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于20世纪60年代诞生,作为多种艺术观念、思潮、形式、风格的融合,鲜明的反传统特征使它成为视觉艺术设计发展史上的重要派别。
在当代,随着媒介的融合渗透,后现代主义融入电影形式当中,其特征表现在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和对旧式思想的解构与再诠释。
波普艺术在这一潮流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对比强烈的色彩、秩序与无序的交替、不确定性与叛逆性、形变与重复等特征在《蜘蛛侠:平行宇宙》的动画角色中表现得十分鲜明。
早在20世纪,波普艺术成为一种解放个性与情感的艺术运动,并逐渐诞生了多位艺术家和多种艺术风格:凯斯·哈林的粗轮廓线式街头艺术、村上隆明快强烈的色彩视觉、布莱克的拼贴画艺术、罗伊·利希滕斯坦的漫画、安迪·沃霍尔的相似物重复构成等。
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家是最早将动画角色形象应用到作品中的一批人,动画角色形象作为一种反对表现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方式,成为波普艺术融入电影的基石。
在笔者看来,波普艺术与动画之间有共通之处:动画依附于传播媒介,作为媒介的附属物,与社会大众、潮流、时尚、市场联系在一起;
波普艺术则因具备时尚元素、多元风格和强烈的色彩,让艺术与媒介对话,增强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将波普艺术运用到动画电影当中,能使动画电影的角色更加立体,画面更加生动。
蜘蛛侠的IP形象被多次用于影视化创作,大众对其故事背景、人物设定都已经比较熟悉,蜘蛛侠是否还有挖掘价值也成为导演界讨论的一大热点。
导演鲍勃·佩尔西凯蒂在接手这部动画时也曾担忧过这部电影的改编价值,直到看过影片的世界观设定后,制作组才有将故事拍好的信心。
整部影片的艺术风格奠定在波普艺术的基础上,采用大量波普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其特有的美学设计风格。首先,在电影片头,主创团队就运用了波普艺术的拼贴风格,将拿着火把的女神以几何、色块、拼贴、故障、重复、波点等波普艺术形式进行交代,并展现了电影所运用的视觉语言。
在正片部分,电影采用三渲二的动画形式将三维模型与手绘线条相叠加,并将漫画特有的表现框、速度线、波点线条、爆炸效果等元素运用到极致,让整部电影的画面在保留三维动画立体构成效果的同时拥有独特的波普视觉艺术感。
这种波普视觉给影片增添了差异,划分出时代背景与角色本身的时空区隔,方便观众快速进入影片的平行宇宙。
在叙事上,影片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结构,即内容的重复,重复是波普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影片中出现了7次角色的自白,画面运用分格与重复构图的表现形式和内容重复的叙事手法向观众叙述故事。
虽然讲述者变了,但讲述的内容实际是一致的,影片的叙事结构实现了对“蜘蛛——目击者——守护者”固定规律的重复,将7位蜘蛛侠当作主体,将其变成蜘蛛侠的历程当作客体。
画面按照只变化主体不变化客体的规律,让叙事手法重复展现,加深观众的印象,让观众明白“蜘蛛侠诞生既定路线”的不变规律,从而提升作品的冲击力和沉浸效果,让观众有深刻的情感代入。
影片通过这种主观镜头的重复让蜘蛛侠作为引导者展现强烈的自我风格和个性意识,带领观众熟悉角色的背景设定,创造先锋的艺术气质。
这种处理方式让观众代入角色中达成通感效应,引发观众情绪上的共鸣,同时强化了观众对影片世界观的印象,为影片叙事开拓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在画面内容上,波普艺术在这部电影中以一种具有开拓性视效的画面呈现,并贯穿整部电影,同时,对以往动画电影的感官维度体验进行解构,从而提高动画的艺术效果。
另外,影片用这种波普视觉符号结合电影的方式向观众呈现一种极具创新性与探索性的动画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