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秦淮数据和万国数据先后发布了2022年财报,作为数据中心市场“一新一老”两股重要力量,难免被拿来作比较,受益于数字经济的发展,算力需求水涨船高,两家厂商也都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数据中心服务商主要为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企业、 政府机构等部门提供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批发带宽等业务,每一次数字化浪潮,都为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添了一把火,譬如此前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现在的数字中国。
钛媒体App曾到访过万国数据和秦淮数据的多个数据中心,同处于数据中心行业,万国数据和秦淮数据的商业策略也有所差别,虽然都以批发模式为主,但是秦淮数据更倾向于建设超大型数据中心,规模化能够带来成本效应,不过秦淮数据高度依赖大客户字节跳动,也成为一把双刃剑。
数据中心拼“钱途”
2022年,万国数据净收入同比增加19.3%至人民币 93.256亿元人民币(13.521亿美元),其净亏损为人民币12.661亿元人民币(1.836亿美元美元)。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14.8%,达42.514亿元人民币(6.164亿美元)。
秦淮数据全年实现营收45.5亿元,同比增长60%;净利润6.52亿元,增长106%;调整后EBITDA为23.7亿元,增长67%。
两相比较,万国数据营收规模是秦淮数据的一倍,但增速落后于秦淮数据,万国数据还处于持续亏损状态,自2016年在美国上市以来未曾盈利,秦淮数据则较早实现了盈利,且利润增速较为可观。
由于数据中心属于重资产行业,相比于净利润数据,EBITDA能够更准确衡量数据中心服务商的经营情况,万国数据的经调整EBITDA率为45.6%,秦淮数据经调整EBITDA率为52.2%,秦淮数据小幅高于万国数据。
实际上,万国数据始终保持高负债经营态势,拥有充足的现金流才能不断拿地建设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业务回本周期较慢,在各项支出和收益没有太大变动的情况下,万国数据要保持扩张,就需要持续导入外部资金,由此带来了较高的资金使用成本。
国信证券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以某头部IDC厂商上海项目为例,一般建设周期为2年,项目收益周期为10年,前两年为产能爬坡期,一 般在第2或者第3年达到满架的上架率,IDC厂商通常会和客户签署长期的租赁合同,保证现金流的稳定。一般的IDC项目投资汇报率(IRR)在 10%-15%区间水平。
万国数据模块化数据中心
据彭博新闻报道,万国数据正在就出售在其国际业务中的少数股权进行洽谈,寻求作价约3亿美元(20.7亿元)出售其国际业务30%至40%的股权。
2月份,万国数据宣布定向发行七年期的6.2亿美元可转换优先债券,利率0.25%。发行对象为红杉中国新基建基金、 ST Telemedia Global Data Centres(以下简称“STT GDC”),及一家亚洲主权财富基金(万国数据的战略合作伙伴)。
而秦淮数据也抓住了融资窗口,宣布发行总额为3亿美元、三年期高级无抵押债券,票息率为10.500%,将按面值99.061%作为发行价格。这是中概股发行人自2021年8月以来发行的首笔离岸债券。
以空间换时间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为了卡位或者保持竞争优势,数据中心服务商希望继续扩大业务规模,必要时可牺牲部分利润空间,来换取超前的扩张。
万国数据以数据中心面积为标准,秦淮数据则以IT容量为标准,来表明自身的资源储备。
2022年,万国数据的数据中心总签约面积增至630,716平方米,同比增长13.3%;截至2022年底,公司的数据中心使用面积为370,547平方米,同比增长16.0%。
值得一提的是,万国数据客户进一步多元化,大型互联网企业的新增签约量从2020年占比23%大幅增至2022年的63%,金融及其他大型企业的新增签约量占比约20%。
秦淮数据某数据中心一角
截至2022年底,秦淮数据已运营及在建数据中心总数达32座,IT总容量为871MW。其中运营IT总容量为613MW,同比增长102%;已签约及强意向容量增至800MW,签约锁定率高达92%;上架率提升至86%;10年期及以上优质合同占比超过90%,业务长期稳定。
秦淮数据的优势在于成本,其总容量的平均建设成本约为每兆瓦 330 万美元,比全球平均水平 700 万至 800 万美元低 50% 以上,PUE在1.2左右,全球大规模数据中心的PUE在1.4左右。
秦淮数据的客户集中度较高,其主要客户为字节跳动,抖音和 TikTok在国内外高歌猛进,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数据中心规模。有数据显示,字节跳动占秦淮数据2021年总收入的83%,后者也在引入微软和谷歌等客户,降低客户集中度,总的来看,字节跳动在较长时间仍将成为秦淮数据的基本盘。
大客户带来的喜忧参半,一方面,秦淮数据证明了其客户粘性,锁定了大部分订单,另一方面,字节跳动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会深度影响秦淮数据,如果字节跳动增长遭遇瓶颈,秦淮数据需要找到更多的客户,尽管目前市场需求较为强烈。
乘数字化东风
中国信通院《数据中心白皮书(2022 年)》显示,受新基建、数字化转型及数字中国远景目标等国家政策促进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的驱动,大陆数据中心业务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按照标准机架 2.5kW 统计,截止到 2021年年底,大陆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到520万架,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速超过 30%。其中,大型以上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增长更为迅速,按照标准机架 2.5kW 统计,机架规模 420 万架,占比达到 80%。
市场主导力量主要有两股,其一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CenturyLink 和 NTT Communications 等为代表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其二是及Equinix、Digital Reality Trust、万国数据、秦淮数据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
在国内市场,数据中心仍然以三大运营商为主,三家至少占据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与运营商相比,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缺乏资金,但在灵活性和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有优势,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大型互联网客户以及中小企业。
纵观国内外数据中心行业,头部厂商希望借这一波势头,稳固自己的头部地位,彻底拉开和后来者的差距,并购是手段之一。
例如2021年,Equinix以3.2 亿美元收购MainOne 填补非洲市场空白,宝能创展以16.5 亿元收购鹏博士旗下 5 个数据中心共计 9 个机楼,2022年也传出万国数据考虑与秦淮数据进行合并的消息,暂未成行。
其根本因素并不复杂,单个厂商的资金和资源规模有限,并购可以快速获得稀缺的地皮等资源,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地位,加快布局空白市场,规模化带来企业营收增长、成本降低,形成滚雪球式的发展。
从万国数据和秦淮数据的自身发展来看,在并购选项之外拓展东南亚市场成为优选,二者都把国际市场视为新的增长点。2022年,万国数据相继启动了在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两座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园区的建设,一期IT容量分别为64MW和29MW;秦淮数据已在马来西亚、印度、泰国等地建设及投运了6座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总IT容量达到160MW。
算力需求在前,竞争压力在后,夹击之下,数据中心服务商到了竞速赛的关键期。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作者|张帅,欢迎添加作者微信mr3right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