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核武”功勋遗嘱刷屏!儿子智力障碍,女儿精神分裂:不是最残酷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长文创作激励计划##头条创作挑战赛#

83岁“核武”功勋遗嘱刷屏!儿子智力障碍,女儿精神分裂:抱歉,这还不是最残酷的

前两天,凤凰网《旅途》栏目发布记录短片《83岁核弹科学家与53岁精神障碍女儿的日常》。

片子在各大平台刷屏的同时,强烈的反差感瞬间侵袭无数人:

原来,现实中还有一位功勋的晚年生活是如此的无奈……

这是片中的一段对话,即便不了解背景也会被震撼。

83岁的魏世杰问胡子花白但智力只有六七岁的儿子:

“我要是哪天不在了,谁照顾你?”

魏刚答:

“不在了还得我自己想法找饭,我整天在家吃点便宜的。”

“核武”功勋遗嘱刷屏!儿子智力障碍,女儿精神分裂:不是最残酷

说“无奈”,这个词也实在是无法形容。

我更想用“无解”。

因为这不是一个个人问题,而是千万人正在面对的无法解答的社会性难题。

01

▼先说说魏老的“窘境”

魏老有多牛?

他获奖无数,家里的墙上却只挂着一张奖状。

奖状右下方的盖章是单位“中共九院委员会”(中国物理工程院)。

1978年,他因为完成“具有内热源的炸药部件的温度场分布和应力场分布”的研究,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只此一项,足矣。

“核武”功勋遗嘱刷屏!儿子智力障碍,女儿精神分裂:不是最残酷

关于“核武”研究,我们听过很多熟悉的名字。

魏世杰这个名字应当与他们并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魏老踏上了开往青藏高原的列车。

他隐姓埋名,参加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工作。

26年间,他主持了 17 项有关第一代、第二代核武器的科研项目。

自小梦想成为作家的他,还撰写了大量科普文章,并出版了反映核武器研制过程的长篇纪实小说。

1970年,魏老与同事陈位英相识相恋。

婚后3年,两个孩子相继出生,儿女双全。

虽然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但魏老的家庭挺让身边人羡慕。

如此优秀的人,也值得所有人尊敬。

“核武”功勋遗嘱刷屏!儿子智力障碍,女儿精神分裂:不是最残酷

然而。

人生有高光便有低谷。

拿到那张奖状后不久,魏老发现儿子魏刚智力发育有些问题。

女儿海燕到了少女时代,也被确诊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雪上加霜的是,妻子陈位英也在晚年精神失常,这与常年操劳和承受精神重压有关。

照顾这样的两个孩子实在是太难、太苦、太遭罪了!

海燕的另一个人格名叫“老神”。

“老神”经常交代海燕做一些事情。

因此,她可能做出许多出格的事。

比如自杀。

“核武”功勋遗嘱刷屏!儿子智力障碍,女儿精神分裂:不是最残酷

海燕自杀过两次,一次跳海,一次吞了100片安眠药。

这个大姑娘得时刻有人盯着。

身边有人提醒魏老,她要自杀就让她去吧。

也是一种解脱不是?

魏老听完心里很不是滋味。

“核武”功勋遗嘱刷屏!儿子智力障碍,女儿精神分裂:不是最残酷

魏刚倒是还好。

他现在能做到基本的自理,最让他开心的是每天拿到那5块的零花钱。

然后他就可以去买零嘴,吃吃喝喝。

魏刚饭量很大,糖尿病找上了他。

魏老尝试过帮他控制食量,戒掉喝饮料的习惯。

可是这很难。

他的灵魂终归是个小孩子。

没有人在身边,他一样活不下去。

“核武”功勋遗嘱刷屏!儿子智力障碍,女儿精神分裂:不是最残酷

纪录片里有一幕,真实地记录了魏老的窘迫:

海燕有严重的强迫症。

严重到她每次吃药都要找到一个“对的位置”。

魏老也必须跟着找对位置站定,然后才可以把药盒打开,把药拿出来。

吃完药,海燕还要问一句“药盒关上没有?”

魏刚今年已经50岁,海燕则是53岁。

到了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级,魏老却要像照顾婴孩一样养育这两个头发花白的孩子。

“核武”功勋遗嘱刷屏!儿子智力障碍,女儿精神分裂:不是最残酷

所以。

魏老不在了怎么办?

魏刚的回答是自己找饭。

即便魏老已经写好了遗嘱,安排好了后事。

可是,哪个当父母的能听得了这样的话?

他给两个孩子找好了两个监护人,买了两份保险,一个是医疗保险,一个是养老保险。

他名下的房产也留给了孩子,让他们能有个地方住。

还有他写的书,也算是遗产的一部分。

父母之爱,为之计深远。

这恐怕已是最好的结局。

02

▼再说说魏老代表的群体

看到这,你可能想问这还不是人间疾苦?

是的。

这还不是。

魏老功勋卓著,他的孩子一定能够获得不错的保障。

这期纪录片的意义,也不仅仅是让大家看到个人的困境。

真正的苦,是数以千万计的普通家庭。

“核武”功勋遗嘱刷屏!儿子智力障碍,女儿精神分裂:不是最残酷
“核武”功勋遗嘱刷屏!儿子智力障碍,女儿精神分裂:不是最残酷

说个很恐怖的数字:

大陆大致有2000万名心智障碍者。

由于他们不常出现在公众场合,公众会忽视他们的存在。

毕竟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为普通人设计。

可是他们也会长大、老去、死亡……

假如这些“孩子”没了父母,他们能活下去吗?

益美君想起了小时候的玩伴贝贝。

第一次认识他是在幼儿园,可是那会儿他已经比我们高一头。

身边的孩子都是五六岁,只有他是八岁。

后来听说,他憨憨的是因为小时候生病被治坏了脑袋。

每次上学,他的父母都会嘱咐我们,“多跟他玩玩”。

但是,他一直融入不了。

一段时间之后,他被接回了家。

我也逐渐遗忘了他。

几年前,我妈问我还记得贝贝吗?

我问我妈他怎么样了?

我妈说他都30多岁了,还跟小朋友一样。

我突然记起,原来我身边也有这么一位心智障碍者。

而且,他不止比我大3岁。

过去这些年,他的父母一直在很努力地在赚钱、攒钱、要二胎。

原因也很简单:

给贝贝的未来铺路。

这几句话听得我心头一酸。

虽然这么做对二胎很不公平,但他们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同样的,贝贝也是相对幸运的那个。

至少他的父母没有放弃他。

“核武”功勋遗嘱刷屏!儿子智力障碍,女儿精神分裂:不是最残酷

有部很小众的老电影——《太阳伞》:

阿呆出生就被抛弃。

爷爷奶奶在路边捡到了他,将他带回家悉心抚养。

可阿呆长到三岁,还讲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原来他是个“有问题”的孩子。

爷爷奶奶没有嫌弃他,依旧疼爱他。

阿呆就这么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核武”功勋遗嘱刷屏!儿子智力障碍,女儿精神分裂:不是最残酷

可是爷爷奶奶太老了。

爷爷走了,奶奶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

无奈之下,奶奶开始教阿呆卖报。

她只想在临走前,让阿呆学会赚点零花钱。

等到她走后,阿呆也不至于饿死。

从那开始,阿呆每天早上都会提着一兜报纸和一个板凳,穿过熟悉的胡同来到街角,大声吆喝着“报”。

虽然赚钱不多,但每卖出一份他都开心不得了。

他把钱高高举过头顶,在太阳下看着手心里的钱痴痴地笑。

“核武”功勋遗嘱刷屏!儿子智力障碍,女儿精神分裂:不是最残酷

阿呆似乎是“长大了”。

但奶奶也要走了。

那天,他用卖报赚来的所有零花钱,为奶奶买了一碗泡面和两个苹果。

那是他能做给奶奶吃的最好吃的东西。

阿呆把苹果咬成小块,喂到奶奶嘴里。

奶奶眼里满是眼泪。

“核武”功勋遗嘱刷屏!儿子智力障碍,女儿精神分裂:不是最残酷

奶奶不怕死。

就怕这个傻孙子照顾不好自己。

“核武”功勋遗嘱刷屏!儿子智力障碍,女儿精神分裂:不是最残酷

奶奶走了。

家里只剩阿呆一个人。

好在报摊旁卖水果的吴婶见阿呆懂事,主动担起了照顾他的责任。

……

这个故事里满是苦难,只有阿呆是被眷顾的那个。

可是。

现实不是童话。

心智障碍者不都像阿呆这么乖巧可爱,世人也不都如爷爷奶奶、吴婶这般善良。

阿呆的命运从开始就已注定——

被抛弃。

03

▼写在最后

因此。

益美君说“无解”。

大多数不了解真相的人,看到这些“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好奇、恐惧、躲避……

他们只能靠父母。

也有只有父母靠得住。

只有父母会不厌其烦地照顾他们,一心一意地疼爱他们。

爱,从来不是问题。

爱,不会枯竭。

如果可能,他们愿意始终将孩子呵护在怀中。

时间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最近两年,我接触过不少心智障碍者的父母。

最触动我的是:

任何人都可以说无解,但是他们不能。

他们将这称之为自救。

比如:

教会孩子自己坐公交;

教会孩子在公共场合控制情绪;

谋求一份简单但能支撑他们生存的工作……

还记得“喜憨儿洗车行”吗?

那就是一个典型,一个自救的典型。

“核武”功勋遗嘱刷屏!儿子智力障碍,女儿精神分裂:不是最残酷

父母。

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角色。

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伟大。

那些尽职尽责的残障人士的父母尤其如此。

除了致以敬意。

益美君希望大家可以给予理解和帮助。

哪怕是一个善意的眼神。

通过这个角度,相信每一位父母、子女都会理解。

这从来不是什么小众的关怀,而是人间最质朴的爱。

作者 | 青铜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益美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