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茂,这个从下蔡小城出来的“小镇做题家”,终于抓住了机会,得到了秦武王的信任。随着秦武王的继位,他大展身手的机会也来了。
因功受赏
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便是奉行“因功封爵、受赏”,即便是得到君王的赏识,也没办法直接得到对应的官职。
比如张仪在来到秦国之后,就是做了五年的客卿,又是和陈轸争宠,又是说人坏话,但即便是再得秦惠王欣赏,依旧是没有得到任何的官职。直到与公子华带兵围攻并且拿下蒲阳,张仪才算是得到了官职,登上了历史舞台。
甘茂则是要比张仪幸运许多,在得到引荐之后,便辅佐魏章攻略汉中之地,得到了相应的军功,也就得到了任命。
因此,他可以提前的介入秦国的朝堂斗争,联合魏国一起进攻楚国,在张仪想要用秦军解决魏国的麻烦时,他会考虑要不要支持张仪。
只是,甘茂也清楚,有张仪在秦惠王那里收获的信任程度,无论他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达到“国相”这个位置,才会提前布局秦武王。
而甘茂想要获得“国相”的官职,按照秦国的要求就需要建功立业,才能让秦武王有理由任命自己。
甘茂再一次得到了机会,带兵平息蜀地的叛乱。
在秦惠王时期,秦国就已经借由巴蜀两国的争斗,吞并了两地,并将公子通分封为蜀侯,任命陈壮为蜀相,张若为太守。这一次吞并巴蜀两国的带兵之人,是“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
而在秦国君王接替的过程中,陈壮杀蜀侯反叛。在秦武王继位之后,任命甘茂带领张仪与司马错到蜀地平叛,“秦遣庶长甘茂、张仪、司马错复伐蜀诛陈壮”。
很明显,这一次的平叛举动,就是为了让甘茂刷军功,好让他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任命。
果不其然,在平定蜀地叛乱之后,甘茂被秦武王封为左丞相。
这一次的封爵拜相,是秦武王的一次政治改革,也是他平衡秦国朝堂中本土和客将的两股势力所做的努力。
与甘茂一同,被封右丞相的是樗里疾,他出身王室,素有智谋,因而很自然的让秦国本土的势力团结到他的周围,以他为首。
派系斗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就有争斗。
秦国的朝堂中,也不是一团和气,大家都为秦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是依旧存在着不同的派系势力的斗争。
比较知名的便是商鞅与甘龙、杜挚等人的庭前大辩论,是一场改革与守旧势力的矛盾公开爆发。而确定施行商鞅的政策,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矛盾。
即便是秦国沿着秦孝公与商鞅所确定的法制继续往下走,依旧存在着利益分割的问题,而围绕利益分割的争斗,从秦孝公的《求贤令》开始,到李斯的《谏逐客书》达到高潮。
在秦国围绕利益分割的两股势力,一是秦国的本土势力——秦国国内成长起来的秦人,二是他国的客将势力——因《求贤令》西来秦国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按照原本的朝堂政治结构设置,“国相”,一国之相,战国时候,这个职位叫做“相邦”,汉朝时,避讳刘邦,这个职称改为“相国”。这便是属于臣子的最高职位,也是属于一人下、万人之上的职位,这个位置只有一个,便是不同人争夺的对象了。
在秦孝公时期,想要改革,破除原本的守旧势力,那么必然是大量任用西来的客将。商鞅作为推动变法的主要人物,自然是占据了对应的生态位,尽管这个时候还没有“国相”职位。
其后,商鞅死而秦法不变,这个时候原本的秦人们依靠军功以及爵位也已经升到高位,自然就有了自己的利益诉求。同时,西来的客将、士子们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然而,一个国家运行时,提供的官位、爵位是有限的,那么必然会出现不同人、不同势力之间的竞争。
秦惠王时期,一开始是犀首公孙衍,他是魏人,但通过军功一路升到庶长的职位,也就是军事方面的最高职位。
其后是张仪,张仪同样是魏人,而在张仪获得了秦惠王的信任后,公孙衍便出走秦国,来到魏国出任“国相”,张仪替代樛斿(liao you),成为秦国的“国相”。
这本身便是秦惠王平衡本土和客将两方势力的手段,张仪成为了“国相”,但是更多在外交层面,不断地出使其他诸侯国,而秦国本土势力在国内掌握了军事力量。
当然,秦惠王这样的安排其他人并不满意,所以才会出现不少人进献“谗言”,想要取代张仪。
到了秦武王时期,他同样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为了平衡两方势力,便做出来左右丞相的制度改革。
甘茂,代表客将势力,樗里疾,代表本土势力。
荣耀顶峰
只是甘茂出任左丞相,明眼人都能看到他更多是因为提前投靠秦武王所实现的,并不是他自己的实力,因而,他的左丞相地位并不稳固。
在秦武王继位之后,作为新王上位要塑造自己的威信,整合国内的势力,而甘茂也需要这个军功来证明自己,让自己在秦国立足。
两个人,一拍即合。
“拔宜阳,通三川,窥周室”,这便成了两个人都需要抓住的机会。
甘茂在进攻之前便预料到了这是一场难打的仗,不只是因为宜阳城本身就是属于坚城要塞,韩国在此处重兵屯集,也在于这一场仗,秦国国内并没有形成共识,有不少人反对这样做,比如樗里疾、公孙郝等人。
因而,甘茂想方设法让秦武王能够一直坚持支持自己,才最终打下了这场战役。而在这个过程中,秦军也是损失惨重。
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哪怕这一场战役赢得艰难,却也是甘茂取得了胜利,而秦武王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此时的甘茂,在秦国的权势也达到了顶峰,原本的“背叛”,“提前投靠”,都不再是被人指责的问题。
同样,秦武王也通过这一场胜利,证明了自身的政治远见,为秦国的东出打开了通道。
然而,历史在这个关键节点开了一个玩笑,改变了秦武王和甘茂的命运。
秦武王在洛邑举鼎,因为大鼎脱手,砸中了膝盖,也因此身亡。
从秦武王的政治手段以及理想,能够看到对方确实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而打下宜阳之后,他便拥有了整合国内势力的威望,也就能实现他所希望“窥周室”的目标。
只是这一切,都随着他的死亡而中断,而甘茂,凭借秦武王信任走上权势之路的人,也就直接从高峰跌落了。
秦昭王继位之后,甘茂仍旧凭借自己的能力在秦国朝堂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失去了君主的信任,也就不可能待在权势的高峰了。
特别是,秦昭王作为秦武王的异母弟弟,而且是突然继位,完全没有自己的班底,想要坐稳自己的王位,就必须依靠母亲宣太后的力量。
秦国第二次平宜阳时,带兵的便是宣太后的亲戚向寿,而甘茂和樗里疾进行辅助。“秦使向寿平宜阳,而使樗里子、甘茂伐魏皮氏”。
前后的待遇差距,自然是让甘茂明白了他已经无法在秦国更近一步,这对他来说,产生的心理变化会更大,原本抓住各种机会攀升到权势的顶峰,却因为这样一个意外,就不得不从顶峰上滑落。
在这样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也见识了人情冷暖,让甘茂原本相信自己可以凭借努力,抓住一切机会,进而走上人生巅峰的理念,产生了动摇。
所有的努力,所有的绞尽心机,都比不过一次意外,一次谁都没想到的意外。
与己和解
甘茂想明白了,或者说现实让他不得不明白。
这个时候他接见了来到秦国求援的公仲倗,这个曾经的宜阳城守城之人。
曾经一个在城下、一个在城上,曾经在宜阳城对战、打生打死的对手,如今却心平气和的见面了。
因为楚国愤恨秦国在丹阳大败楚军时,韩国见死不救,因而带兵围困了韩国的雍氏。
公仲倗此次前来便是向秦国求援,希望解除掉韩国的困境。
如果有其他大臣愿意帮助他说话,他决计不会找到这个曾经攻下他守卫的宜阳的人身上,而其他大臣都很清楚,秦国之所以不救,是因为此刻掌权的宣太后。
宣太后为楚女,不愿意因为韩国的事情,使得秦楚两国之间发生矛盾,而当公仲倗没有办法,不得不去找甘茂的时候,也是甘茂明白了人生无常,与自己和解的时候。
甘茂答应了帮助公仲倗说服秦王出兵,解决楚国攻击韩国的麻烦。
至于这样做是不是会得罪宣太后,会不会让自己惹上麻烦。甘茂已经不在乎了。
放在以前,这样的事情,甘茂绝对不会去做。他要为自己未来晋升考虑,为了自己权势的攀登而考虑,这种可能得罪人的事情,如果没有好处,他是绝对不会沾染。
而现在,他已经明白了不管他做不做,都不可能在秦国的朝堂中继续维持自己的权势,也不可能像自己设想的那样,在这样的一个诸侯纷争的时代中,一展自己的所学。
“如果不帮助韩国,那么,就可能把韩国推到秦国的对面。”甘茂用简单的道理说服了秦王,大家其实都知道这样的道理,却不愿意出头做得罪宣太后的人。
等到有了这样一个人出来之后,出兵救援韩国,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甘茂在看到秦军出击的时候,或许想到了他会因此而在朝堂上被冷落,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他会因此而逃亡他国。
最终,走上一个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