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直想超越中国。前几年为了提振经济,印度开始将国有企业私有化,虽然遭遇波折,但依然在持续推进。出售国企真的能让印度崛起吗?
近些年来,印度在国际社会上备受关注,俨然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经济发展快速而稳定,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未来发展潜力可观。当然,在快速发展的表象下,印度的债务也逐年攀升,为了稳住经济,莫迪把手伸到了国企头上,通过国企私有化来换取现金流,提升经济水平。这条路能走得通吗?
债务缠身,印度卖国企筹资
近些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可圈可点,尤其是超越前宗主国英国,成为GDP世界第五大国时,印度经济更是被寄予厚望,美西方称其是最能替代中国的经济体。
但自己的情况自己了解得最清楚,印度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债务占比逐年攀升的问题。
尤其是前些年疫情期间,全球经济备受摧残,印度债务规模更是不断扩大。因此,一些机构也认为印度是“虚假繁荣”。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印度债务规模占GDP的比例为50%,而到了2021财年,印度债务的规模已经超过GDP的91%,创下1980年以来的新高。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债务也在大幅上涨,印度被认为是通过举债来推动经济发展,这并不是一个健康和持久的发展状态。
为了缓解庞大的债务压力,增强国际社会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信心,莫迪政府将主意打到了国有企业头上,希望通过出售国有企业部分股权来筹集资金,缩减债务规模。
该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印度人寿保险10%的股份,被拿出来拍卖。这家企业在印度24个保险公司中排名第一,占据该国近70%的市场。
此外,印度一些航空公司的部分股权,也将被转让给塔塔集团,还有印度第二大炼油企业巴拉特石油公司的股份,也将被出售,以实现国有企业私有化的目的。
一些印度经济学家认为,加快国企私有化的减资步伐,是帮政府减轻债务压力的“唯一办法”。莫迪政府也是这么干的,但现在看来这好像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莫迪政府计划出售国企股份时,正值全球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那时全球航空运输市场惨淡,国有航空公司的股权也卖不上好价钱。
疫情之后这几年,全球交流快速恢复,航空运输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拟出售的航空公司的股价,已经翻了好几倍,疫情期间制定的价格,无疑是一笔亏本买卖。
石油公司也是类似情况。当初计划出售股份的时候,俄乌战争还没有爆发,后来俄乌战争爆发,欧盟制裁俄罗斯不进口石油,印度成了俄石油最大的转口贸易商。
一边低价进口俄罗斯原油,一边加价卖给欧盟各国,印度石油公司从中赚取高额利润,公司总体价值也是水涨船高。
如此一来可就让莫迪政府有点尴尬了,当初决定出售股份时,妥妥的生不逢时,哪怕再晚一两年,股权价格也能噌噌往上涨。
搞到现在莫迪有点想变卦,毕竟这买卖无论怎么看,都是政府亏了,如果还继续往下推行,无疑印度政府要吃大亏,而莫迪也难辞其咎。
当总理的时候可能还没啥事,等以后卸任了,说不定哪天就会被翻出来,牢狱之灾可不是闹着玩的。
当然,在出售国企股份给私有公司的过程中,印度人也爆发了大规模抗议,反对国企私有化。
国企私有化,印度民众不买账
都说印度人逆来顺受,就连当年国家独立,都是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这种静坐示威的方式换回来的。但现在的印度年轻人显然已经觉醒,遇到问题直接走上街头抗议搞罢工。
在10家工会的号召下,印度多个邦的工人发起罢工活动,就是为了抗议莫迪政府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政策。
针对此次罢工,工会组织称“至少有2500万人参与”,能源领域的工人就超过150万,其他还有航空公司、公路运输公司等。只要是涉及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行业,几乎都有大量工人参与。
当然,对于工会组织的说法,印度政府并不认同,只是说参与罢工的人数有“好几万”,至于这个“好几万”到底是多少万,一直都没有一个确切说法。
这次抗议罢工活动,最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暴力冲突事件。一些罢工人员走上街头,向路边停放的车辆投掷石块,围攻殴打外来游客。在西孟加拉邦的一处火车站,警方甚至还发现了四枚土炸弹。
据印度媒体报道,在罢工活动发生时,还有60个学生组织参与进来。这就意味着印度社会的新鲜血液,都对国有企业私有化有所不满。
学生之所以参与此次事件,主要是因为他们毕业后的最佳去向,就是进入印度的各类国企,如石油、银行等更是大受欢迎,因为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
很多学生担心,一旦这些企业转变为私企,福利待遇就会变差,而且私企还可能找各种理由辞退员工,只为了招工资更低的新员工。
在印度,国企被分为“珍宝级”、“瑰宝级”等不同的等级,这两类最高等级的国企,就是印度高校学生最向往的就业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这类评级不是高校学生自己发布的企业评级,也不是民间机构所为,而是印度政府综合考量之后,经过批准才能划入相应等级,权威性很高。
无论在哪个国家,国企改革一直都是“老大难”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印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虽然国企在GDP中的占比只有22%左右,但很多国企已经出现亏损,要想使其重生必须进行私有化改革。
而只出售亏损公司的股权,显然没有太大吸引力,只能将盈利国企和亏损国企的股权打包出售,才能对私人资本有更强的吸引力。
莫迪政府把这些资产打包出售,但这无疑触动了印度工人和大学生的利益,这才导致抗议罢工事件频发。
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摆在莫迪政府面前的难题,如果处理好这次事件,对推动印度经济发展无疑是巨大利好。
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印度政府高层对国企私有化寄予厚望,并对私有化之后的印度经济充满信心,印度央行副行长帕特拉就满怀信心地表示:在未来10年,印度经济年增长率将超过10%。
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个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发展中经济体,如果央行副行长的展望真能成为现实,印度将在2032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虽然很多专家对未来经济情况并不乐观,对印度经济10%的年增长率保持怀疑,但也有一些专家认为,如果顺利完成国企私有化,印度经济发展未来可期。
此前几十年,印度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新兴产业市场,如果不是有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印度经济发展无疑会成为全球最耀眼的明星。
而且近些年来,印度凭借着自己独特的经济地位,抓住了俄乌战争带来的红利,在能源交易方面大赚特赚,整个印度市场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印度也是使尽浑身解数,虽然对一些外国企业找各种理由进行高额处罚,被戴上“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的帽子,但依然有很多外资看好印度市场。
其中也包括一些因为中美贸易战、科技战等影响,不得不从中国搬出去的企业,除了落户东南亚国家之外,印度也成为这些企业的重要选择,毕竟印度现阶段有着巨大的人口红利。
据央行副行长帕特拉表示,目前印度只有51%的人口具备就业能力,未来女性劳动力参与就业会是重点关注方面,服务业和制造业将吸纳更多印度女性。
内部通过国企私有化盘活经济,进一步释放人口红利,外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国资本入驻印度,多方面综合到一起,对印度经济的助推无疑非常大。
就目前而言,印度商品和服务出口规模已达到7680亿美元,占全球进出口总量的2.4%左右。随着印度工业水平进一步提升,这个占比必然会更高。
如果印度能完成产业技术变革,将对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也许只需要8年,就可以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印度的经济发展也是充满信心,大幅提高印度市场增长的预期,预测其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将超过16%,而这已经是世界第二大份额。
只要印度不作妖,未来发展绝对可期,再过几年也许真能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过到时,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位置也该换人了,除了中国没有其他国家更适合这个位置。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