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香港回归25年间,港剧是内地观众探知香港文化的窗口,香港演员便是窗边的讲述者。戏中,他们以角色动情演绎香港变迁,向内地娓娓道来香港故事;生活中,他们也亲身感受着国家的日新月异,用心怀抱内地。
沧海浮沉随浪,戏中尽揽;今朝韶华共赏,此情依旧。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新京报独家策划专访14位香港演员,他们中有些人如今依然坚守在电视业一线,有些人则过上了低调平凡的生活。但他们都是香港回归的重要幕前见证者。通过他们的动人讲述,我们试图重温香港电视剧最珍贵的黄金年代,唤起两地血脉相通的情感共鸣。
很多人都在读书时代迷恋过温兆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主演的港剧《我本善良》中的齐浩男一角,是不少人的美好回忆。经过人生的高低起伏,如今的温兆伦更愿意向外界展示自己此刻的笃信。
温兆伦说,出道这么多年,那些名利对他而言只是虚名而已。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他说自己做演员做歌手,从来不是因为要收获多少名利。对他来说,一切努力皆因喜欢,“我入行,不是为了成名。唱歌是因为喜欢,演戏更是,因为喜欢有了机会,有了机会,抓住了付出了,也就得到了。总有人说起,你是不是红了?你又是不是过气了?为什么这一切都要别人来告诉你?地球一直在转动,人也在转,不可能永远停在一个位置上。所以,这些虚名重要吗?”
等不到的宝丽金
蹩脚的发音,让唱片公司老板也很尴尬
熟悉温兆伦的人都知道,他的性格和他演的很多角色相似,都是有情有义之人。他一直秉承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坚持住、试试看,用尽方法消解一切愁苦,打起精神过日子。所以习惯把事情想得简单的他,坚信“只要喜欢就去做”的道理。小时候,他就是音乐发烧友,中学时期参加了很多歌唱比赛,也获得过荣誉。1982年,他参加了TVB举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那一年强者如云,摘得冠军的是梅艳芳,止步15名的温兆伦也不是一无所获,他被香港电台电视部制作人相中,邀请其主持少儿节目《香蕉船》。
那之后,他曾去宝丽金唱片公司试唱,他笑侃那一次自己差点儿“毁了”宝丽金,“我进了录音棚后,宝丽金的老板就在外面看着我。我想着那首《龙的传人》如果唱好了,就能出唱片了。音乐一起,我一唱,紧张得不得了。唱了几句,停了两次,他们说,我的普通话发音太不准了。老板当时的表情,真是难以形容。后来工作人员告诉我,‘有消息会跟你联系’,但这个消息我到今天都没有等到(笑)。”三年后,温兆伦与同事介绍给他的一家唱片公司签了约,出了专辑,销量还不错,并拿了奖,“这一切都有了,却等不来宝丽金(笑)”。
港剧《义不容情》中,温兆伦饰演反派丁有康。(右为商天娥)
音乐方面的突出表现,让温兆伦顺利进入影视行业。上世纪80年代末,一部港剧《义不容情》让剧中反派丁有康的饰演者温兆伦一夜爆红,他将外形与心性的强烈反差发挥到极致,观众听到丁有康这个名字都恨得牙痒痒。
从没因为红而飘过
追捧如同水龙头,能开,也能关
1995年,TVB台庆评选出十大最受观众欢迎的港剧,温兆伦一人就占了三部:《义不容情》《我本善良》《今生无悔》。接下来,他出演的《灰网》《火玫瑰》《第三类法庭》《流金岁月》也都是热门作品。再加上能演会唱,整个上世纪90年代,他无疑成了一颗最璀璨的新星。“也没有你们说得那么夸张。从歌手角度来说,就出席了一些活动,多了很多荣誉,觉得付出有回报挺开心的,也不存在因为‘红’了有多飘。那个年代的人都非常单纯,不像现在的娱乐环境比较浮夸,一旦红了,曝光、名利、流量、热搜就蜂拥而至。那时我很木讷,只懂得踏踏实实工作,不太相信周围的浮云。”对于大红大紫,温兆伦想得极为透彻,他觉得受追捧这件事就像水龙头开关一样,打开后会一发不可收拾,但也有关上的时候。
港剧《我本善良》中,曾江(左)与温兆伦饰演一对父子。
港剧《今生无悔》。
他清楚作为艺人,最重要的还是要精进自己的业务。他从不缺努力,为了把事情做好可以豁出一切。年轻时在TVB拍戏,他说,就像置身于工厂,没日没夜地拍,甚至四天三夜都合不上眼,“几天没睡觉后,看着停车场里自己的车,根本没有力气和时间开车回家,就只剩点儿力气跑到车里拿洗漱用品,在洗手间洗漱完,在车的后排小睡一下。那时会觉得,怎么睡觉的时间这么短?还没睡着就又到开工的时间了。所以,那时我就有了一个法宝,我的包,你大概想不到我的包里会有什么东西。到现在,这个包已经改良了十几代了。”温兆伦笑着“炫耀”自己的百宝箱,感冒药、急救用品和日用品样样具备,“拍戏条件艰辛,有时我就是剧组里的随行医生,在外景地如果有同伴不适,我可以及时帮助他们。这是演员在前线拍戏的必要保障啊,这个习惯我留到现在,再小的包都可以给你塞满(大笑)。”
努力才会快乐
因为较真,一个字唱了八个小时
在温兆伦的认知中,做艺人忙碌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上世纪90年代初,他开始将事业重心转移到台湾,那时他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人喜欢他。他开始马不停蹄地推国语专辑,拍电视剧、电影。回想当时,他说每一步都要靠自己蹚、自己熬。“每天都被‘运输’到不同的地方忙碌,人都是蒙的,几乎处于半昏迷状态,上一秒还在拍戏,下一秒唱片公司的人就说‘温哥,几点到?要开始录音了’。录完音又要去片场赶夜戏。”极度的忙碌让他整个人处于精神崩溃边缘,好在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
在那些日子里,良师益友成了他共渡难关的战友,至今他都充满感激,“录唱片时,因为拍夜戏嗓子都被‘熬’坏了,再加上当时我的普通话没有那么标准,那时也没有现在的音乐技术,能给你修音、调整,都是实打实的。好在有制作人徐嘉良老师给我写了很多好歌,他陪着我,很耐心地唱了一遍又一遍,比如《还能爱我多久》中的那个‘久’字,唱来唱去都觉得不太理想,我们两个人就很固执,光这个‘久’字就唱了八个小时。不理解我们的人大概会说‘有必要这么较真吗?’但我们至今都觉得很值得。是挺傻的,但那段努力的经历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温兆伦专辑《还能爱我多久》。
45岁“退休论”
不想再被安排,只想听从内心的声音
作为公众人物,谁都免不了被外界讨论。温兆伦也曾因为一些子虚乌有的舆论而困扰。但想通了以后,他又觉得这一切皆是虚无缥缈的。“年纪小的时候,我也想不通,当时也比较冲动,很多时候会‘中计’,不仅自己生气,还给家人带来了困扰。后来成熟了,想通了就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我在与不在,都会遇上类似的事情,于是,就想着把经历困扰当作一种慈善、公益,不要太看重别人对你不实的想法,总有人说你不好,你也没办法清除,不是吗?”
二十多年前,温兆伦选择移居北京,正式成了一名“北漂”。他说,自己从小的心愿就是到北京生活,“我小时候看了很多关于北京的图片,曲折的胡同,屋檐上盖着厚厚的一层雪。我来的那会儿只有一号航站楼,后来二号航站楼盖了起来,再后来有了三号(航站楼),每次想着这些画面更迭就会感慨‘变化太大了’。”
30岁的时候,温兆伦就已经想好到了45岁就“退休”。 受访者供图
在温兆伦30岁的时候,就已经给自己的未来做好了规划,“三十刚出头时,我就跟一个比我大十岁的艺人说打算‘45岁就退休’,他吓了一跳,说‘你现在就在想这个事情?’我解释说,这个计划是指45岁以后要进入我说了算的年代。以前有太多事情都是被安排的,我希望今后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有选择性的,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他说,自己这么多年都在努力脱离圈子里的浮躁,“这就是一份工作,工作完了就该回家,没必要给自己排满应酬,想着怎么去争、怎么去抢。业务做好了,我既是存在,这种存在,也是永恒的。”
同题问答
新京报:作为香港演员,你心中的港剧是什么样的?
温兆伦:有温度、有味道,充满了多样性。
新京报:在你看来,哪个角色最能代表港人精神?
温兆伦:电视剧《义不容情》中的丁有健(黄日华饰)。他为人正直,凡事以家庭为中心,非常孝顺养母、疼爱弟弟,忠孝节义,很能代表港人精神。
港剧《义不容情》中,黄日华(右)饰演丁有健。(左为周海媚)
新京报:今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你个人在生活上和事业上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温兆伦:生活上最大的变化就是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和小朋友,需要承担的责任更多了;事业方面则是进入了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平台,尝试了更多新鲜的事物。
新京报:你觉得在内地生活(或往来于香港与内地之间),最深刻的体会是?
温兆伦:舒服、便利,尤其是手机支付,我现在出门只需要带一部手机就够了。
新京报:学说普通话的过程中,有没有印象最深刻的词?
温兆伦:儿化音,我觉得儿化音非常有意思,但到现在我还是不太能分清什么样的词后面可以加儿化音(笑)。
新京报:来内地发展后,掌握了哪项新技能?
温兆伦:掌握不敢说,这几年电商的发展非常迅速,所以我一直在学习和摸索中。
新京报:作为很多人的“回忆杀”,最想和当年的剧迷说什么?
温兆伦:谢谢你们那么多年的支持和厚爱,未来希望会有新的惊喜带给你们。
新京报:用一句话形容你现在的生活状态?
温兆伦:妻女相伴、安居乐业。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首席编辑 吴冬妮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