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bbix从入门到放弃—zabbix磁盘监控
zabbix大致就是监控以下几项内容了
内存、磁盘、网络、cpu负载
硬件、温度、风扇
软件服务
对于磁盘来说,zabbix默认的磁盘监控模板只有读写两项
1:监控原理
通过分析/proc/diskstats文件,来对IO的性能进行监控
[[email protected] ~]# cat /proc/diskstats | grep sdc | head -1
8 32 sdc 937 0 14956 743 3138 301946 1199604 20230 0 1901 2087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proc/diskstats监控解释:
$1:主设备号
$2:次设备号
$3:设备名称
$4:disk.read.ops 读完成次数 ----- 读磁盘的次数,成功完成读的总次数。
$5:合并读完成次数, 第9个域:合并写完成次数。为了效率可能会合并相邻的读和写。从而两次4K的读在它最终被处理到磁盘上之前可能会变成一次8K的读,才被计数(和排队),因此只有一次I/O操作。这个域使你知道这样的操作有多频繁。
$6:disk.read.sectors 读扇区的次数,成功读过的扇区总次数。
$7:disk.read.ms 读花费的毫秒数,这是所有读操作所花费的毫秒数(用__make_request()到end_that_request_last()测量)。
$8:disk.write.ops 写完成次数 ----写完成的次数,成功写完成的总次数。
$10:disk.write.sectors 写扇区次数 ---- 写扇区的次数,成功写扇区总次数。
$11:disk.write.ms 写操作花费的毫秒数 --- 写花费的毫秒数,这是所有写操作所花费的毫秒数(用__make_request()到end_that_request_last()测量)。
$12:disk.io.active 正在处理的输入/输出请求数 -- -I/O的当前进度,只有这个域应该是0。当请求被交给适当的request_queue_t时增加和请求完成时减小。
$13:disk.io.ms 输入/输出操作花费的毫秒数 ----花在I/O操作上的毫秒数,这个域会增长只要field 9不为0。
$14:输入/输出操作花费的加权毫秒数 ----- 加权, 花在I/O操作上的毫秒数,在每次I/O开始,I/O结束,I/O合并时这个域都会增加。这可以给I/O完成时间和存储那些可以累积的提供一个便利的测量标准。
2:配置Key
添加userparameter_io.conf配置文件
[[email protected] zabbix_agentd.d]# pwd
/etc/zabbix/zabbix_agentd.d
UserParameter=disk.read.ops[*],cat /proc/diskstats | grep $1 | head -1 | awk '{print $$4}'
UserParameter=disk.read.ms[*],cat /proc/diskstats | grep $1 | head -1 | awk '{print $$7}'
UserParameter=disk.write.ops[*],cat /proc/diskstats | grep $1 | head -1 | awk '{print $$8}'
UserParameter=disk.write.ms[*],cat /proc/diskstats | grep $1 | head -1 | awk '{print $$11}'
UserParameter=disk.io.active[*],cat /proc/diskstats | grep $1 | head -1 | awk '{print $$12}'
UserParameter=disk.io.ms[*],cat /proc/diskstats | grep $1 | head -1 | awk '{print $$13}'
UserParameter=disk.read.sectors[*],cat /proc/diskstats | grep $1 | head -1 | awk '{print $$6}'
UserParameter=disk.write.sectors[*],cat /proc/diskstats | grep $1 | head -1 | awk '{print $$10}'
检测:
zabbix_get -s 客户端ip地址 -p 10050 -k disk.write.sectors[sdc1]
3:添加模板
原文模板是2.x的,随便装个2.4导入模板,升级成3.x即可将模板升级
升级完成,模板正常使用
导入至3.4环境中
模板正常使用,如果有其他磁盘增加,直接克隆该模板即可
或者自定义监控模板:最好使用3.0版本创建,3.4版本不支持数据信息倍数
4、配置zabbix-server模板
进入web界面—》配置—》模板—创建模板
5、配置监控项
进入到模板列表页面,找到我们刚刚创建的Templae io模板,点击后面监控项,然后点击创建监控项
配置第一个监控项
Name: Disk:$1:Read:Bytes/sec
Key: custom.vfs.dev.read.sectors[sda]
Units: B/sec
Store value: speed per second //会进行差值计算
Use custom multiplier 512 //会对值乘以512,因为这里是一个扇区,转换为字节为512B
第二监控项:和第一个一样的配置过程
Name:Disk:$1:Write:Bytes/sec
Key: custom.vfs.dev.write.sectors[sda]
Units: B/sec
Store value: speed per second
Use custom multiplier 512
第三个监控项配置参数:
Name:Disk:$1:Read:ops per second
Key: custom.vfs.dev.read.ops[sda]
Units: ops/second
Store value: speed per second
第四个监控项配置参数:
Name: Disk:$1:Write:ops per second
Key: custom.vfs.dev.write.ops[sda]
Units: ops/second
Store value: speed per second
第五个监控项配置参数:
Name: Disk:$1:Read:ms
Key: custom.vfs.dev.read.ms[sda]
Units: ms
Store value: speed per second
第六个监控项配置参数:
Name:Disk:$1:Write:ms
Key: custom.vfs.dev.write.ms[sda]
Units: ms
Store value: speed per second
上面我们就完成了对IO的监控,但是我们也想和zabbix自带的那样的模板一样,可以看到监控以后的图形,当然这也是可以做到的,下面就介绍图形的添加。
5、添加图形
返回到模板的列表页面,找到我们创建的模板Template io 然后点击后面的图形—》创建图形
点击添加—》选择我们配置的监控项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整个自定义模板的配置,我们现在就可以查看监控的数据了。
我们就拿之前博客中监控的机器来做实验,但是我们之前这台机器用了zabbix自带的模板 Template os Linux ,现在我们自己自定义了一个模板,那么怎么办呢?zabbix设计的还是非常人性的。模板之间是继承关系的!
我们回到给被监控的主机的哪一步,选择我们自定义的模板!
这样我们就可以查看结果了 检测中—》图形
参考文献:https://blog.csdn.net/hao134838/article/details/57406028
参考文献:https://www.linuxidc.com/Linux/2015-11/1252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