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部署,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介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介“北京市大兴区:科技赋能育优品 大兴西瓜美誉传”等50个案例作为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其中,“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狠抓‘六个强化’ 奋力打造百亿级银耳产业集群”上榜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名单。
(部分截图)
近年来
通江县立足通江银耳优势资源
坚持“段木银耳强品牌
木屑银耳深加工”发展思路
吹响建设百亿级产业集群的奋斗号角
01、强化园区创建,示范带动有力
锚定通江银耳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目标,着力延链强链,培育通江银耳生产、加工的本土新型经营主体35家,引进优质企业8家,发展通江银耳重点乡镇20余个、专业村37个、集中连片示范基地75个,建设原生态核心种植基地4000余亩,常年接种椴木银耳菌种100万袋,建成标准化木屑银耳生产及精深加工厂房12万平方米、产能5000万袋,银耳全产业链持续强化。2023年,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综合产值超35亿元。
02、强化科研合作,品种选育有力
与国内食用菌领域顶尖科研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团队)建立深度科技合作关系,搭建通江银耳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成立李玉院士专家团队通江银耳研究中心,开展通江银耳全产业链技术研究联合攻关。已收集分离特异种质资源350份,成功选育审定(认定)川银耳1号、2号,川银科3号、4号等具有通江银耳本质特征的椴木银耳新品种,全县银耳新品种推广应用率达90%以上。
03、强化对外推介,品牌建设有力
畅通“线上+线下”宣传渠道,通过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平台推出《通江银耳》《通江银耳TVC》《银耳记忆》等宣传片和纪录片;《中国食用菌蓝皮书》对通江银耳进行专版推介;成功举办中国·通江银耳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通江银耳节;入选全省农业品牌目录,作为全省唯一参加全国“土特产”大集推介活动,荣获全省第九届农博会“最受欢迎农产品”,品牌价值达61.66亿元。
04、强化机制建设,带农增收有力
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创新“底金+奖金+薪金+股金”利益联结机制,县属国有企业与本土耳农签订保底收购和价随市涨协议,形成“双绑”利益联结。设置耳林资源培育、旧耳棒加工利用、椴木银耳种植等奖补资金,依托园区及企业吸纳周边6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推行专合社、集体经济引领及代种代管等方式,累计带动1.78万农户4.29万人增收,核心种植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72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1%。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通江县银耳科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