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白巴嘎那是内蒙古扎鲁特旗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监测员。1984年,白巴嘎那开始从事野生动物植物监测工作,40年如一日巡查在特金罕山147万亩原始森林之中,每次徒步近20公里,爬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巅,利用红外线相机等仪器监测着近800种珍稀动植物,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白巴嘎那爬上一处石山,架设红外相机
他用“镜头”记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白巴嘎那亲眼见证着保护区的生态变化,也时刻关注和守护着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凌晨五点多,是许多鸟类觅食的时间,为了能够捕捉这些珍贵的画面,白巴嘎那连续13年,每天凌晨四点左右开始收拾装备,五点准时扛着摄像机上山记录着这些珍贵生物的不为人知的一面。经过多年积累经验及细心观察,白巴嘎那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和习性非常了解。“在拍摄这些动物的时候要切记别吓着它们,导致它们将幼崽丢下。它们都很有时间规律,我会在它们出去觅食喝水的时候过来,这样它们就不会发现我来过。野生动物都是非常敏感的,所以拍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它们的安全。”白巴嘎那说。
白巴嘎那在马鹿出没的地方架设红外相机
这几年在保护区境内的观察监测工作中,白巴嘎那还成功地发现并记录了金雕、大鸨、蓑羽鹤等20余种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除此之外,他对手掌参、石竹、接骨木等60余种植物及一些菌类进行观察并监测记录。
他用“行动”彰显绿色卫士责任担当
由于特金罕山保护区域林地情况复杂,监测工作常有十分惊险的时刻。被毒虫咬、被野生动物攻击是常有的事,其他意外更是防不胜防,甚至一不小心就会危及生命。2019年的春天,白巴嘎那在巡山的时候,突然发现一头野猪带着一群小猪崽。白巴嘎那决定靠近拍摄。或许是进入了野猪的安全范围,这头野猪以极其迅猛的速度,突然向白巴嘎那发起攻击。白巴嘎那急中生智,迅速爬到树上,离地面有两米多高。这头野猪气哼哼地围绕树转了几圈,悻悻而去。
白巴嘎那骑着摩托在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巡护
还有一次,白巴嘎那打算将摄像机放在一个悬崖之上,用木棍举着摄像机进行安装。正在这时,木棍不小心碰到了一块风化的石头,脸盆大小的石头瞬间朝他的头部砸来,他果断一闪,脑袋是让过去了,但是石头却砸在了肩部。瞬间,白巴嘎那觉得肩部发麻,整个身子都不能动了,但是他还是咬牙完成了拍摄任务。回到镇里,经检查,发现了肩部骨裂,但白巴嘎那只休息了一个月,就又扛起摄像机冲进了特金罕山。现在,肩膀落下了旧疾,他却笑称是大自然给的纪念。
由于保护区山路难行,摩托车和双腿便是他的巡护工具,在大道骑摩托车巡山,在崎岖小路就只能弯腰步行。别人都劝他,50多岁了别这么拼命,可白巴嘎那总是打趣道,真要是走起山路来一般年轻人还真撵不上他。
白巴嘎那在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照
他用“热爱”助力护林工作行稳致远
白巴嘎那是一名拥有23年党龄的共产党员。2008年他所在的嘎查为了恢复生态,要求全体村民搬出特金罕山。为了自己热爱的大自然,白巴嘎那带头搬离了自己的家乡。搬离后,他顾不上自己的新家,又马上投身于动员工作中。他凭借着自己那一股坚定的韧劲儿,反复劝说,最终实现了整村搬出生态脆弱地区,以便对该地实施封禁保护、恢复生态。
内蒙古扎鲁特旗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巴嘎那对生态环保事业的赤诚热爱是深入骨髓的,即使休班他也要时刻向身边的朋友和来往的游客讲述野生动植物相关知识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同事们都笑他中了罕山的“魔”。在白巴嘎那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特金罕山级国家自然保护区现有160种珍稀野生动物、613种植物,是内蒙古自治区北部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为了让这里的水更绿山更青,我愿意一直守护她。”白巴嘎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