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问询分析,周四见!
今天分析拟北交所上市公司丹娜生物(874289)。该公司主要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用于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试剂产品毛利率超90%,经销收入占比超90%。
公司近年来业绩波动较明显,归母净利润在2022年下滑37%后,2023年又大增74%至7760万元。
从北交所一轮问询函来看,共9个问题中,6个与业绩相关,重点关注丹娜生物业绩真实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关于业绩真实性,北交所围绕经销收入与终端销售核查、境外销售收入、产品毛利率高于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等关键维度展开发问。关于业绩稳定性,关注业绩变动趋势与行业是否一致。业绩可持续性方面,问询函第一个问题就问终端客户需求及新客户、新市场开拓情况。
丹娜生物近日交出一份长达346页的回复函,答复详细。不过,据挖贝研究院研读分析,公司对一些重点问题的解释尚不清晰,尤其是与业绩相关问题,可能会被审核员要求进一步说明。梳理出如下几问,供企业早做准备提供参考。
1、试剂产品毛利率较可比公司高15个百分点的原因及合理性
丹娜生物在招股书中将业务分为常规、应急两大类,常规业务指体外诊断产品及服务业务,应急业务指疫情期间销售新冠抗原、抗体检测相关产品及服务业务。
随着疫情过去,公司应急业务收入已经从2022年1.35亿元降至2023年337万元,占营收比重仅1.42%,因此常规业务毛利率高于可比公司的合理性成为审核关注重点。
据丹娜生物披露,2020-2023年公司常规业务试剂产品毛利率分别为93.55%、93.61%、91.77%和92.38%,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78.42%、77.87%、76.68%和76.62%。丹娜生物产品毛利率要较可比公司均值高出约15个百分点。
对此,北交所要求丹娜生物量化分析常规试剂产品毛利率高于可比公司的原因和合理性。
丹娜生物回复函中给出的结论是,与可比公司产品细分市场不同,侵袭性真菌病相关产品市场定价较高,是公司取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毛利率的主要原因。
另外,丹娜生物还指出,公司自产部分核心原材料,使得单位成本较低,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常规业务试剂产品毛利率水平。
但挖贝研究院注意到,可比公司中多家的核心原料也是部分自产,但毛利率与丹娜生物差异还是较明显,如浩欧博在核心原料部分自产的情况下,2023年毛利率为66.88%,比丹娜生物低25.5个百分点。
2、2023年产量增长53%但用电量仅增长8%,称因采取节能降耗措施
在毛利率高于可比公司相关问题中,北交所问到生产中原材料运用等细节,如用电量、用水量变动与产量、收入规模变动的匹配性。
以用电量为例,公司2023年常规业务产量从上年的560.21万人份增长到了857.78万人份,增幅53%,常规主营业务收入从1.6亿元增长到2.3亿元,增幅44%,但用电量仅从89.2万度增长到96.25万度,增幅8%,每人份产品的用电量从0.16度降至0.11度,下降31%。
对此,公司在回复函中首先表示,每人份用电量等不存在大幅波动。其次,对2023年用电量增速明显低于产量增速给出的解释是:采取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
3、2023年收入增速较可比公司高20个百分点的合理性
北交所关注丹娜生物的业绩变动幅度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是否一致。
据披露,丹娜生物2023年常规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为44.05%,可比公司收入增速均值为17.87%,其中浩欧博收入增长23.1%,新产业增长28.97%,还有两家公司收入下滑。
对于上述数据,丹娜生物在回复函中披露称,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整体平均增长趋势相同,2023年增长速度与浩欧博、新产业等可比公司相近。
在增速比同行高出20多个百分点的情况下称增速相近,审核员继续追问的概率还是比较大。
4、2021年无短期借款但产生利息费用,或需进一步说明
财务类问题中,根据招股书和年报披露,丹娜生物2020年至2023年各期末的短期借款分别为0元、0元、1964万元、1140万元,无长期借款,每年的利息费用分别为0元、24.8万元、41.2万元、59.9万元。
北交所要求公司匡算报告期内短期借款与利息支出的匹配性。
丹娜生物在回复函中披露称,2020-2021年公司均无短期借款,仅列出2022-2023年短期借款与利息支出的明细,对于2021年无短期借款但产生了24.8万元利息费用,没有做出解释,或被要求进一步说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