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12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竹子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土地上流传了数千年。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来自上海崇明竹子的工匠宋荣生正在以一种古老的方式送上他的祝福。
走进宋荣生家,大厅里的竹子散落在地上,他正坐在长凳上玩弄竹子。根据他多年的经验,要制作一个果盘,一寸竹子需要反复分成12个竹子。几毫米厚厚的竹镐,分层,用剑门刀抛光并刮成绿色,变成缎面般光滑的竹丝,可以编织。
去年,宋荣生受花展筹备组的邀请,开始为花展南方公园编织竹篮,作为崇明文旅的名片,向市民展示。今年5月,为庆祝花卉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宋荣生在一个月内完成了六个果盘的编织。六块果盘有三种图案,分别是"开花中国梦"、"开花崇明"和"党建百年"。红竹镐是预先染色的,图案的整体设计是他自己,令人惊奇的是,他从不吃水,所有的图案编织都是在头脑中提前形成的,精确到纬度和毫米。
对于75岁的宋荣生来说,竹子不是"非遗物",而是生命。六十年前,从学校毕业后,他开始模仿邻居自学成才的技能。所以老百姓都走了,事情是非是非,现在邢村教的只有他才在传授这个指尖技能。退休后,与竹子打交道成为他的习惯。"细辫子需要三天,普通辫子需要一天半的时间。宋荣生坦言,他的日子是用竹布来算的,和竹子相处的时光是平静而舒适的。
自花卉博览会开幕以来,宋荣生一直没有进入花卉博览园。马上,他和妻子会去花圃亲眼看看自己的作品,看看崇明的花朵是如何绽放的。
记者:刘黎明
摄影:方天洋
编辑:顾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