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水墨SHUI-MO | 彭德:水墨进入当代的历史话题

水墨SHUI-MO | 彭德:水墨进入当代的历史话题

彭 德

Peng De

彭德,1945 年生,2000 年调入西安美院。2017 年策划主持中国当代艺术研讨会。2015 年出版《彭德自选集》。2012年主持第六届中国批评家年会。1994 年主编《美术文献》。1985 年主编《美术思潮》。

编者按

沿流而溯源,我们今日口口声声的“水墨”来自何处,始于何人,是何用途?今日研究水墨者不可不察。纵然水墨之于当代艺术家并无一定之规,随自我的观念和表达应用于心,但识其源流,了解其常识,这才说得上深入其传统,古为今用,追古以求解放,才有可能有的而放矢。彭德先生的文章就是起到这个作用。

关于历史,我们往往望文而生义,私智而穿凿,妄将己意强按于古人之上,自以为得计,实则谬以千里。彭德先生在文中即指出了几个我们常常会忽视的关于水墨的常识性错误。说是“常识”,但无一不是考据典籍,相互参照,无一字无出处。也正因为有这样严谨的态度和渊博的学识,这样一篇考证性的文章才能写的如此妙趣横生,让人不得不为其观点所折服。这也是老一辈学者的学风所在。

彭德先生在文中重点论述了“水墨”始于何时,纠正了对于水墨最早缘于《人物龙凤帛画》的广泛误解,指出《人物龙凤帛画》实为油彩。然后又通过多方证据,指明今日仍然被很多人推重的王维的《画学秘诀》实乃后人伪作。并辨析了为何水墨会在后来成为古代出仕文人推重的艺术形式。

最后,彭先生著重辨析了“图式”与“画样”,“图像”与“图象”之间的微妙区别,并在文章最后指出一个极有趣却到现在仍然鲜有人研究的问题:即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录的所谓“图载”中的“图理”指卦象,“图理”依据的是易学,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化。无此,水墨画就仅是一张皮。而对于这一统摄中国图画的原理,饶是今日专家众多,却无人问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关键词:丝帛 水墨 王维 文人 画样 图象 图载

水墨SHUI-MO | 彭德:水墨进入当代的历史话题

人物龙凤帛画

深褐色平纹绢、墨、白粉

31cm×22.5cm

战国中期

1949 年长沙东南郊楚墓出土

水墨进入当代的历史话题

/文 彭 德

水墨画能否进入当代艺术,是典型的中国画问题。在当代艺术圈,它似乎不需要议论了,因为有众多水墨画家的作品进入了一批当代艺术批评家的视野,被一批当代艺术策展人接受和推介,不过当代艺术不论画种和材料,既然关涉了,就会引出它的历史问题。

一、水墨画创始于何时?

水墨画从何时何地而兴?在何时何地而盛?到何时会死?通常不在水墨画家思考的范围之内,但水墨画的推介者却需要解答。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曾被视为水墨画的鼻祖。这幅作品画一女巫合十祈祷,上方画龙凤升空。很多中国绘画史专著,都曾把这幅画作为水墨画的早期代表加以推介。上世纪中晚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家丛书,从顾恺之到黄宾虹,共计数十种,封面统一为一件作品,即长沙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的摹本。这件临得不对的早期摹本,被定名为《人物夔凤帛画》,经当时的首席文学家、史学家、考古学家兼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含社会科学)院长郭沫若充满诗意的热评,一言九鼎,老幼皆知,美术界、考古界、史学界无人非议。一时间它成了中国水墨画的开篇之作。

《人物龙凤帛画》是水墨画吗?不是,它是一幅油画。这幅画在地下水中沤了两千多年,线条没有涣漫,意味著它不是能溶于水的胶墨而是不溶于水的油墨。这个技术特征,在郭沫若死后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帛画残片中得到了印证。南越王墓帛画是先在丝帛上涂一层底子,再在底子上作画。这是因为无论是胶质墨还是油质墨,都不可能直接在帛上勾线,否则当即会晕散开来。古人筑墓,深知墓室潮湿,绘画不是用油,就是用漆。漆画粘稠,线条容易形成钉头鼠尾的形状,而人物龙凤帛画线条匀称,没有漆画的痕迹。按《后汉书·舆服志·軿车》所说的“油画”,通常是在木板或木质器物上作画,技术过程是先涂底子,再涂底漆,最后用不粘稠的荏油调色作画。这种油画,在战国时期也画在夹纻胎漆器上。夹纻胎漆器的製作程序是在预订的木质或泥质器形上裱糊几层纻麻布,在布面涂底子和底漆,然后画油画,最后剥掉木胚或泥坯。帛画同夹苎胎油画的程序完全相同。

至此,水墨画的起始还需要向后撤,撤退到东晋或唐朝,比如以张澡作画的事迹为依据,也许最为贴切。对于爱攀比的国人,这也不必沮丧,因为唐朝也比美国建国早出一千多年。

水墨SHUI-MO | 彭德:水墨进入当代的历史话题

郭熙 早春图

绢本水墨 浅设色

158 × 108 cm

北宋

二、“水墨”这个词的出处可靠吗?

水墨这个词,人们爱引证署名王维的《画学秘诀》。《画学秘诀》含《山水诀》和《山水论》。这部被明代以来画坛和论坛反复引用的伪书,加起来不到一千字,但影响极为深广。书名《画学秘诀》,作伪者显然有所考虑。从王维去世到陶宗仪《说郛》首次收录其中的《山水论》,七百年间,这书一直不见踪影。陶宗仪是元末明初动乱时代的一位书痴,有文必录,真伪不辨。北宋欧阳修主持的《新唐书·艺文志》、南宋郑樵的《通志·艺文略》,收书最多最滥的《元史·艺文志》,也统统不见此书的两个篇章。所谓秘诀,表示该书秘不示人,以此作为人间不传的借口。署名王维的伪书《山水诀》,措词多用骈体。比如:

村庄著数树以成林,枝须抱体。山崖合一水而瀑泻,水不乱流。

这类骈体是南宋文人们爱用的句式,同王维的文风不合。清代董诰主编《全唐文》,收录王维文章七十六篇,包括《为画人谢赐表》、《为曹将军谢写真表》、《西方净土变画赞》、《画西方阿弥陀像赞》、《皇甫岳写真赞》等五篇谈绘画的文章,不见《山水诀》和《山水论》。纪晓岚主持编纂《四库全书》,组织一流学者撰写提要,评论《画学秘诀》时不客气判决:

明人收入维集(即《王右丞集》),失考甚矣。

最早引用《山水论》的书,有署名五代荆浩的《画山水赋》,可是《画山水赋》也是伪书。

纪晓岚等人在《四库提要》评议《画山水赋》写道:

此本载詹景凤《画苑补益》中,独题曰画山水赋,考荀卿以后,赋体数更,而自汉及唐,未有无韵之格。此篇虽用骈词,而中间或数句有韵数句无韵,仍如散体,强题曰赋,未见其然。别有《笔法记》一卷,载《王氏画苑》中,标题之下注曰一名《画山水录》。二书文皆拙涩,中间忽作雅词,忽参鄙语,似艺术家粗知文义而不知文格者依托为之,非其本书。

水墨SHUI-MO | 彭德:水墨进入当代的历史话题

巨然 秋山问道图

绢本 墨笔

165.2 × 77.2 cm

五代

署名王维的《画学秘诀》曾经日本人大村西崖《东洋美术史》和中村不折《中国绘画史》著录。20 世纪的中国学者面对老外的书,笃信不疑,辗转袭用。当时抄录和标榜这部伪书的史书,最出名的有陈师曾《中国绘画史》(1925 年版) 和郑午昌《中国画学史》(1929年版)。郑午昌《中国画学史》不断再版。仅1985 年由上海书画出版社用大号字排印的新版本,第一版就印了2 万册,成为中国涉足国画理论者的案头读物。郑午昌《中国画学史》完稿时,不到35 岁。他当时是书画家兼诗人,书画活动频繁。画的是费时的工稳著色画,写的是费时的行楷字,吟唱的是费时的格律诗。从二十七岁起,他担任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编务工作繁重,哪有多少时间阅读古籍?他写《中国画学史》,错误迭出。比如他说“萧绎(梁元帝)著《山水松石格》(伪书),有功于大陆画学”,说王维“敛吴生之锋,洗李氏之习,而为水墨皴染之法”(唐代何曾有皴法?)等等,不加考订而信口开河的判断,不胜枚举。总之,郑午昌的《中国画学史》,不是信史,每一项立论都需要考证,文笔虽好却没有引用的价值。到1935 年,郑午昌又出版《中国美术史》。这部书的第四章,他说王维是唐德宗时人。王维是唐玄宗的大臣,到唐肃宗晚年去世,又经历了唐代宗,才是唐德宗。可见郑午昌写书匆忙无据。后人恭维他是著,他称自己是编,其实是抄,还抄错了。

三、“水墨为上”的价值判断代表了哪类画家的观点?

托名王维的《山水诀》开篇写道:“画道之中,水墨为上”。水墨画对应的是重彩画。重彩画属于工匠艺术,水墨画属于文人画。水墨画的基本功是书法,古代水墨画家都善书,反过来,擅书者多能画水墨。重彩缘于宫廷艺术。古代文人的身份大都是文官,官员上朝,每天面对的都是五颜六色的宫廷艺术。宫廷画家经营的工笔画和重彩画,被文人们视为匠人的俗事。比较而言,水墨画简朴,成了古代文人最方便最容易入门的怡情遣兴的艺术方式。历代文人画家或者说士夫画家,无不推崇以墨为主调或单纯的水墨画。

水墨SHUI-MO | 彭德:水墨进入当代的历史话题

李唐 万壑松风图

绢本 浅设色

188.7 × 139.8 cm

宋代

声名显赫的古代画家,大都是官僚,比如顾恺之曾任散骑常侍,为皇帝近臣,三品,相当于正部级官员。吴道子当过宁王友,从五品,相当于中央副厅级官员。董源曾出任南唐政权北苑副使,职位不详。李成是唐朝宗室成员。郭熙当过御书苑艺学,参御医职位约为七品。爱画墨竹的文同,曾知湖州,官职在四品与五品之间。米芾的母亲是皇帝的奶妈,本人当过无为的知州,与文同平级。梁楷曾是画院待诏,待诏职位在七品左右。黄公望当过都察院掾吏,正八品。王蒙曾任泰安知州,从五品。倪云林是出身富家的著名诗人,同五代画家荆浩一样是标准的文人。文徵明当过翰林待诏,待诏无定制定品,在朝通常为七品,外放可能升为四品。董其昌官至礼部尚书,正二品。王时敏官至太常寺少卿,正四品。

郑燮当过县令,正七品。八大和石涛是百官之长皇帝的后裔。中国的历史记录者都是文人,首先是在位有权的文人,然后是在野的著书传世的文人。文人之间相处的通常原则,对于同代人是相轻,对于异代人是相惜,相惜即隔代抬举。文人抬举文人水墨画,自古不遗余力,彪炳于史。过去如此,今后也不会例外。

四、水墨画定式应当叫“图式”还是叫“画样”?

图式这个词在中国绘画界的应用,最早出自宗白华翻译的康德《判断力批判》,继之以贡布里希的中文译著。稍加考辨,不难发现这个词挂靠绘画是用错了地方。图式这个词在西语中是个大词,它可以是科学描述的形式,可以是逻辑学的格,也可以是社会发展的纲要。比较而言,图式在中国文献中是个小词,指的是各种人造物的形状示意图,多指建筑样式图,比如宋代李诫《营造法式》的建筑结构平面示意图。宋徽宗政和五年,皇帝指示营造明堂,《宋史·礼志四》写道:“于是内出图式,宣示于崇政殿,命蔡京为明堂史,开局兴工,日役万人。”图式也指棋类定式或局谱,如明代《三才图会·人事》一卷录有《象棋局面图式》,是一盘顺手炮直车对横车的开局图谱。图式还是代代相传、千古不变的宫廷礼教器物的示意图。如乾隆年间编修的《皇朝礼器图式》,分为祭器、仪器、冠服、乐器、仪仗物品和武器装备的示意图。翻遍《四库全书》和《道藏》,找不到图式同水墨画关联的记载。在古代图书封存、众生无知的20 世纪,望文生义地采用“图式”一词情有可原,如果继续使用,就会让后人笑话。

库艺术“当代水墨”创研工作坊 四大导师联合打造 探索当代水墨创作的更多可能性

本期导师阵容

沈勤、杜小同、党震、杭春晖

线下交流时间:2024年8月14日-8月24日为期11天的集中式交流与创作课题研究展:工作坊结束后将在北京举办

举办地点:北京

招收人数:20人

策划方:库艺术教育

主办方:艺时代(北京)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详情请联系

微信号:kuyishu003邮箱:[email protected]联系电话:010—84786155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