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不少知名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作品制作成纺织面料,并与当时的纺织品公司合作。澎湃艺术获悉,“Hello!Master:从毕加索到安迪·沃霍尔的时尚奇迹”正在北京798艺术区B06空间展出,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一部分,展览以六个展区展出了39位现代艺术大家的百余件面料及服装设计作品原件。
展览现场
20世纪以来,西方艺术世界涌现出诸如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野兽派等众多极具前卫意识和先锋意味的艺术思潮和流派,交相展现着彼时当下艺术、文化、社会的发展面貌。与此同时,时尚界也迎来与艺术跨界联合的风潮,许多著名艺术家将自己的创作灵感运用到时尚面料当中,其中不乏以巴勃罗·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胡安·米罗、劳尔·杜飞,以及后来安迪·沃霍尔、桑德拉·罗德斯(Zandra Rhodes,伦敦时尚博物馆开馆设计师),他们将艺术与面料的拼贴相结合,让原先遥不可及的艺术品,通过服饰、家居、工业设计等,走入大众的生活。
展览共分为六个展区,从“渊源”到“超现实主义”“融油画于时尚面料”“当代大师”,再到“鲜为人知的毕加索”“波普艺术先锋”,梳理回溯了一段艺术与时尚的结合及发展史。展览的尾声设置了沉浸式艺术体验区,邀请专业的电影级置景团队,结合AIGC,AI人机交互、Web3.0共创机制等技术,营造出光影交织的艺术场景和共创区。
展览现场
“朋克公主”桑德拉·罗德斯出席活动
作为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主题展览之一,面料和时装设计师、伦敦时尚博物馆创始人、英国皇家授勋爵士桑德拉·罗德斯也出席了活动。在此前的发布活动中,桑德拉·罗德斯向筹建中的中国设计博物馆捐赠了31件作品。
桑德拉·罗德斯出席“Hello!Master:从毕加索到安迪·沃霍尔的时尚奇迹”展览
桑德拉·罗德斯是英国流行纺织品设计的先驱,她以纺织品设计师的身份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并完善了纺织品艺术,使其成为服装造型的主导因素和内在组成部分。罗德斯被称为“朋克公主”,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时尚界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在她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也给许多皇室及著名人士设计面料和服装,其中就包括了戴安娜王妃。2003年,对教育充满热情的罗德斯创办了伦敦时尚博物馆。
桑德拉·罗德斯标志性的口红图案印花
关于此次捐赠的31件作品,桑德拉介绍,这些作品都是自己挑选的,“记录了我职业生涯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次捐赠作品中,可以看到1970年代革命性的飘逸夹克和裙子,在糖果粉色雪纺上印上橙色和白色‘雪佛龙披肩’印花,白色羽毛沿着褶边贴在一起;还有经典的V领和服袖裙,上面印着百合花,腰部系着一条令人震惊的粉红色缎带;以及紫红色不对称分层针织晚礼服,红色缎面吊带,来自我1978年的朋克系列。我希望通过面料设计及花纹来传达我所有设计理念。”
桑德拉·罗德斯也出席了“Hello!Master:从毕加索到安迪·沃霍尔的时尚奇迹”展览,她对于自己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个人作品做了重点介绍,其中包括她最成功的“高级铜徽”设计面料和她最受欢迎的“唇膏”设计面料。
桑德拉·罗德斯标志性的口红图案印花布在展览现场
从艺术品进入纺织品设计
回到对于艺术进入纺织品设计的这一段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英国“工艺美术之父”威康·莫里斯为代表的许多艺术家,都在探索如何让艺术实践更加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为此,他们将眼光对准了设计领域,尤其是为批量化生产的纺织品提供艺术设计,以飨大众。
劳尔·杜飞作品
劳尔·杜飞作品
法国现代主义画家劳尔·杜飞和索尼娅·德劳内,英国建构主义画家本·尼科尔森、布鲁姆斯伯里艺术团体、美国艺术家兼纺织品设计师露丝·里维斯、摄影师傅爱德华·史泰钦、俄罗斯女性建构主义艺术家柳波夫·波波娃和瓦尔瓦拉·斯捷潘诺娃等先锋艺术家开启的对纺织品设计和量产化服装的革新,其成果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大众生活。
本·尼科尔森作品《优美曲线》
本·尼科尔森作品《公主》(左),玛格丽特·卡尔金·詹姆斯设计制作的印花棉质斜纹短裙(右)
展览的第二单元来到194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20世纪40年代可能是艺术家介入纺织行业最富成效的十年。产生这种现象的众多原因中,影响力最大的是战后英美社会与文化复兴所激发出来的不同凡响的活力和激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新思想的开放包容。
超现实主义是当时最时尚、最受欢迎的艺术流派。西班牙艺术家达利首次于1947年闻名的是为韦斯利·辛普森的超现实主义设计,在希区柯克的电影《爱德华大夫》中呈现出符号般的梦幻图景。达利开启的对纺织品设计和量产化服装的革新,其成果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大众生活。
达利《古典铠甲》
展览沉浸式部分也对这块丝巾中描绘的图景进行再现
达利《请报号码》
达利《芭蕾舞者》
马塞尔·威赫斯的作品色彩鲜明,图式丰富可爱。二战前夕,威赫斯曾为巴黎女装设计师艾尔莎·夏帕瑞丽提供了大量超现实主义平面设计,二战期间及战后,威赫斯居住纽约,为纺织厂设计了超多款超现实主义风格围巾和时装面料。
马塞尔·威赫斯的作品
面料上的艺术
时间来到1950年代中期,纽约富勒纺织品公司与20世纪国际著名艺术家的合作“当代大师”是迄今为止美国艺术家与纺织工业最负盛名的合作,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要数毕加索和福乐之间的强强联手(毕加索此前从未接受过任何企业的设计邀请)。
项目旨在大批量生产时装面料,以每码1.5到2美元(1码0.91米)的实惠价格出售,并发起了“面料上的艺术”的“艺术为人民”运动。为大众打造的按码计价的艺术,实质上非常接近毕加索的信仰。凭借毕加索在艺术界的领军地位和感召力,20世纪最受欢迎的艺术家米罗、费尔南·雷捷、夏加尔、劳尔·杜飞及其遗孀等纷纷加盟助阵。
毕加索设计的面料
夏加尔的一件作品也亮相本次展览。这款名为“娇花”面料曾亮相于1956年纽约艺术博物馆的织物展。“爱”是他最好的颜料,几乎每幅织物作品,都有象征他与妻子爱情的鲜花。他人生中收到的第一束花,就来自妻子贝拉。在诗意般的淡紫色氛围中亮眼的娇黄色与粉色花朵肆意盛开,就像爱情的样子。
夏加尔“娇花”
胡安·米罗 作品
谈回毕加索,他的艺术生涯中鲜少为人所谈及的一段经历是,1960年代初,作为20世纪先锋艺术家和一位收入颇丰的法国共产党党员,毕加索参与了两个纺织品设计项目。1963年,这两个项目被商家推向市场。
项目的一大亮点,便是毕加索与纽约布鲁姆克拉夫特织品公司之间的合作。艺术家与该厂的纺织品工作室携手打造了11款材质各异、色彩绚丽的家居装饰面料,面料上的丝网印刷图案均源自毕加索生平的艺术创作。该系列售价约为每码5美元。由于公司配套了一系列广告活动,并在著名杂志刊登软文,因而产品问世后即获广泛关注。
毕加索设计“音乐农牧神”面料
毕加索非常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应用在运动服装上,也许这正是他与美国滑雪服生产商白鹿最出人意料的合作的首要动机。他为雪地着装系列设计了多款面料图案,被应用于印花灯芯绒斗篷、PVC涂层雨衣、纯棉卫衣以及女用裙裤等单品的生产。它们的市售单价在9到30美元之间。
毕加索设计“卡内特二世”
毕加索设计“写生簿”“静物”
印花织物上的“艺术范”
1960年代初,波普艺术先锋安迪·沃霍尔在纽约平面设计界取得辉煌成功。同期艺术家参与的商业纺织品设计已经进入尾声。然而,沃霍尔却为好友纽约传奇咖啡馆老板斯蒂芬·布鲁斯设计的非同寻常的时装面料又打造了系列以食物为题材的波普风格织物。20世纪50年代后期,蝴蝶一直是沃霍尔创作的主题。20世纪60年代,他采用蝴蝶主题设计出了一款特别的时尚纺织品。
安迪·沃霍尔“蝴蝶日快乐”
安迪·沃霍尔“冰激凌”
沉浸式展览复原了“冰激凌”
艺术家索尔·斯坦伯格推崇至简图形,其线条的灵动和穿透力是无人能及的,他也曾在布料上“作画”。
索尔·斯坦伯格《婚礼》
索尔·斯坦伯格《阿拉伯小镇》
1950年代的英国,纺织业巨子争相聘请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担任设计师,在画家兼织艺家阿拉斯泰尔·莫顿的带领下,享誉全球的爱丁堡纺织公司将威廉·斯科特、乔·蒂尔松、维克多·瓦沙雷和马里诺·马里尼等艺术家的作品转化为精美独特的高端印花和织物。
与此不同,大卫·怀特海德有限公司则礼请亨利·摩尔、爱德华多·包洛奇和约翰·派博等艺术家坐镇设计,生产价格亲民的印花织物,让低端市场的消费者也能尽显“艺术范”。
展览现场
1953年的展览“融油画于时装面料”是纺织品设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反映了二战后英国艺术家将面料作为艺术媒介的全新理念,推动艺术家应当展示设计原稿而非纺织成品。英国众多大腕级艺术家前来参展,包括亨利·摩尔、威廉·斯科特、约翰·派博格雷厄姆·萨瑟和爱德华多·包洛奇。
约翰·派博的作品
展览将持续至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