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鱼洞乡青杠村:在“润物细无声”中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作者:镇雄融媒

走进鱼洞乡青杠村,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热情淳朴的村民,邻里间相互谈笑……一幅和谐美丽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

近年来,鱼洞乡聚焦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扛实扛牢责任,创新工作机制,大胆探索实践,提炼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工作整体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咱们就是要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引导村民通过理性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鱼洞乡青杠村党总支书记赵剑华正和村“两委”商讨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鱼洞乡青杠村:在“润物细无声”中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张李长短不热议,矛盾纠纷不出村……”这是鱼洞乡青杠村上墙的村规民约,一直以来,村“两委”将村规民约充分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让乡风文明浸润民心,有效促进村民自治能力建设,不仅“约”出了文明新风尚,还逐渐“规”出了群众好习惯,破解了基层治理难题。

在鱼洞乡青杠村,经常能看到网格员和党员调解矛盾纠纷的身影,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前往现场了解情况,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村民调解矛盾纠纷,真正做到“人在网格中走,事在网格中办”。鱼洞乡青杠村不断完善网格常态化排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乡、村、组、党员、群众五级网格单元,将村划分为网格单元,组建党员群众服务队伍,明确无职党员定岗定责,并设置社会治安维护、纠纷调解、移风易俗、防汛预警等各类岗位,做深做实做细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工作,切实摸清辖区内矛盾纠纷和不稳定风险隐患,确保把矛盾问题摆在明处。并通过每月召开家庭安全风险评估会议、矛盾纠纷排查会议,召集各村民组长、网格员收集矛盾纠纷信息,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登记台账》。

鱼洞乡青杠村:在“润物细无声”中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网格常态化排查只是创新基层治理的缩影。近年来,鱼洞乡青杠村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新方法,进一步健全队伍力量。以党支部为载体,老党员带头,充分发挥“村民议事委员会”“院坝协商会”“两代表一委员”的作用,组建由乡、村、组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村民代表为一体的义务巡逻队,开展常态化巡逻,同时与云南澳洋(镇雄)律师事务所律师签订法律服务协议,通力合作,发挥法律专业优势,常态化做好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等工作,切实帮助解决好群众法治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一名党员,邻里之间产生的很多矛盾通过我们化解之后,村上的村风也好了,民风也好了,邻里也团结了,(相处)很和谐,生活也很美满,也很幸福。”谈到村里近年来的变化,无职党员郎学华不禁感慨。

鱼洞乡青杠村:在“润物细无声”中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为进一步畅通渠道,知晓民意,鱼洞乡青杠村健全完善阵地保障 ,通过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综合治理室,打造以“小小探头”为依托的智慧化乡村治理平台,同步探头79个,覆盖15个村民组,提升乡村治安水平,同步拓展视频AI功能,结合端+云AI监测,切实监控重点路段,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建设集党建、法治、廉政、意识形态等于一体的健身文化广场、言和亭,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建设以“党员之家”“绿色家庭”“守法之家”为依托的激励机制,并制定“三类”家庭评比标准,通过全村内表彰公示,引导群众向好发展。

“周围邻里,在我家买东西的人比较多,我们年纪大了,周围村民都相信我们说的,哪里有纠纷矛盾,我们都经常主动调解。现在邻里之间也很和气,大家都遵纪守法。”获得守法之家表彰的代表张叔学,在基层治理中,常常主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以“老”面孔带动邻里和谐,引导群众将心态调整到与干部共同解决问题的层面上来,确保群众“坐得下、听得进、解得开”。

鱼洞乡青杠村:在“润物细无声”中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鱼洞乡青杠村党总支书记赵剑华介绍:“全村建立了以乡、村、组、党员、群众5级网格专员(制度),积极开展排查化解工作;成立我们村法治副村长,积极普法,做好法律宣传法律援助工作;建立监控中心,让群众纠纷还原,切实保障群众财产安全。通过我们这几项措施的实施,确实做到了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

鱼洞乡切实聚焦基层治理工作中的堵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多方参与、多元联动联调,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新时代社会治理共同体,在“润物无声”中融入社区基层治理,不断引导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记者:罗伟 龚睿 林绍博

网编:温清华

一审:陈鑫

二审:陈林

三审:程洪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镇雄县融媒体中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