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直在山寨,很少有创新

自认为虽然在记忆能力、反应速度上不比当年,但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比当年要强不少,但一接触到高考真题,还是有很多的感触。

        算起来我有二十多年没摸中学数学课本了,最大的惊奇未过于发现高中数学现在进行了课改,换用了全新的课本,增加了计算机算法、数学软件、概率、数理统计等 知识在课本中的比重,采用了“必修”+“选修”的这种教学方式,在内容安排上遵循了多次循环、逐步深入的基本教育原则,同时强调让学生动手探索,自已得出 数学结论,课本中还介绍了许多数学背景知识,选修课程则非常丰富,包容矩阵变换、数论初步、球面几何等内容,特别地还有一门“数学史”的选修课程……

        新课改的方向与我在高校工作中的许多感触不谋而和。我希望大学教材也能有类似的改革,不要再“顽固不化”了。

        但这篇文章不是给高中数学课改唱赞歌的,而是我在高中数学课本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 “小变化”-- 新课标高中数学课本中引入了两个引人注目的数学软件 ,这个小现象其实关联着更大的问题,很有趣……

        首先是scilab ,供学生学习计算机算法使用。scilab 是由法国国家信息、自动化研究院(INRIA)的科学家们开发的“开放源码”软件,其使用方面类似于被广泛使用的MatLab,并提供了一个 “Matlab to scilab”转换工具。无庸置疑,学习诸如scilab之类的软件,对学生还是很有好处的。我可以感到选择这个软件进入中学教材,专家们可谓是“煞费苦 心”,“用心良苦”。

        然而比较遗憾的是, scilab 这个软件用于高中数学教学明显不够成熟,首先是软件的兼容性问题,比如在默认情况 下,这个软件中的对话框在我的Windows 7下显示乱码;其次是文档,到目前为止,文档还是英文的,没有译为汉语;第三,相关的配套教学资料很少,没有好的教程,指望广大数学教师通过枯燥无味的文 档去掌握scilab,实在不现实。

        所以,选择scilab引入中学教材,想法很好,实际效果却有限,真的很遗憾。

        我觉得应该组织软件开发业与教育行业的相关人员对scilab进行二次开发与深度挖掘,这个工作应该由教育部来组织实施,并保证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而做好这件事还是很有意义的。

        另一个软件是“几何画板” ,初用之下,我实在惊叹这个软件功能之强大、界面之友好,在我用过的数不清的各种软件中均属上品,打开其帮助,显示的是“金狐电脑工作室 ”的主页,大吃一惊,莫非这个软件是国人作品?那可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并肃然起敬了。

        然而我的怀疑是有道理的,这其实是个“山寨”软件,是基于老外开发的The Geometer's Sketchpad 汉化并包装而成的。

        虽然“几何画板”是“山寨”的,但经过国人改造, “山寨”版比原版更好用,更合于中国人的使用习惯。

        我发现,类似的事情在中国一再重复:腾讯“山寨”ICQ,结果比ICQ更成功;百度“山寨”Google,最终把谷歌“赶”出中国大陆;微博“山寨” twitter,但经中国化改造之后,中国版微博(比如新浪微博)就比原版twitter更好用……

        我想这种“山寨”现象是否与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特性有关系?

        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有着超强的“消化”与“改造”能力,比如来自印度的佛教就被“改造”为中国式的佛教,而建立了清王朝的满族最终也被同化得与汉族没多大的差别……

        现在的“山寨”现象,可能只不过是中国文化“同化”能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在“山寨”这个领域,我们中国人确实厉害,老外望尘莫及。

        其实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也是“山寨”能力超强的国家,想想上世纪日本经济腾飞的那些日子,日本“山寨”了许多西方的技术与产品,但后来者居上,“日本产品”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支撑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一个经济奇迹。

        现在中国的“山寨”水平,正在全面接近当年的日本,而中国人“正在老外开辟的道路上,沿着老外指明的方向奋勇前行 ”……

        一个值得沉思的问题是:

        为什么当今中国缺少创新而只能“山寨”?难道真的与中国文化的特性有点关系?那怎么解释创新的科学与技术成果多出自西方?历史上就嚷着要“脱亚入欧”日本近几十年来出了N位诺贝尔奖而中国一位也没有?

        这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学难题。

        我等不是社会历史学家,解决不了这个难题,但也发现了诸多的“蛛丝马迹”,中国创新少模仿多的现象可能与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

        看看周围,不难发现中国的青年学生大都在应付考试中渡过了青春:光英语考试就有N种:PETS/四六级/托福/GRE/GMAT,再加上高考、考研、考博、考公务员……,人人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

        那老师在干什么呢?一部分在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应付各种考试,另一部分绞尽脑汁在研究如何出题考倒学生,双方互以对方为“假想敌”。我在做高考数学试题时,不禁深深地对出题的老师深表佩服,有些如此“变态”的题目都能设计得出来,真不容易。

        而考试也催生了一个“繁荣”的考试行业,出各种辅导书,办各种辅导班,解决了N多人的饭碗与致富问题,还让中国出现了诸如“新东方”之类的“东方神话”。

        许多考试(比如高考与考研)是带有“选拔”性质的考试,“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这一方式应该没有错,但不可否认的是,现有的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往往是“模 仿”、“迁移”能力强的人,在已知的领域、在限定的范围内,这些人的能力很强,然而,一到需要探索与解决陌生问题的领域,与老外相比,我们往往就相形见拙 了。

        笔者所在的高校是一种全国重点大学,招收的学生都可以说是高考的成功者,笔者在教学中就发现许多学生缺乏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他们的数学解题能 力很强,数学建模能力却弱,当需要他们针对一个实际问题“从头”开始设计一个解决方案时,很多学生显得盲然与摸不着头绪,象是面对着一团乱麻而不知从何下 手。

        学生如此,教师也好不到哪去,因为教师也是从学生中走出来的。当前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教师自身也很缺乏探索能力与创新意识。所以,我们看不到中国高校这数十年来有多少创新的成果。

        更为严重的问题来自于体制,人大教授张鸣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在一百天内,清华能否变成世界一流? 》,文章中引用了1月25日《北京晨报》的报道:

        在刚刚召开的清华与媒体的交流座谈会上,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宣称,要争取在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之际,让清华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张鸣教授提醒:

        注意,今年就是2011年,清华的校庆,是4月26日,也就是说,还有不到一百天的功夫,清华就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了。

        原来“世界一流大学”不是由世人所公认,而是由官方“公布”出来的,好大的一个冷笑话。

        其实在现有教育体制下,中国大学已出了很多“笑话”,比如用“民工”打磨别人的芯片就“研制”出来了“汉芯”,明明抄袭却死不认错的某些大牌教授,而 2010年最轰动的事件莫过于华中科大的肖传国教授花10万元雇人要“摆平”老和自己过不去的“一根筋”的方舟子……

        强大的体制惯性,使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无能为力……

        当今中国很多现象后面,其实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与复杂的关联,我们也很难找到一个治本之策,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悲观与失望。

        其实我们正在走向一个新的时代,新技术在不断地推动信息的加速流动与广泛共享,这导致民智渐开 ,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事情,比如微博在过去的2010一年的精彩演出,就初步展示出“草根”所蕴含的巨大力量,我相信,当代中国所面临的许多问题,终将由日益觉醒的民众来解决。

        修改鲁迅先生的话结束本文:

        “中国有没有希望,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