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叩问凤堰梯田

■李焕龙

当我们从汉阴城南跨过月河,经过九曲八弯的盘山公路翻过了凤凰山,却穿越了两重天:山北边朝阳普照,悠悠月河泛着金光;山南边晨雾弥漫,滔滔汉江只闻其声不见其形。汽车沿着宽阔、标准的旅游公路,在绿树掩映的山坡上缓缓下行,拐了三个弯,忽见对面山坡上亮出一片金光,那金光闪耀下的一道道梯田如挂在山坡上的一幅巨画,突然间展出了一方奇景。下车之后,经人指认才看清楚:阳光是从汉江南岸的山垭上穿射过来的,其头顶是与天同体的浓雾,其身下是漩涡镇的大片江山,而被阳光直直照射的这一片金色,名为凤江。此时,我们得知:闻名华夏的万亩凤堰古梯田,是由当年的凤江、堰坪两大村落组成的,其发源地在堰坪。因此,我们先到堰坪去探个究竟。

走进吴家花屋,就走进了吴氏祠堂,走进了堰坪的史书。叩开这扇古宅的大门,就为我们解开了凤堰梯田的一页页秘籍。

它让我们知道:谁是这田的奠基人?

清乾隆二十一年,即公元1756年,长沙府善化县吴氏汉子吴尚锡只身加入“湖广填川陕”的移民大军,沿汉江逆行至汉阴南山的漩涡码头已无盘缠,他见这里山货运输繁忙,就凭其力气、水性加入其中,负重度日。可到冬季,冰雪封航,他只好随着当地人上凤凰山去搬运木头。但因平原之人走不了山路,扛不动木头,他只好到堰坪的杨家湾去帮人家盖房子。那时,他的理想是怎样由被主人收留的短工奋斗为长工,能和大伙一样同桌吃饭。办法只有一条:拼命干活,赢得信赖。他既挑土,又夯墙,别人歇伙时他噙着烟袋去挖土,晚上还自告奋勇地独自加班挖到大半夜。挖着挖着,他在泥土中挖出了一个问号:在湖南老家,这种出沁水、有虫眼的土地,不就是修水田的好地方?然而,当时的漩涡农村,只种旱,无水田,河边、平埫、坡上的大小沼泽地因无法种旱而荒废了。他问主人吃过米吗,主人说吃过。他问米从哪来,答曰是经汉江下游换来的。于是,他建议主人把门侧这一湾黄棕土、沼泽地修成水田,种稻打米。主人不信,长工们亦不理睬。说得久了,主人怼他一句:要修你修,别跟我缠!他请求试验,主人就指了一块只长丝茅草不长庄稼的沼泽地送给他,让他去修,他便回到老家,借了稻种和口粮,邀上四个兄弟上来一同兴修堰坪稻田。几年下来,喷香的稻米卖了好价钱、换了超值的杂粮,周围的荒坡、土地渐渐到了吴氏门下,附近的农民慢慢成了他们的雇工。于是,吴尚锡及其后人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地修下来,修了将近两百年,修成了堰坪、东河、凤江三大片区的万亩古梯田。

它让我们晓得:这田是怎么修的?

富有经验的南方农民吴尚锡兄弟,在修完杨家湾的水田后,对凤堰一带的大片荒地做了统一规划:凡属沁水地(沼泽地)的,顺着水源修成大田;其他的坡地,沿着沟道向两边平伸着修成梯田。于是,我们在堰坪看到:这里的水田没有石坎。我们在凤江看到:这里的梯田为梯次灌溉。没有石坎的地方,是因为土壤为黄棕土。这种土质,既厚实、柔软,又有一定的含水性。我们刨开熟土三寸,就发现泥土由干的、散的变为有湿度的粘土,挖到一尺就能出水,将挖出的湿土用手揉捏,不一会儿就成了长长的面条状、圆圆的泥娃娃。因而,在黄棕土的地上修水田,既好开挖、平整,又不渗水。同时,用这种泥土做的田坎,易定型,又光滑,很整洁,太阳晒干后硬如磐石,十分耐用。而从山沟边开长带、修梯田,是为了把沟道的水沿着梯田的水平线延伸开来,引到山坡的远方。然后,在梯田的末端开缺口,把尾水引向下一道梯田。这样,不一定每道梯田的起首都有水源,但因有了这种首尾相衔的供水法,一沟两旁的所有山坡都成了梯田,那平平铺开、直直伸开、长长展开的层层梯田,就成了吴尚锡及其后人在大地上创作的雕刻。

它让我们明白:水是从哪儿来的?

我们在探访时发现,凤堰一带沟道不多,水量不大,而露天蓄水的土堰只有一口小塘,何以保障万亩梯田灌溉及当地人畜饮用的水源呢?经请教吴姓老农,并同水利专家一道踏访而求出:风堰梯田12000多亩,务稻季节的灌溉用水量最低需要650万立方,等于30万人一年的生活用水,也就相当于安康城区一年的居民用水。如此巨大的需水量,水从何来?经过实地勘察与走访,我们发现,除了凤凰山的大面积山林为其涵养了源源不断的涓涓细流及黄龙、茨沟、冷水、龙王四条沟系,黄棕土既能含水又能保水这两大因素外,此地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水源:雾气生水。月河本为汉江故道,当凤凰山因地壳运动而隆起,汉江南移,在巴山的崇山峻岭中挤出一条水路。因而,这一带的江流两边山体断裂,形成犬牙交错之状。之所以汉江在此的这个大漫湾名为“漩涡”,就因河道拐弯急,两边溪流多,江中水漩多。这种江河气象,导致雾多。当汉江飘升的气漩与月河升腾的雾气连成一体,凤凰山的顶端就被置于浓雾弥漫之中。而南山因为山陡峭、河湾大,则雾气更大,即使夏季也到午时才散。因此,从汉阴翻越凤凰山的游客,到了阳光普照时辰,从山顶可见头顶万里晴空,但身下的南山却是浓雾紧锁,下到江边便见头顶雾气缥缈,身边时有雨星散落。当地人把雾气飘飞的雨星叫“米粒子”,足见他们对雨水、稻米的敬仰。这种四季有雾的局地气候,既能于清晨降水,又能帮山地涵养水,让凤堰一带有了天地相济的充足水源。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凤堰一带的水和土,不仅养了当地百姓,而且养了外来移民。湖南人吴尚锡进入杨家湾挥锄修田,距今已有268年,他们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坡连着一坡修,终于修田万亩,繁衍万人。直到新世纪来临,第十二代传人降生,这连绵数十里的万亩梯田才成为陕西省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重大发现,继而成为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中国农业史上的第一座露天博物馆,成为清代农业文明的活标本,成为南北作物交互生长的成功样板,成为湖广移民开发陕南的历史见证,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大典范,成为中国最美田园。而我们今天的深入探访,在为这块农旅融合宝地揭秘的同时,既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自然地理课,又从古人的智慧中受到深刻的启发:人类只有认识自然现象,掌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融入自然,才能与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