级的稀世珍品。
在数字化呈现上,虽然没街对面的故宫博物院搞得那么丰富,但国博也做了很多积极的尝试。
比如,也有不少可以放大、旋转、从里到外看个遍的三维文物。
而且,国博在展示文物的同时,还很注重做一些系统的知识梳理。
对于不只是看,还想学点知识的朋友,还是很有价值的。
比如,关于这个中华第一龙——新石器时代的碧玉C形龙,国博的展览页面,就不仅有文字图片的介绍,还有很多相关视频讲解以及延伸知识。
通过这些系统呈现的研究资料,就能了解这只C形龙的来历。它是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村的村民在植树挖坑时,无意中发现的。
但由于不是正常考古出土,出土地后续也没有进行大范围挖掘,因此这只龙具体做什么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后来,专家根据同时期、同地区出土的玦形龙普遍用于安置在墓主人胸部或佩戴在身上的用法,来推测C形龙也有同样作用,同为宗教法器。
顺着这个“C形龙”再延展发现,原来中国早期龙的形象与现在龙的形象大相径庭,甚至有些形象可以说完全没有联系。
这一知识点,国博也帮大家考虑到了,于是在相关主题下,还单独列出了中国早期龙形象的演变。
根据出土地点不一致,中国早期的龙形象,各地各有特点。
比如河南的龙像鳄鱼、蜥蜴,辽宁的龙像猪,山西的龙像蛇等,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这说明,龙的原型并不止一种。
再往后,每隔几个朝代,龙的形象都会有一些变化。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龙的形象几乎就是现在大家所认识的龙,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建筑、陶瓷、装饰、绣品都应有尽有。
典型的比如故宫博物院的九龙壁。
实际上不只是故宫和国博这两家顶级博物馆,目前,大陆还有很多文物保护单位都在建设数字化博物馆,很多瑰丽珍宝,都能够在线上观赏了。
比如敦煌莫高窟、三星堆博物馆以及各地的省级博物馆。
篇幅有限,我很难将探索这些博物馆的所见、所感一一展示出来。如果你也发愁,“五一”不方便出门,又想感受中华文明的千年文化底蕴,那就尽情去云上畅游吧。
最后,友情提示,如果有条件,最好用个大一点的电子显示屏,那效果和体验,绝了!
用好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文|康岩
为《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等传世名画填词谱曲,让“古画会唱歌”;用手机小程序自行设计藻井、瑞兽版“敦煌诗巾”,一键下单即可收到丝巾实物;汇集中原古都元素的“考古盲盒”,一上线就被抢购一空……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河南博物院等文博机构推动文化生产与消费全流程数字化转型,不仅让文物活起来,也形成了新的消费体验。
当文化遗产拥抱数字技术,新型文化业态创新发展,文化产业链也随之延长。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袁月明 摄
2021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会议指出,要开展创新服务,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
当前,大陆数字技术发展迅猛,已广泛应用到文化领域,给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带来很大的变化。只有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才能提高文化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也在呼唤各类文博机构打开库房,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
近些年,伴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来的“国风热”“国潮热”,是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从锦心绣口的诗词大会,到衣袂翩翩的汉服盛典;从雪后初霁的故宫院墙,到华美惊艳的“唐宫夜宴”……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通过这些传统元素、经典意象被进一步激发,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也在文化消费新模式的引领下,以新的姿态走入公众视野、大众生活。
以数字技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需要平衡好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注重科技手段创新,更要注重文化内涵挖掘。
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吸引人,主要在于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历史传承蕴含的永恒魅力。人们可以借助文化遗产思接千载、心游万仞,达到“古今同一月,万里共清辉”的审美境界。
▲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全景故宫”,可在线游览并了解故宫各大建筑的样貌和历史。
比如,故宫博物院借助高清成像技术打造数字库房,让观众动动手指便能在云端纵览5000多年中华文明,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播。挖掘出文化遗产的当代审美价值,是推动其数字转型、进行再创造的源泉。深入研究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科技的加速器作用才能更好显现。
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还要积极拓展重点应用场景,让新技术、新玩法、新体验更好走入公众生活。
如今,依托“文化+科技”的融合,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已成为推动文旅发展的新动能。
比如,云南丽江将一款AR(增强现实)探索游戏与古城的建筑、街景等结合,把虚拟空间嵌入实景线路,结合游戏叙事开发消费场景,增加了新的旅游体验。不断拓展数字技术在旅游、公共文化服务等重点场景的应用边界,创新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实现形式,有助于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科技的力量日新月异,文化的魅力历久弥新。经过历史淘洗沉淀下来的文化遗产,既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记忆,也是我们传承历史文脉的鲜活见证。
运用数字技术的力量,能以“今”入“古”,让流转千年的古风古意穿屏而出,联通历史与当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数字经济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