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故事新说——故宫博物院藏明代人物画名品”正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为全港首个中国古代人物画展。展出的81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其中14套为国家一级文物,涵盖14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不乏“明代四大家”唐寅、文征明及仇英等名家大作,是明代历史、文化和生活的写照。
“故事新说”展览共分四期,每期为时约3个月,展示约20套展品,大部分是首度对外展出,展览将举行至2024年11月30日。
从文物保护角度出发,古代书画类纸质或绢本文物,对光照、温湿度十分敏感,多数文物展品在此次展出后,要回到故宫博物院休眠数年。
尤为难得的是,展览中多件“国宝级”画作手卷均采取全卷打开的方式,方便观众观摩“寻宝”。一件件承载着明代历史底蕴和生活气息的画作,联结着古与今、中与西,在观众的欣赏和解读中再现生机。
活动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独家赞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以下为部分重点展品赏析。
《明宣宗朱瞻基行乐图》(局部),佚名,明,十五世纪中晚期,绢本设色手卷,纵36.7厘米,横690厘米。
明代宫廷绘画中有一类为表现帝王生活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作品。此卷描绘的便是明宣宗朱瞻基便服檐帽在御园观赏各种体育竞技表演的场面。画面上从右至左依次为射箭、蹴鞠、打马球、捶丸、投壶及皇帝起驾回宫场景,各段之间,以宫墙或屏障隔开。场面宏大繁复而又具体入微,生动地表现出当时宫中的文体娱乐活动。
由于要反映特定的地点和环境,所以此卷描绘了大量的建筑,以工整细腻的写实手法按照历史原貌对明代皇宫的楼台殿阁做了既真实又概括的描绘,是研究明代宫廷历史以及皇家建筑的重要资料。
明宣宗朱瞻基,明仁宗皇长子,永乐九年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成祖征讨。洪熙元年即位,年号宣德,成为明朝第5位皇帝。宣德元年平定高煦之乱,和其父明仁宗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听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建议,停止对交阯用兵,与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
《雪夜访普图》,刘俊,明,十五世纪中晚期,绢本设色立轴,纵143.2厘米,横75厘米。
此作是一幅历史故事画,描绘的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夜访赵普,询问计谋的史实。赵普是赵匡胤的得力辅臣,曾随其统一南北、创立帝业。宋太祖常在退朝后前往赵普府宅商议国事。据《宋史•赵普传》记载,一日大雪,赵普本以为圣上不会在此日到访,突闻叩门声,开门发现宋太祖立于风雪之中。《雪夜访普图》描绘的正是这一历史情景。
在门庭宽敞、屋宇数重的枢密副史府内,前厅正中二人围炉而坐。上首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头扎巾帽,身穿盘领窄袖袍服,腰束锦带,身材魁伟,气度不凡,其庄严的表情,侧首聆听的姿态,恰当地表现了深夜访贤、商议国家大事的仪态和心境。身着便服的枢密副史赵普在下首侧坐,恭谦地侃侃而谈,细致地刻画出了他诚恳献策的谋臣风度。
画家在着意刻画主体人物的同时,对景象做了细致的描写。近岩远山,老树昏鸦,均被夜色笼罩着,竹叶、树枝、屋脊上覆盖着皑皑白雪,天气显然很寒冷。为突出赵匡胤的天子身份,在大门外象征性地画有四个侍卫,他们似乎守候已久。这些细微的描绘,深化了雪夜访贤的主题。
《兰亭修禊图》,文征明(1470—1559年),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金笺设色手卷,纵24.2厘米,横60.1厘米。
“修禊”是古代的一种风俗,本是一种祈福消灾的仪式,后来则逐渐演变为文人们聚会的经典范式。每逢阴历三月上旬,人们都要去水边用香草沐浴来祛除邪气,早在西周时就有类似的风俗。战国时因各国情况不同“修禊”方式也略有不同。到了晋代,演变为文人墨客借此良机雅集水滨,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比试才艺的活动,其中兰亭修禊尤为著名。
此图表现的就是广为流传的文坛佳话“兰亭修禊”,反映了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景象。图绘崇山峻岭,溪流蜿蜒,溪畔众多文士或坐或卧,观赏着山光水色间淙淙溪水送来的酒觞,潜心构思。水榭上相对而坐的王羲之等三人正在评点已写毕的诗文。林木荫翳,丛竹泛翠,春色浓得醉人。
《兰亭修禊图》为文征明73岁时用青绿山水技法所绘。人物之衣纹、眉目简略,数根线条便勾勒出文人雅士潇洒的身形。全图设色明丽丰富,画面以青绿为主,淡施赭色渲染山脚坡石,浓而不失典雅,艳而别具秀润。
《风木图》,唐寅(1470-1524年),明,十六世纪早期纸本墨笔手卷,纵108cm,横28.5cm。
风木一词,典出《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明代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养。
《风木图》作为孝子图的一种典型代表,并非唐寅独创,据不完全统计,明代人的文集中所保存的关于《风木图》的序、记或诗跋等达26篇,可见这是明代流行的绘画题材。唐寅的《风木图》是为叶希谟所作,吴中名士许初题写引首“风木余恨”四字。此图以水墨画枯木两株,树间一人身靠蒲墩,悲思不已。唐寅在画上题咏:“西风吹叶满庭寒,孽子无言鼻自酸。心在九泉灯在壁,一襟清血泪阑干。” 唐寅年轻时亦遭遇丧乱,风木之思自然流露笔端。
孝道是中国古代维护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的根本,《风木图》体现了求画者的孝心与哀思,也让题跋者以诗文的形式与绘画进行交流,诗、书、画、印结合巧妙,以景传情,展现出文人画的悲怆之美。在众多描绘秋景的绘画中独树一帜,实乃不朽佳作。
《职贡图》(局部),仇英(约1494-1552年),明,十六世纪中期,绢本设色手卷,纵29.5cm; 横580.3cm。
职贡,意为尽职纳贡,系指古代各国以及国内的少数民族首领向中原皇帝尽职纳贡的一种活动,以表示屈从或结盟。《职贡图》这一题材自古有之,是描绘职贡的纪实性图画,为今天的人们了解当年世界各国的服饰、风俗、特产留下了第一手的材料。
此《职贡图》画卷描绘的是边疆民族进京朝贡的场景。引首为许初篆书“诸夷职贡”,后依次描绘十一支朝贡队伍:九溪十八洞主、汉儿、渤海、契丹国、昆仑国、女王国、三佛齐、吐蕃、安南贺、西夏国、朝鲜国。沿途山峰连绵起伏,白云缭绕,山路崎岖,林木掩映,飞瀑流泉。数路朝贡人马身着奇异的各族服装,扛着大旗,牵着骏马、骆驼,抬着宝物徐徐行进。画面人物众多,场面宏大,构图繁而不乱,井井有条。
全图用笔严谨,人物刻画生动细致,敷色艳而不俗,是仇英人物画传世名作。
《三教图》,丁云鹏(1547-1628年后),明,十六世纪晚期或十七世纪早期,纸本设色立轴纵115.6厘米,横55.7厘米。
儒释道融合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到了明代,儒释道融合已经成为思想界的主流。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这也是绘画中的传统主题,被称为“三教图”,也称“三教圣人图”“三圣图”,通常是将儒释道的代表人物绘于一图之中,以此表示儒释道融合,表现了中国文化开放、包容、和谐、求同存异的特点,成为中国历史上宗教融合的美术见证。
此图画孔子、老子、红衣罗汉坐于树下共同探究玄理的情景。画中三位智慧长者面目严肃,神情专注,孔子儒雅敦厚,循循善诱,正发表言论;老子谨慎而善辩,他注视着对方,似乎准备随时发问;红衣罗汉双目低垂,安详而平静,从他紧锁的眉头可以看出他已沉于思索之中。
图中描绘佛、儒、道三教创始者共坐树下相谈的场景,事实上这种场面是从来不曾存在的,画家不过是凭借手中画笔,表达了自己对佛、道思想的膜拜以及对儒家学说的尊崇。在画中,丁云鹏一方面是由于自己的对佛像的擅长,一方面更是以信徒的身份,因此,他将释迦牟尼置于中心,端坐于绿柏与菩提树下,课晶、凸鼻、虬须、红袍,法相庄严慈祥。释迦两侧的岩石上,分画孔子与老子侧坐。孔子束峨冠蓄长须,着蓝色暗花长袍。老子骨骼权奇,长眉疏发,着褐色布袍、云头红履。
画法上,运用“高古游丝描”,细劲而“笔力伟然”,既有古朴之感,又具有时代气息。设色古妍冷隽,尤其是人物服饰的红色、兰色与赭色,赋色沉稳和谐。山石树木勾勒添色,取法文徵明,小青绿设色,文静典雅,营造了一种静谧清淡的意境,引人入胜。
END
编辑: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