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跨文化交流中解码传统象征符号

  解码中国传统象征符号,在内容上注重文化“他性”,既是对大陆传统文化的弘扬,又是对他国文化理念的尊重。

在跨文化交流中解码传统象征符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传统象征符号积淀了深厚的民族历史与文化精髓,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其进行恰当阐释和准确解码,有益于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这对于构建一个多元和谐的国际文化交流格局具有重要价值。

  消除文化隔阂与误解势在必行

  象征符号是以具象形态承载抽象意涵的媒介载体,承担着传递信息的功能。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将仪式语境中的物体、行动、关系、事件、体态和空间单位等元素视作象征符号的组成部分。民族学家瞿明安进一步将象征符号细分为六大类型,即物化类、行为类、感觉类、自然类、社会类以及虚拟类。中国传统象征符号隶属象征符号系统,自然涵括了以上六种类型,并以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文化底蕴彰显出中华文化所蕴含的独特中国精神。中国传统象征符号由此便具有双重意蕴:一是指涉象征符号的基本语义,二是指涉象征符号在大陆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文化意涵。与之相应,其解码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理解象征符号承载的基本语义;第二步,深入挖掘象征符号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背后复杂的价值观、思想理念和社会习俗等。

  研究跨文化传播的爱德华·霍尔曾将文化细分为高语境与低语境两大类。他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为典型的高语境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语境的依存度极高。解读此类高语境文化中的象征符号,深入了解其文化背景是有效阐释其意义的关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致使中国传统象征符号在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被深深烙上了“外部视角”的印记,有些曲解的释义在国际舞台上甚至沿用至今,消除文化隔阂与误解势在必行。中国传统象征符号以其精练的文化内涵和精巧的文化形态在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助推不同文化受众对异文化的接纳与理解,显著提升了中华文明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渗透度。

  准确解码传统象征符号面临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断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中国传统象征符号的准确解码不仅能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还可为构建和谐共生的世界文化新格局作出积极贡献。然而,因受制于多种因素,当下准确解码中国传统象征符号面临重重困境。

  一是高语境文化向低语境文化的转换梗阻掣肘着对符号意义的解读。高语境文化中的交流依赖其背后的语境,常常隐含着丰富的、不言自明的信息,比如充满中国元素、富有中国特色的隐喻和典故。对于熟悉这一文化的人来说,这些隐含的信息是潜意识中的一部分,无须明确表达,然而相较而言,低语境文化的成员可能难以理解这些隐喻之义。譬如,中国市场喜爱的文艺电影在国际上往往不受欢迎,因为它们时常会给低语境文化的观众造成观赏障碍。二是与异文化象征符号的非自发联系容易引发符号意义的误读。中国传统象征符号根植于独特的文化土壤,与异文化中语义近似的象征符号很可能在本质上有着显著的区别。对异文化背景的人来说,他们一般难以深入理解这些象征符号背后的文化意蕴,容易本能地将其与自己文化中相似的象征符号关联起来,从而容易导致对中国传统象征符号深层内涵的误解和偏差。例如,具有吉祥寓意的中国龙在异文化中易被作负面理解。三是普遍盛行的标准化交流传播策略忽略了符号意义的独特性。标准化的交流传播策略往往追求信息的广泛共享和快速传播,但过于简化的表述难以覆盖中国传统象征符号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文化背景。其结果是,接受者在缺乏深入理解文化语境的情况下难以准确解码这些传统象征符号的独特内涵。因此,这一推崇标准化和高效率的传播模式反而成为了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独特性的障碍。比如,有些推广中式园林的宣传片或文案,为了提升曝光度、加快传播速度,往往竭力凸显其作为旅游景点的特色与优势,却忽略了园林所蕴含的深刻的中国哲学、美学思想。

  有效之策:“第三空间”理念

  准确解码中国传统象征符号面临的上述挑战,不仅仅指向象征符号本身所携文化意蕴的丰富性隐喻,还凸显出异质文化语境下保障象征符号与原文化意义匹配的高难度。为此,为妥善应对这些挑战,需在这一解码过程中采取更加严谨、恰当且有效的调整策略。

  首先,在原则上要恪守“第三空间”理念。所谓“第三空间”,由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提出,意指在相互对立的两极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第三空间”。在“第三空间”中,象征符号解码不受主导话语束缚,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实现意义的共商。可见,构建“第三空间”意味着要建立对话平台,使原本隐匿且依赖语境的象征符号之内涵能够在低语境文化背景下得到多元诠释。国际艺术展览便是一个典型的“第三空间”平台,依托该平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共聚一堂,助力象征符号解码及其解码后的释义在跨文化交流传播中获得多元文化的认同。据此,象征符号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应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此基础上鼓励本国文化与异质文化在第三空间中构建共识。(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