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炳初|趣谈写作

趣谈写作

作者 朱炳初

朱炳初|趣谈写作

没有巨资财产,没有显赫地位,我只是个退休老兵,况且已至暮年,但我有心灵的家园,已经爱上了写作,与之结下情缘,怎么也难以割舍。

我怀疑,我自问,何来这个魅力?它独霸了我的退休生活,思维不息,挥笔撰写,敲击键盘,像钟表走针那样,不停转圈。退休32年,前十年被返聘编撰军区党组织史,照料病重老伴十年,与此同时,惜时如金,著文近八百篇,222万余字,自费出版五部文集,馈赠战友文友,以文会友,自娱自乐陶醉其间。

我以为钱财与诗文无法比拟,金不足惜,留下书籍才是宝贵的财富之源。你若问我写作情趣有何由头,我想简要的有以下四点:

文学的诱惑。我上小学就喜欢看书,除了语文课本,对连环画特喜欢,还爱听大人讲故事,并参加演讲比赛,总觉得有一种奇特感觉,引人入胜,把心儿带到神秘的世界,看着听着,就有自己也想编个故事的幻觉。上了初中,凡是看过的电影,受到教育与感动,就会情不自禁地写出观后感,在黑板报上亮眼。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延续,就对作文课发生了兴趣,后来能写点“豆腐块”文稿,心中就觉得安然。也许这就是文学的启蒙与诱惑吧!与写作有缘。

心生的意念。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引发思维与感悟,难以抑制,就会把意念表达出来,觉得只有用文字记下随想,心里才踏实,假如放过,那就抹去了生活的趣味,扼杀了念想。所以,只要我所发生兴趣的和感动我的事,就会自然而然地记载下来,不让溜走滑过 ,哪怕是在别人看来并不起眼的所谓小事,我也要抓住,道出趣味,写出意义,比如小区修建了一条小路,开了一次电梯故障议事会,举办了一场文艺演出等等。只有记叙与报道了,才算了却了意念与心愿。

肩负的责任。自从到了军休所,开始担任党支部书记兼总支宣传委员,那就自然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所负的责任紧紧地结合了起来,实实在在地感到,写作不仅仅是爱好,它亦是一种使命。军休所要求为《军休之友》杂志、《军休生活》报投稿,紧跟时代,张扬正能量。于是我就写出随感和诗文报道,将所里及社区发生的有意义的事件与人物,宣扬出去。还追忆往事,将怀念1958年炮击金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张申奎的情景及与其的合影,发在自己的博客上,无巧不成书地被张的重孙女发现,原来张申奎是常听爷爷讲的“失踪”60多年的太爷爷,于是同我联系,我又惊又喜,向有关部门反映,解开了“失踪”之谜,让烈士魂归故里。还有武汉抗疫近一年,我写了80多篇稿子8万余字,在网站(有的在报刊)登载后,结集成《一个耄耋老兵的抗疫纪实》,成了震撼心灵难以忘却的缩影,颇富意义,内心感到尽了责任。

思维的修炼。近几年来,无论是社会还是从个人的内心来说,都在追问到底什么是有价值的世界、历史、社会和人生?都在追问着生命的为什么?我们所处的当代社会一切都在变化,观念也在更换,不知信什么才好,朝哪里走去?许多现象一时或许久都难以理解,总想有个明确的诠释,但又往往陷入迷惑,这就需要修炼思维,从多方思考,予以不懈的追踪与探索,总想把关注的问题,理智地写出来发出去,借以引起他人的注意,以便共同探讨,跟上时代。我想只有思想敞开,思维不息,才能找到符合理想的答案。所以,我在著文时,不只叙事,更注重议论,加入人生思考与时代要求,提升思想,明确主旨,以期诱发读者共鸣。

写作,乃是一个自找苦吃的差使,要想写出好文章,难而又难,即使全神贯注,使出全身解数,也难如愿。它不仅需要语言、文字、结构、感觉,也需要才情、学养、素质、人格,还要思想、意志、信念、责任担当。所以,我都是谨慎而为,有感而发,从不胡编乱造,对文字分外细心,思之再三,逐字推敲,逐句琢磨,没把握的字词就随即查词典,力求规范准确无误。

总而言之,写作深奥,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过程。“应该写了又写,这是磨炼风格和文体的唯一方法。”(俄国文豪托尔斯泰语)。我要坚持爱好,担当责任。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让你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责任是光荣的使命,可以促你奋进,笔耕不辍!大陆台湾著名作家罗兰说:“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欢写,应该随时动笔去写。”我由于基础差,文学功底浅薄,在写作行列里仅仅是个小学生,但在兴趣与使命的驱使下,我会不懈追求,坚持写下去,直至生命的终结!

(2024年7月13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8岁休干)

朱炳初|趣谈写作

作者简介

朱炳初,男,汉族,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人,1937年3月出生,1954年7月初中毕业考入重庆炮兵学校,1956年7月入党,大专文化,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入伍后历任炮校学员,陆军第28军步兵84师炮兵364团炮兵排长、测地排长、团政治处秘书、青年助理员(干事),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秘书科和组织科副科长,北京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党务科干事、组织科副科长、科(处)长,1985年3月任北京军区(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室副师职研究员。1992年9月退休。

在读初中时就喜欢文学,1956年炮校毕业后分配到时为福建前线的炮兵第364团,时常写些通讯报道,被福州军区《解放前线》报社聘请为通讯员,因报道成绩出色,受到表彰;曾兼任团战士业余宣传(演出)队队长,创作、导演、表演文艺节目,演出队参加师文艺汇演多次获头奖;调北京军区政治部多年从事文字材料工作,退休后不甘寂寞,喜欢文学创作,曾任中国校园作家协会会员、石景山区作家协会理事、朝阳区诗书画研究会会员。1998年由广州从化市《乡村语文报》社、解放军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14万余字散文集《青春寄语》。

2012年初由北京军区政治部移交到朝阳区军休十五所后,任过党支部书记、总支宣传委员,热心宣传报道工作,曾在报刊、新闻媒体登文760余篇,连年获得军休办表彰。2017年6月由北京线装书局出版36万余字的文集《夕阳漫笔》,之后分别于2019年3月、2022年5月、2024年5月,由时代出版社出版45万余字的《回顾与思考》、54万余字的《晚霞拾零》、73万余字的《耄耋心声》,共五部文集达222万余字。耄耋愿景:晚霞璀璨,余热生辉;文化养老,思维荟萃;认真处世,追求完美;珍惜光阴,活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