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306)
宋·梅尧臣诗《献甫过》
献甫过
[宋]梅尧臣
几树桃花夹竹开,阮家闾巷长春苔。
启扉索马送客出,忽觉靑红入眼来。
诗友雕月书生问:老师好。学生读到这首诗,对于标题之“甫过”,怎么也理解不了。几番查学,都只查到此词的“旧式婚姻中的铺房、过礼”之意,另还有“才过,刚过不久”的意思。可是此二意好像都与这首诗的标题结合不上。所以只好麻烦老师,请您老解惑。
钟振振答:(接上期)梅尧臣此诗见其《宛陵先生集》卷四三。诗题不应读作“献——甫过”,而应读作“献甫——过”。“献甫”是人名字。“过”是“来访”。
《宛陵先生集》里与“献甫”其人相关的诗篇共有八首。细读诸诗,可知“献甫”姓李,家在江宁府,即今南京市一带。曾以“寺丞”的官阶出任“知虹县”的差遣。“虹县”即今安徽省宿州市泗县。
按照古代的称谓习惯,称呼他人,一般称其字、号,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据情理判断,“献甫”应是其人的字。“甫”,古代男子的美称,故古人的字常有作“某甫”者,亦写作“某父”。那么,李献甫的名讳是什么呢?
与李献甫同时代且有交游的,有冯山。冯山字允南,普州(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一带)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祠部郎中。其《安岳集》卷五有《谢梓漕李琮献甫寄馀甘》诗:戎南烟瘴地,草木富嘉实。名果盖数品,馀甘乃其一。烂漫经暑雨,骈繁向秋日。颗肥樱缀圆,肤嫩李带碧。始尝犹馀木,酸涩固可斥。稍味复土性,华池变琼液。冷冽祛酒毒,香芬破茶癖。岂徒杂肴核,自可名药石。东蜀部刺史,江南夸声迹。道与荆公合,诗为梅老敌。边机属未靖,使指烦远适。绝塞偶相值,殷懃为珍惜。残菊雅趣尚,啖薤清燕逸。分甘病漳守,筠筒手封羃。三年官大道,襟抱尘土积。语言变为市,风骚荡无迹。开封命澡雪,一食至六七。冰霜快口吻,尘坌并疏涤。古意还五脏,清风生两腋。与公始邂逅,一言甚畴昔。生刍感厚意,香草慕前述。人道成以友,直谅久无斁。磨厉出锋刃,切磋至圭璧。诤友本仁义,拂士忘疹疾。或矫有所正,或投有所激。始逆济以顺,始疏要以密。物微可以兴,骚雅固采摭。公行浩河汉,効(按,此字前后似误夺一字)畎浍益。不为小人腹,俗茹饫梨栗。不作儿女口,甘滋事餂蜜。庶几功名会,或在交际出。相知虽意喻,欲报粗言息。追继橄榄篇,惭无翰林笔。
按,据此诗题中的“李琮献甫”可知,李献甫名“琮”。
“梓漕”,“漕”是宋人对路转运使司主管官员,即路转运使、转运副使、转运判官的习称;“梓”则指梓州路。由此可知,李献甫当时所任的差遣是梓州路转运使司的主官。
“诗与梅老敌”,“梅老”即指梅尧臣。
考知了李献甫即李琮,顺藤摸瓜,就可以进一步考出其人生平的其他许多事迹来。
首先,李琮在《宋史》里是有传的,见卷三三三:李琮,字献甫,江宁人。登进士第,调宁国军推官。州庾积谷腐败,转运使移州散于民,俾至秋偿新者。守将行之,琮曰:谷不可食,强与民责而偿之,将何以堪。持不下,守愧谢而止。吕公著尹开封,荐知阳武县。役法初行,琮处画尽理,旁近民相率挝登闻鼓,愿视以为则。徽宗召对,擢利州路、江东转运判官。行部至宣城,按民田,诡称逃绝者九千户,他县皆然。言于朝,命以户部判官使江、浙,选强明吏立赏剔抉。吏幸赏,以多为功,琮亦因是希进,民患苦之,得缗钱百馀万。进度支判官,颁职式于诸道。淮南赋入甲它部,以为转运副使,徙梓州路。元祐初,言者论其括隐税之害,黜知吉州。御史吕陶又言巴蜀科折已重,琮复强民输税,且无得以奇数并合,人尤咨怨。于是凡以括田受赏者悉夺之。历相、洪、潞三州。潞有谋乱者,为书期日揭道上,部使者闻之,惧,檄索奸甚亟。琮置不问,以是日置酒高会,讫无他。入为太府卿,迁户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杭州、永兴军、河南、瀛州。卒,年七十五。琮长于吏治,而所至主于掊克,为士论嗤鄙。
按,《宋史》本传言李琮为“江宁人”,即江宁府江宁县(已废入今南京市)人,此与梅尧臣《宛陵先生集》中诸诗所记相符。
本传又言李琮“为转运副使,徙梓州路”,此亦与冯山《安岳集》诗称其为“梓漕”者相符。本传中的“徽宗召对”,当作“神宗召对”。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