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秋之夜,史进火烧史家村,水浒传中的八月十五隐写朱明大火并?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水浒传》中写了三个中秋节:史进火烧史家村、宋江怒杀阎婆惜、武松失陷都监府。中秋节本是团圆的节日,施耐庵为何以这样的节日写故事?原来,这三个中秋节都是隐写的大明历史。怎么回事呢?咱们且从史进大闹中秋夜,火烧史家村的故事讲起,看看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大明机密。

中秋之夜,史进火烧史家村,水浒传中的八月十五隐写朱明大火并?

祸起王四,赛伯当究竟是谁?

九纹龙史进与少华山强人打得火热,这天,派庄客王四去下书,邀请朱武、陈达、杨春到史家村说话,饮酒赏月,共度中秋佳节。

朱武三人见了书信,大喜,应允了史进之邀,写了回信,赏王四五两银子。王四吃了十来碗酒,带着书信回村。下得山来,时常到史家村送礼物的少华山喽啰抱住王四,拖他到村野小店又吃了十数碗酒。

《水浒传》中,但凡吃酒、醉酒都将出大事,王四吃了两回酒,就引出了史进大闹中秋夜、火烧史家村这件之于大明而言之天大的事。

前面的文章中讲过,《水浒传》中的“酒”、“醉”二字隐写的是大明太祖驾崩的历史。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日(乙酉),太祖“闻雨降而喜形于色”,驾崩于西宫。这场雨对于朱允炆、朱棣来说都是“及时雨”。

王四辞别喽啰,走了不到十里路,就见一座松林,便奔了入去,醉卧在“绿茸茸莎草地上”。《水浒传》中的“松”,包括武松之“松”,既写大明太祖,又隐大明太宗,这个隐喻,前文已讲,也不再重复。“绿茸茸”,绿为东方木色,象征朱家“水木火土金”五行字辈中的木字辈。施耐庵只经历了大明一轮“五代(五德)”,此木字辈即指永乐皇帝朱棣。

绿,又谐音“吕”,暗指朱允炆生母。这个隐喻,后文书中还将借助更多的训诂寓意暗写。

中秋之夜,史进火烧史家村,水浒传中的八月十五隐写朱明大火并?

茸,草耳,草是朱姓化自曹姓的寓意,大明朱姓出自邾国曹姓,四大名著中的“曹”都是说的这段大明家史。坎为耳,为水,既说的是朱明水字边,那就是“洪武”,也就是“水浒”。又说的是燕王,燕王封“北地”,就是坎方,书中的“玄”、“黑”,以及托塔天王都是此喻。

莎草,名香附子。香,就是书中的“天香”,隐写的是朱元璋出世时的神迹,借以指代朱明。四大名著中都有“天香”,也都指的是朱明。香附子,那就隐写了太祖之后的大明皇帝。莎草,后文书中又以“索超”谐音。

又名雀头香。下面,将解读“鸟”。《水浒传》中的鸟,不是粗话,而是暗写大明。雀头香,指的是大明太祖,香,即天香。

王四醉卧在松树林中的莎草之上,被正在坡上张兔的摽兔李吉看见。李吉本要去扶王四,却看见了王四褡膊中露出的银子,于是见财起意,拿过褡膊,取了银子,又抖出了朱武写给史进的回书。见了这封书信,李吉便暗中藏了,去华阴县首告史进结联少华山强人,要取那三千贯赏钱。

王四丢失了书信,心中十分吃惊,又怕史大郎赶他出村,就想了一套谎言,回到了村中。史进见了王四,问他为何五更天才回,王四说是少华山头领留他吃酒到半夜。史进问朱武等人可有回信,王四说:“三个头领要写回书,却是小人道:‘三位头领既然准来赴席,何必回书?小人又有杯酒,路上恐有些失支脱节,不是耍处。’”

史进不知王四说了谎,反倒夸他:“不枉了诸人叫做‘赛伯当’,真个了得。”然而,史进不知,王四失了书信,李吉夜奔华阴县,一场中秋之夜大火并正悄然来临。

王四人称赛伯当,赛伯当是谁,王四的绰号为何是“赛伯当”呢?

中秋之夜,史进火烧史家村,水浒传中的八月十五隐写朱明大火并?

史进怒杀赛伯当,王四究竟是什么人?

书中写道,朱武以苦肉计救了被史进活捉的跳涧虎陈达。早些年读《水浒传》时,认为这个情节写的是宋江以苦肉计救副寨主,不得不投降张叔夜的历史。但是,《水浒传》是借北宋宋江故事,隐写的是大明机密,此“苦肉计”也就另有寓意了。

“苦,苓也”,古人以茯苓为苦。茯苓,“卷耳也”,又与“茸”对上了号。苓,猪矢,这就不用多做解读了。肉,做与肉相关字的偏旁时,就写成“月”。朱武的苦肉计,实写的大明之事,与后文书中宋江江州装风之苦肉计相照应,隐写的是燕王靖难之役前装病装疯,以苦肉计瞒过建文帝的历史。这件事,咱们后面的文章中再讲。

朱武以苦肉计不但救了陈达,还被请到庄子里吃酒,感念史大郎义气,就经常派喽啰去给史进送礼物,史进则派王四经常到少华山回礼。史大郎为何单挑王四做使者,暗通少华山强人呢?书中写道:“史进庄上,有个为头的庄客王四,此人颇能答应官府,口舌利便,满庄人都叫他做赛伯当。”

王四是史家村“为头”的庄客,所有庄客都归他管。那么,《水浒传》中的庄客是什么意思呢?

《说文解字》注:“上讳”,也就是避汉明帝刘庄之讳。许慎避讳,只把这个字归于艸部,后人则注解为“草大”。以《水浒传》之语境解读,“草大”即指朱棣。客,即宾客,以客隐“宾”,是《周礼·秋官》中的“大宾”,指的是诸侯。因此,以刘庄隐“明帝”,又暗指燕王。难道说,王四也是《水浒传》的一个燕王?

中秋之夜,史进火烧史家村,水浒传中的八月十五隐写朱明大火并?

《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中说:“母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标,次秦愍王樉,次晋恭王 ,次上,次周定王橚。”这段记载中的“次上”,指的是朱棣。以此行序,朱棣就是“四王”,倒过来便是王四。庄,严也,严谐音燕。

严,过去指父亲,朱元璋行四,做过吴王,也是“庄客”。

庄客隐写的就是大明两代皇帝,那么,史进得知王四失了书信,中秋之夜将其斩杀,岂不是九纹龙杀了大明两代皇帝?

王四绰号赛伯当,伯当,指的是隋唐时期的王勇。《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记载,建文帝登基之后急于削藩,削掉朱棣同母弟周王朱橚之后,建文帝暗示事情到此为止。黄子澄则把矛头直指燕王,要削掉这个最大的心腹之患。建文帝说:“燕王勇智绝人,且善用兵,虽病猝难图,宜更审之。”

“赛伯当”隐写王勇,就出自这里。《水浒传》中,有很多这样的夹字隐喻,比如,宋江江州装风说风话:“(玉皇大帝)与我一颗金印,重八百余斤”,这其中就隐藏了“重八”。后文书中,还有石将军石勇,“勇”就有另外一层寓意了。

赛伯当,就是与伯当相当的意思,以王四喻伯当,后面还隐藏了蒲山公李密。《水浒传》以大唐玄武门之变比喻靖难之役,大明这段机密就隐藏在其中,故而是“李密”。蒲山公之“蒲”,在书中多处写到,隐藏的是女娲补天神话,更是隐写了洪武元年正月十五的一段历史。

前面解读过杨春,他是蒲东人,又主张去蒲城劫钱粮。后文书中,生辰纲故事也由“蒲”而起,梁山好汉中还有蒲东关胜,……书中所有的“蒲”都暗喻大明太祖“封建诸子”。

四大名著中都有女娲补天神话,其中的寓意就是隐写大明。女娲补天“积芦灰以止淫水”,就是“水浒”。蒲,就是女娲补天的一个隐写符码。

史进说王四“不枉了诸人叫做‘赛伯当’”,此处用“诸人”太文雅,其实就是“朱人”的谐音。史家村有矮丘乙郎,此“朱人”即侏,王四其实就是前面文章中解读的矮丘乙郎,隐伏后文书中的矮脚虎王英。燕顺、王英就是隐写的燕王。

中秋之夜,史进火烧史家村,水浒传中的八月十五隐写朱明大火并?

火烧史家村,史大郎演绎一段大明历史?

到了中秋节这天,史进吩咐庄客:“宰了一腔大羊,杀了百十个鸡鹅,准备下酒食筵宴”。羊,指的是属羊的朱标,鸡,即姬的谐音,朱元璋自称是姬姓高阳氏之苗裔,他本人就自称颛顼转世,故自号“金鸡”。鹅,隐写朱棣起兵之前,以鹅鸭之声为掩护,打造兵器。鹅,我、鸟,我本义是斧子,以斧杀鸟的意思。

鸟,指的是凤阳、朱雀、燕雀,分别暗喻大明祖贯与大明都城以及燕王。书中又以“隹”喻鸟,比如王進、史進、焦挺等等。隹,短尾鸟的总称。“焦”,是火烤群鸟,既隐写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被烧成了“没面目”。焦,又隐写大明火并。朱元璋以祝融为国号(融,大明也),大明实为火德运。“焦”,也是大明的隐喻符码,《石头记》中的焦大,其实是朱明皇帝。

天色晚时,朱武、陈达、杨春三个不骑马,步行前往史家村赴宴。前文书中,朱武以苦肉计救陈达,也是与朱武步行下山。史进与朱武他们火烧史家村,杀出庄院,也是步战。什么意思呢?

羊隐写朱标,马,则是隐写马皇后。《水浒传》中揭秘,朱棣不是马皇后嫡子。建文帝削藩,头一个要削的就是燕王,黄子澄则说:“周,燕之母弟,取周,剪燕之手足。”当时,尚有秦王、晋王,这两家藩王才是朱标的同母弟,建文帝削藩,其实并不打算削同胞一脉的秦晋两家。

太宗文皇帝在《明实录》自证与周王是马皇后嫡子,这则记载,却自己暴露了身世伪言。

中秋之夜,史进火烧史家村,水浒传中的八月十五隐写朱明大火并?

史进把朱武三人请到了后园赏月饮酒,华阴县县尉带着两个都头围住了庄子,大叫“不要走了强人”。于是,史进斩了王四,点着庄后草屋,就中堂放起火来,与三个头领突围。火光之中,史进将立即一刀挥做两段,陈达、杨春将两个都头斩于马下,三人且战且走,都上了少华山。

这段故事,是《水浒传》第一个中秋节的故事,隐写的是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十五之夜,燕王朱棣趁夜出奇兵,奇袭耿炳文军。这一战大获全胜,成为靖难之役最关键的转折点。

这场局部偷袭之战,使得朱允炆对耿炳文的军事才能产生了怀疑,齐泰、黄子澄从中作梗,以曹国公李景隆替换耿炳文,统五十万大军北征。

李景隆,小字九江,书中的江州即此“九江”。《水浒传》中说,若无李九江“欲保四”,靖难之役未必能成。宋江打破曾头市,抢夺梁山马匹的险道神郁保四有里应外合之功,梁山大聚义,郁保四“专一把捧帅字旗”,隐写的是白沟河之战,李九江暗中“保四”,导致建文军大败。

史进本有太祖太宗的共同隐喻,斩杀王四,就是自己杀自己,大明自家大火并。这其中的寓意,就是《水浒传》的主题:封建必亡。

大明实亡于太祖太宗,太祖封建诸子,导致藩镇坐大争夺皇位,太宗则是第一个展开朱明大火并的藩王。

中秋之夜,史进火烧史家村,水浒传中的八月十五隐写朱明大火并?

杀四王,一喻朱棣违背祖训,夺朱皇孙皇位,等于是反了太祖。二喻施耐庵痛恨燕王,欲杀之而后快。后文书中,施耐庵还在很多故事之中,隐藏了自己这样的情结,表达了《水浒传》主题。

三个中秋节,隐写三段大明历史,史进大闹中秋夜,火烧史家村就是靖难之役这段历史的隐写。那么,另外两个中秋节故事,又隐藏的是大明什么样的历史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