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马俊杰 实习生 黄丹琳 文/图
20多年前,人们围坐在电视机前等待天气预报。如今,精准的实时天气预报、预警能从云端飞入个人手机;20世纪80年代,气象预报员只能按口述大致画出雷达降水回波范围和强度。2022年,全国首部S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在闽启用。雷达转一圈仅需1分钟,就能把全部天气情况,完整扫描并显示在雷达图上。
一条气象消息如何见证时代变迁?记者带你走进省气象局,听听气象专家们的讲述。
一雷达一系统
告别“电话转述、手工绘图”预报
福建省气象台原总工程师刘爱鸣1982年投身气象事业,30多年间,她亲历了福建气象精准观测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上世纪80年代,我省在福州、厦门、南平配备了三部天气雷达,用以加强台风和暴雨的监测和预报。“当时通信手段有限,高山上的雷达监测到降水回波后,信息只能由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转述’给远方的预报员。”刘爱鸣说,“地面观测站只有县站有,每3小时一次观测发报,那时没有电脑,要手工填图绘图。空间尺度、时间尺度、时效性都非常有限,预报基本靠主观分析和经验。”
“1993年,我省启动建设全国第一个省级‘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应用于短时暴雨、雷暴、冰雹、龙卷等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是福建气象现代化的起点和里程碑。”刘爱鸣介绍,1996年,福建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开播,当时引领全国之先,结束了天气预报“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时代。
2003年,数值天气预报在预报中开始发挥主力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对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的预报的能力。
20世纪50年代,福建省气象台观测员在福州国家基准气候站进行降水量观测 (福建省气象局供图)
位于乌山之巅的福州国家基准气候站(2023年11月 摄)
“2016年的中秋,相信很多人还记忆犹新。”刘爱鸣说,“当时中秋临近,台风‘莫兰蒂’来袭,气象部门在沿海防汛指挥作战图上画出以厦门为中心半径50公里范围的‘灾害核心区’。厦门市政府于‘莫兰蒂’登陆的前一天,发布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防台风紧急动员令,全市实行停工、停产、停课、休市,台风来袭时,全市人员几乎零伤亡。”
2022年7月,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天气雷达,也是全国首部S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在福州闽侯启用。雷达转一圈只要1分钟,就能把全部天气情况完整扫描并显示在雷达图上。
新型天气雷达,能提升雷暴大风、冰雹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水平
经过福建气象人数十年的努力,尤其是新时代以来,科技发展及网络技术广泛应用,智能化“伴随式”气象服务到来。
福建省气象数据中心
一预警一闪信
筑牢防震减灾防线
2024年7月23日晚间,福州市民冯先生手机上出现一条台风蓝色预警,随着今年第3号台风“格美”靠近,预警信号逐步升级,冯先生及时取消了前往鼓浪屿的度假计划。
在台风预测路径上的莆田市,南日岛养殖户林先生更早收到台风预警短信,他遂即与周边养殖人员撤离上岸。7月26日10时35分,一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以“闪信”形式,出现在平和县政府及乡镇防汛责任人的手机上,当地及时转移安置群众627人。据统计,截至7月27日10时,全省气象部门通过“闪信”强制提醒全省各级责任人23109人次;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和风险消息13846条,预警短信1050.15万条,直达基层责任人预警“叫应”2356人次;并首次在闽政通APP首页发布最新台风消息和首席说天气,服务受众2000多万,知天气APP累计访问量191万人次。
以上数据只是一个缩影,近十年我省气象部门24小时晴雨、暴雨、低温、高温预报准确率分别提升7%、5%、6%、10%。气象灾害损失GDP占比近20年从2%以上,稳步下降至0.5%以下。2023年我省气象部门预报预测水平居全国第一。
权威、准确的台风资讯通过微信或短信能够直接送达到个人,提前预警并给出防范建议,这样的“贴身”气象服务在上世纪很难想象。
预警“一手掌握”
气象服务跨入“定制化”时代
不仅是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预警可以从云端飞进个人手机,日常生活中的风雨雷电、阴晴冷暖也都可时刻预知“一手掌握”。
福州市民冯先生说:“遥想20多年前,要想知道天气预报,得守在电视机前,等新闻联播后面的《渔歌唱晚》,哪有现在方便啊!”
基于现在的气象观测、数据处理水平,我省目前可以不间断地将天气信息进行滚动式采集、分析和发布,短时临近预报已经能做到分钟级更新。
天气现象智能观测仪,通过采集图像和视频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智能观测
“现在,像‘知天气’等移动客户端应用,已经实现了伴随式气象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让‘想到即得到’成为可能。将来我们针对不同行业、地域、人群及各类场景,给予更精细化无感式智慧型气象服务。”省气象局首席服务专家、省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黄志刚说。
编辑:小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