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扬
美篇编辑:梁宝平
美篇制作:梁宝平
背景歌曲:母亲
演唱:阎维文
图为:英雄的襄渝女学兵战士,个个坚强。
我的母亲仅是两万五千个学兵母亲的缩影。她们每一个人都为千里之外的孩子操碎了心,都为孩儿的安危冷暖日夜担忧,都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支撑孩子在前方为国奋战。
每一对母子都有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那令人肃然起敬,感慨甚多。
张西城的母亲6岁沦为孤儿,张西城的祖母同情她,领到并不富裕的张家,給儿子订做媳妇。成婚那年正逢日本人占领湖北,她随丈夫一路颠簸逃到西安。愈是生活艰难,她愈爱自己的孩子,尤其是长子张西城。经济困难时期,居民口粮中仅有30%的细粮,母亲一口也舍不得吃,把它全给了患病的丈夫的长子。
所以,张西城去三线,母亲从感情上实在无法接受,但尊重儿子的选择并担任居委会主任的她从未说过一个“不”字,只是在儿子临走的前一天晚上,表现出母亲的依恋之情。她含着泪水给儿子整理行装,把儿子惟有的一件上衣细细缝补,针针线线缀滿母亲的嘱咐和慈爱。
当曙光照亮那间贫寒的陋室时,一夜未眠的母亲从箱底拿出家中仅有的20元钱,分出一半塞进儿子的衣袋,然后到邻居家回避她不忍目睹的离别一幕。
张西城滿怀憧憬滿怀悲怆地走了。母亲久久不愿承认这一现实。她夜不闭户,每顿饭照旧给儿子摆一副筷子,每晚坚持为儿子暖好被子。
逐渐接受了这种现实后,母亲就以寄食品寄托她一天都不能割舍的母爱。当时,张西城的父亲病情加重,连续住院,借外债上千元,如此困难也没有终止母亲给儿子必尽的义务。她知道,儿子的饭量大,不能让正发育的身体受委屈。
苦难中长大的张西城是个孝子,积极到三线的原因之一就是减轻父母的负担,怎能让母亲再为自己操劳呢?他把母亲寄来的食品原封不动地寄回去,并附信一封,说三线很好,弟弟妹妹和患病的父亲更需要营养。
母亲不信,她打算亲赴三线,把食品送到儿子手里,看看他吃下去。特发加急电报,告儿一周后到安康城接她。
张西城慌了。且不说母亲一路的劳顿,看到自己工作的真实状况,母亲更不得安宁了。他不顾洪水泛滥,蹚过任江,到镇上发了一封电报,恳切而坚定地劝慰母亲别来三线。
母亲通情达理,儿子不让去,就有他的道理。她把见儿子的渴望化作更深的思念。
.
真幸运,她不久就看到了儿子。
那是在学兵赴西安向古城父老的汇报会上,张西城的母亲坐在台下,她只是想听一听学兵在那里的真实情况。没想到,做报告的还有她的儿子,她不由感到脸上放光,心里发热。汇报团都是学兵中的积极分子,儿子能在其中,真给父母争气啊!慢慢地,母亲的心情就沉重了。这是儿子讲起了自己买粮落水和扛柴吐血的两次经历。母亲坐不住了,滿脑子都是凶险的场面,愈想愈害怕,恨不得立即把孩子拉回家。
报告会后,母亲堵在会场门口,等侯久久思念的儿子。来了,亲爱的儿子来了,母亲急速走过去。张西城也看见了魂牵梦绕的母亲,先是一惊继而像小时候一样,扑进母亲的怀抱。母子俩不顾众目睽睽抱头痛哭诉说衷肠。
至今让张西城感到内疚的是,那次回西安,他仅在家里待了两小时,但母亲没有埋怨,而是倾其所有做了一大桌子菜。张西城看见卧病在床的父亲,实在吃不下去。他知道母亲为父亲的病已举债累累,全家常常靠野菜度日,这桌饭菜不知花费母亲多少心血。
母亲看出儿子的心思,她不谈家事,滿脸堆笑地给儿子夹菜。愈是如此,张西城愈吃不下去,最后硬是在母亲的“胁迫”下,含泪吃下母亲精心做的饭菜。
人生的所有动力中,来自母亲的动力是最基本和最实在的。
母亲的形象装在张西城心中,就像一团不熄的火鼓舞他向“立功、入党”的目标迈进,而这个目标还是为了告慰辛苦一生的母亲。
为此,他身先士卒,拼杀在艰难险阻的第一线,负过无数次伤,也立功受奖多次,全连首批讨论入党人员中就有他,但由于家庭出身他未获批准。
张西城不怨父母,他不向家中披露不愉快的消息,用更大的努力默默经受艰难的考验。
不料,此事还是被母亲得知了,她忧心如焚,大病不起。张西城闻讯痛苦不已,从不抽烟的他坐在山头抽了一夜的烟。他决定抛弃一切,回家探望母亲。
家门锁着。一种不祥的感觉笼罩着张西城,他慌忙打听,才知病重的母亲住在有人照料的邻居家。
终于见到了母亲。老人家硬朗的身板病成了一堆干柴,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张西城一阵心酸,这是为自己操劳成这样啊!他感到无地自容,扑到母亲怀里放声大哭。
母亲却反常地冷静,她推开儿子生气地说:“你回来干什么?”
张西城跪倒在地,苦若哀求:“母亲啊,你让儿子尽几天孝吧!”
母亲还能说什么呢。她挣扎着坐超来,把儿子拉进怀里,不住地抚摸。
此后两天里,母亲让儿子睡在她身旁。老人家很清楚,她得的是不治之症,也许这是与儿子的最后一面了,但她不愿将实情告诉儿子,以免使儿子分心。那天夜里,她把万般母爱聚集在嘴上,在儿子的胳膊上咬了一口。
张西城从熟睡中醒来,他不知道母亲此时的心情,劝母亲早点儿睡。母亲沉浸在她的心境中,对儿子说:“你明天就回去吧,不能离开工地时间长了。”
“那你?”张西城关切地问。
“我没事,躺几天就下床了,你一定要安心工作。”
带着这种动力的张西城就像加足油的高速车。会战期间,他三天不出隧道而不知累;把馒头让給别人,自己喝开水而不觉饿;抢救战友,勇拨导火索而不怕险。由于表现突出,张西城实现了母亲的嘱托,光荣入党。
不久,学兵告别三线,分到安康当干部的张西城专程回家看望母亲。入党、提干、母子团圆,三重喜事使气息奄奄的母亲回光反照,精神处于少有的亢奋之中。她说了句:“有这样争气的儿子,我死而无憾。”说完倒在儿子怀中……
张西城如五雷轰顶,觉得一切荣耀都无法替代母亲的失去,都无法弥补世界上最神圣的母爱。他扑在母亲的遗体上,久久不愿离去……
如今,张西城已是西安市碑林区副区长,对母亲的思念一点儿也没减少。
母亲,您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
母亲,您的爱是我永恒的港湾
母亲的爱,是岁月中最温柔的诗行
梁宝平简介:男,大专文化,属马,性情中人,从事过三年襄渝铁路建设、四十二年人民公仆工作。爱好:藏书、阅读、写作、旅游、摄影、中医药研究,太极柔力球健身。个性:随和、随缘、随便。品行:为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需要我的人而活着。格言:工作越忙越好,生活越简单越好,精神越丰富越好。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