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蒋介石参加白崇禧葬礼被怼,日记写道:他能善终是幸运的。蒋介石与白崇禧之间的纠葛,历经数十载兄弟,生死阎王,你来我往,恩怨情仇几番变迁。一战功赫赫,一朝铩羽而归,白崇禧这位"国民党军将领中最有才干的一个"最终被蒋介石愚弄,在监视与冷落中度过晚年。1966年,当白崇禧离世时,蒋介石本想善尽体己的礼数,却不曾料到,一语惹怒白家子弟,令他在日记中写下"他能善终是幸运的"这般尖锐的评价。血肉相残的故事再一次上演,蒋白两家的恩怨似乎还未完全解开?
白崇禧毕竟是一代名将,虽然最后陷入蒋介石的权力斗争无法自拔,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是无可置疑的。从1926年加入国民革命军开始,他就跟随军长李宗仁,与蒋介石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的蒋白两人虽未"换帖"结为兄弟,但关系十分铁,可谓是一路"有它"的好哥们儿。
随着时间推移,局势瞬息万变,蒋介石意图压制李宗仁,李宗仁与白崇禧也就与蒋介石闹翻,成了明面上的敌人。蒋介石复职后,第一时间就追究两人的责任,要求李桂系交出兵权,白崇禧等人自然不愿束手就擒,干脆与阎锡山联手对抗蒋介石,双方在中原一决高下。
那一役蒋介石占了上风,白崇禧只得退回老家休养生息。不过蒋介石并未就此放过白崇禧,多次密电白崇禧在湘桂边境设防拦截红军,白崇禧却有意无意地佯攻放行,激怒了蒋介石,两人矛盾进一步白热化。这时的蒋白关系就像破裂的水壶,哪还有半点温存可言。
抗日战争爆发,蒋白两家不得不抛开成见,重新合作对抗日军。这期间虽然吃了不少亏,但白崇禧仍是立下了不小的战功。只可惜和平来临,内战再起,白崇禧更是公开向蒋介石喊话,要求其下台让贤,令蒋介石大为光火。
接下来的广西战役中,白崇禧的部队被解放军消灭,他也只能背水一战,最终选择了臣服于蒋介石。可笑的是,蒋介石竟然连个闲职都吝啬给白崇禧这位手下云云。白崇禧肯定是万分不满的,可惜也束手无策,只能望梅止渴地苟延残喘。
其实早在战火初燃之时,白崇禧的好友何遂就已经看穿了局势,劝说白崇禧脱离蒋介石阵营,响应解放军的号召。可惜白崇禧当时权衡再三,还是做出了一个"有些轻率"的决定,坚持跟随蒋介石离开大陆。
说来令人啼笑皆非,白崇禧选择背叛家园跟随蒋介石的最大原因竟是为了"对历史有个交代"。哪知道这个所谓的"交代"到头来只是自己给自己留下了无尽的耻辱和遗憾。
临行前,李宗仁还不死心地嘱咐白崇禧"什么地方都能去,就是不能继续跟着蒋介石"。可白崇禧当时恐怕是被蒋介石的"国防部长"等虚职所蛊惑,竟然置若罔闻了李宗仁的忠告。
蒋介石这个老狐狸自然是骗人的,白崇禧一归顺,立马就被他冷藏在一旁,只能望洋兴叹。不过话说回来,就算蒋介石真心待之以礼,两人之间也早已积怨太深,很难再有转圜的余地。
蒋白两家的矛盾其实可以追溯到抗战前的1926年,当时蒋介石"换帖"拉拢了李宗仁,意图借桂系之力消灭异己。而白崇禧作为李门高足,自然也就卷入了这场权力争夺的漩涡之中。
接下来的几十年,蒋白两人几经反目,几番纷争。中原大战、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中,白崇禧屡屡违背蒋介石的命令而行,两人恩怨由此愈演愈烈,直至燃起熊熊战火。
哪怕在抗日战争时期,蒋白两家也未曾真心合作。白崇禧内心对蒋介石十分不满,认为他狭隘自私,不思进取。反过来蒋介石看不起白崇禧的"划地自保"之举,觉得其只顾自身,毫无远见。由此可见,两人的分歧根本上就源于理念的对立和利益的冲突。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蒋白两家的矛盾无法化解,最终走向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呢?恐怕只有通过回溯历史,才能找到答案。
蒋介石与白崇禧的恩怨情仇可谓是错综复杂,几番反目纷争,最终导致了两人关系的决裂。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蒋介石依旧对白崇禧怀着芥蒂,在日记中写下了"他能善终是幸运的"这般刻薄的评语。
纵观整个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蒋白两家的矛盾核心实际上是利益和理念的对立。白崇禧虽是一代名将,却终究没能在蒋介石的权力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相比之下,李宗仁对局势的洞见显然更为超前,他早早就退出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代英雄也难逃际遇的无常,白崇禧的一生经历着实令人扼腕叹息。不过话虽如此,他的失败也并非毫无教训可循。权力斗争向来是一条充满艰险的道路,一旦误入其中便可能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这正是白崇禧这个"小诸葛"最终的无奈写照。#头条首发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