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颜璇
来源 | 智能相对论(ID:aixdlun)
近几年,智能硬件受到了诸多资本的青睐,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产品层出不穷。耳机作为当前使用量最大且使用时间最长的外设硬件之一,也受到了许多厂商的关注。
随着语音交互的全场景布局,智能耳机在“On-The-Go”的移动场景下比智能音箱更有优势,不仅如此,智能耳机还可能承接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有数据显示,整个智能耳机行业在 2020 年将可能成为一个超过 400 亿美元的市场。显然,智能耳机已经成为下一个智能硬件的风口。
图表来源:中国产业信息
然而,在产品落地的过程中,智能耳机在终端消费市场的反响却不太乐观。索尼在16年发布的智能耳机Xperia ear在Engadget上的产品评分仅为59分,讯飞在17年推出的智能耳机莫比斯在销售上也遭遇了大冷门,截止到目前,行业内能让消费者真正认可的产品屈指可数。
智能耳机为何没能乘起智能硬件的春风?在未来,智能耳机又会走向何方?手机配件的智能化还有希望吗?
智能耳机,想说爱你不容易
在AI热潮中,已经有许多公司瞄准了智能耳机这一赛道,这些公司包括传统的老牌耳机厂商、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还有人工智能新兴公司,以及一些运动品牌公司。去年,谷歌、三星都相继推出了自家的无线耳机,前者主打语音翻译,后者主打运动健康的语音交互;今年,AI新兴公司出门问问也推出了智能耳机TicPods Free;苹果也曾表示将会发布内置语音唤醒Siri的新款AirPods。
然而,从语音交互的实现方式、语音识别技术等维度来判断耳机的智能化程度,我们发现,市面上大多数智能耳机连语音唤醒都难以做到,所谓的“智能耳机”现在可能只是一种空谈。理由有三:
1.不独立,不成活
首先,耳机仍属于手机的配件,其核心还是连接手机,本身的智能化对用户而言并无意义,尽管耳机的市场很大,但高音质仍旧是耳机消费者的首选要义。相较于智能音箱能够脱离手机成为独立的AI设备,纵观国内的在售产品,大多数智能耳机的语音交互实现方式都需要搭配手机和APP。
这种连接属性也意味着智能耳机难以走上智能音箱的捷径。虽然Vinci在 2015年就推出了独立于手机、具备语音交互的智能头机,但当时的整体行业不成熟,市场需求也并不明显,该产品的反响也是平平。所以,智能耳机没有成功,在于厂商们没有跳出耳机本身,只有逃离了智能手机的强辐射,AI在耳机上的价值才会浮现。
图片来源:捷孚凯《2018年中国智能耳机市场分析》
2.重技术,轻体验
谈起智能耳机的智能技术,许多厂商都进入了一个误区,即过分强调耳机搭载语音技术。然而,语音技术发展的这几年,既没能为音箱带来美好的现在,也不可能重新定义耳机的未来。AI时代的新产品,要从产品本身去定义设计,而不是高举AI技术,哗众取宠。
对于智能耳机的使用体验,一些人反映,长期带耳机,尤其是头箍式耳机会对耳朵造成压迫。于是,针对耳机佩戴舒适度、耳机脱落等问题,厂商们需要从产品设计上结合骨传导技术来解决,除此之外,还有耳机的续航和网络连接问题。
3.有产品,无品牌
市面上的产品层出不穷,但尴尬的是真正的智能品牌却少之又少。即便是索尼,也是因为更强的降噪技术才为人所知,但作为“智能耳机”,目前行业内还没有更大知名度的品牌。亚马逊的Alex引领了智能音箱语音助手的潮流,众多厂商跟风而起,同理,智能耳机这个行业也需要品牌或者是巨头玩家的引领。
苹果在2016年随iPhone 7一起推出AirPods就以千万销售成为了耳机中的爆款。今年的苹果发布会上,我们也发现,苹果赋予了AirPods更多语音交互的使命,而如果苹果从芯片、协议、操作系统、设备、用户体验设计方面对这款耳机做一个完美的整合,那在智能耳机方面,苹果未必不会成为第一个享誉全球的智能耳机品牌。
内容营销,智能耳机的转型关键
智能耳机的未来盈利模式不能再依赖单品。互联网兴起的时候,场景营销几乎是每个成功产品的王牌,如今,在智能耳机和智能音箱功能大幅重叠的情况下,有的放矢地去做耳机的场景营销,才是智能耳机的转型之道。
目前来看,许多耳机都选择了“智能耳机+运动”这一模式,载入了心率监测等功能,然而,运动场景的有效期是比较短的,因为智能手表这一独立产品的出现,会挤压耳机的市场。在移动场景和可穿戴设备上,智能手表的使用会更加高频。那么,除了运动场景外,智能耳机还能在哪些地方发挥用处?
许多人不用扩音而用耳机,原因在于耳机私密性、附属性更强,所以,智能耳机的场景营销应该注重的是个人的近场和私密交互。从这个角度来看,睡眠场景无疑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据近日蜻蜓FM和艾瑞咨询联合发布的《睡前音频收听场景报告》显示,完全没有睡眠问题的人仅有22%,而24%的网民都选择在23:00后入睡。其中睡不着的原因有“难以放下手机”、“熬夜成习惯”等。
而在这些失眠人群中,存在相当多的一部分人选择戴上耳机,或是听着郭德纲,或是靠asmr来治疗失眠,《睡前音频收听场景报告》显示,有61%的网民都选择收听音乐或收听音频节目或音频直播来改善睡眠。
这些难以入睡的、戴着耳机的可支配时间,带来了智能耳机市场的契机。这里给厂商们的启示并不仅仅在于睡眠辅助这一场景,更在于智能耳机结合方式的革新,即智能耳机抢占内容赛道,与内容平台达成合作,或自主创作内容,以“软”内容带动“硬”耳机,打造智能耳机的陪伴性。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智能耳机+内容将更为注重垂直化,而针对不同群体的细分内容市场也将成为一种主流,体感技术、边缘计算、5G相关技术的成熟也将进一步为智能耳机赋能。
手机配件的寒冬时期
一种新的技术产品面世后,大致会出现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属于萌芽期,产品刚刚面世,还没有接受更多考验,比如现阶段的机器人、智能音箱和智能耳机;
第二个阶段是兴奋期,市场对其充满高度期待,资本比较活跃,比如现阶段的智能手表和无人机;
第三个阶段则是低谷期,大众对其期望太高,但产品无法应对现实的挑战,这里是一个分水岭,很多产品在这一阶段就会销声匿迹;
第四个阶段是腾飞期,即一项创新技术被采用,刺激了新一轮市场的增长,这里绝佳的例子就是移动支付的普及;
第五个阶段则是稳定期,产品在经过市场增长后,最终形成了稳定市场,伴随新技术会不断对产品进行创新和改造,比如电视机、空调等。
智能手机显然已经步入了稳定的阶段,但不得不说,手机的配件们却还在“苦苦求生”——智能音箱虽然脱离了手机而成为颠覆性的硬件产品,但各种问题的存在让其在萌芽期迟迟无法动弹,而智能耳机则是一株更为幼小的萌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
事实上,在智能手机的性能过剩后,硬件外设智能化就已经进入了瓶颈期。不管是智能耳机还是智能音箱,都需要跳出其本身,回到AI产品的全局视角,将智能科技创新地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当然,这创新是破坏式、颠覆式的创新。
目前,手机智能配件的消费模式仍未确定,还有待厂商们不断试错。在这个过程中,厂商们要明白,很多需求一开始是不需要的,一旦创造出来,就成为了用户的必需。
【完】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vb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