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东路街道金宇文苑社区的黄艳清家庭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他们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们全家人互敬互爱、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深受邻里的好评。2019年,黄艳清家庭被评为第二届全区“文明家庭”。
黄艳清(左一)一家。
黄艳清和爱人巴图是在1999年的一个冬天相识的。那时黄艳清还是内蒙古医院的一名实习护士。有一天晚上,巴图因急性阑尾炎发作被送到内蒙古医院进行手术,而那天晚上的值班护士就是黄艳清。在黄艳清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巴图很快就痊愈了,而且两人也开始熟络了起来。
后来,两人在大家的祝福声中组建了幸福的小家。2000年7月,巴图响应号召支援西藏去了雪域高原工作,黄艳清带着美好的憧憬离开父母也跟着巴图去了西藏。这一去就是11载。在援藏期间,巴图参加过多次处置突发事件,先后荣获两次三等功和多项荣誉嘉奖。他还曾在祖国的雪域边防第一哨兰巴拉边防工作站工作了整整3年。
2005年,黄艳清有了身孕,便回到了呼和浩特市。2006年4月11日,他们的女儿出生了。但因为是早产儿,女儿一出生就被抱到了新生儿科的保温箱,这一住就是一个多月。黄艳清的父母24小时陪护着外孙,留下黄艳清独自一人在病房里焦急地等待。病房里人来人往,其他产妇身边都有家属的陪伴和照顾,而她的爱人却在遥远的边防线上巡逻、执勤。
黄艳清出院了,但女儿还在医院,四月份的天气还是冷冷的,每天刮着风,黄艳清就把自己包裹得像个粽子跑到医院陪女儿。那时的每一天都很难熬,因为早产,好多婴儿用品都没有准备,需要的时候满街跑着买孩子的用品。就这样,本需要安心静养的月子,黄艳清就这样跑来跑去地度过了。每当听到别人议论怎样坐月子,讨论月子没养好身体怎样难受,她都不知道该如何回复,心里无数的痛和委屈只有自己慢慢消化。
2011年,巴图从部队转业回到了呼和浩特,被分配到派出所工作,黄艳清从一名军嫂转变为警嫂,本以为爱人回来可以帮她分担一些家务,但因为工作需要,巴图经常不能按时回家,有时几天都见不到人影儿。对此,黄艳清无怨无悔,始终承担着家里的一切,照顾着一家老小的生活起居。
2013年12月,黄艳清的家庭又多了一名家庭成员,那就是她聪明可爱的儿子,就这样一儿一女凑成了一个“好”字。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家务又增加了许多。巴图是一个干什么都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的人,也可能是当兵时养成了严谨的习惯。基层警察的工作是忙碌的,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只要手机一响,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工作不能耽搁。由于工作太忙,家里的一切事务都无暇顾及。
2016年,巴图在执行任务时不慎摔伤,导致腰椎横突多处骨折,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黄艳清每天守在病床前,给爱人擦洗、按摩,最困难的是翻身,她要用尽全身力气。
2018年3月底,组织安排巴图去武川县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上任后,巴图没有辜负组织对他的信任,武川县哈拉合少乡大庙村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房子盖起来,爱心超市开起来,生产生活用水方便了,脱贫产业快速发展……切切实实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第一书记巴图的名字在村民的口中热度渐增。黄艳清为了不让他为家中事物分心,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孩子,接送孩子上学,做家务等很多事情,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
黄艳清说,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就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每每说起曾经的艰难困苦,他们总是云淡风轻,一笑而过。黄艳清总是说,做警察的妻子,就要能奉献、能吃苦,更要以身作则,从前如此,今后仍然会这样。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办)
了解更多资讯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妥妥城365客户端
查看精彩内容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为云中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