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军起义发生在太平天国定都定都天京之时。受太平天国运动之影响,原本活动于皖北的大小股捻军便联合起来同太平军一起反抗清王朝的腐朽统治。1855年秋,诸路捻军在安徽亳州雉河集公推张乐行为盟主。捻军最强盛时拥有人马数十万,由于他们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因此一直没有成大气候。
“天京之变”后,捻军主力在张乐行的率领下自淮河南下,时太平军后起之秀陈玉成、李秀成部正在经营安徽桐城、舒城、六安一带。张乐行便主动派人联络太平军,双方在1857年3月在三河尖会师。经陈玉成向天王洪秀全举荐,洪秀全授予张乐行等首领天国的官职,自此捻军以听调不听宣的形式接受太平天国的领导。
1864年7月天京被湘军攻陷下,奉英王陈玉成远征河南、陕西的遵王赖文光在扶王陈得才援救天京不果,全军在安徽省霍山被歼,陈得才服毒自杀的危急情况下,率太平军余部与捻军张宗禹、任化邦部组建新捻军。赖文光承制授张宗禹为梁王、任化邦为鲁王,全军依据太平天国旧制进行了改编,遵赖文光为全军领袖。
经过赖文光改编的新捻军以骑兵为主,其与敌作战以迅捷著称,率领捻军冲锋陷阵的人就是著名的骑将鲁王任化邦。
任化邦小时名柱,其不到二十岁时就成为捻军的首领之一。他上起阵来总是一马当先,其骁勇善战的水平就连老谋深算的李鸿章都为之叹服,称其为“实今日之第一骑将好汉!”
清廷方面得知新捻军组建以后,第一时间就启用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去镇压捻军。这僧格林沁所率骑兵的作战能力当时与平定太平军的湘军和淮军齐名,慈禧太后启用他的目的就是用剽悍的蒙古骑兵对付善战的捻军骑兵。
僧格林沁自1855年天津静海连镇消灭由林凤祥率领的太平天国北伐军以来,一向被朝廷依之为栋梁,其所率骑兵一直驻扎在京城附近,名为拱卫京师实则防曾国藩的湘军生变。
好在曾国藩明智,他在湘军攻入天京以后就主动上书朝廷裁撤湘军。这次新捻军高举义旗举事,慈禧太后故意放着湘军不用,而是命僧格林沁去平定捻军起义。
自以为天下骑兵无出其右的僧格林沁得到朝廷的旨意后,便日夜兼程马不停蹄赶赴山东曹州。赖文光、任化邦所部则利用骄横的僧格林沁轻敌的思想,预先在曹州以逸待劳的设伏,当三万余疲惫的蒙古骑兵进入捻军的伏击圈时,随着赖文光的一声令下,任化邦第一时间率骑兵冲入敌群,三万疲惫的蒙古骑兵在慌乱中迎战,捻军几个冲锋就打的蒙古骑兵溃不成军,但训练有素的蒙古骑兵依然作顽强的抵抗,尤其是僧格林沁的卫兵至死都围着僧格林沁死战不已,直到全部阵亡,僧格林沁本人战至最后被捻军小将张皮绠一刀毙命。
消息传到北京,清廷举朝震悼。慈禧太后一面为僧格林沁大办丧事,一面紧急传旨命曾国藩率淮军去镇压捻军。
得知曾国藩的湘军到来,赖文光决定与梁王张宗禹分兵,历史上称向陕西一带行军作战的张宗禹所部为西捻,称进军河南一带的赖文光、任化邦所部为东捻。
老奸巨滑的曾国藩认为欲灭捻军必先消灭由善谋的赖文光和善战的任化邦率领的东捻军。但淮军系李鸿章所属,它虽源于湘军但不同于湘军,因此曾国藩指挥起来不甚称手,所以他在与捻军的作战亦是连败。最惨的一次是淮军悍将刘铭传在湖北京山的尹隆河之战。是役,任化邦为了实现捻军入川建立自己根据地的计划,冒着淮军的枪林枪雨率骑兵冲垮了刘铭传的防线。淮军在任化邦率领的骑兵猛烈的冲击下两万多人被歼,其中洋人教官毕乃尔所属的洋枪队无一人幸存,多名淮军将领死于捻军刀下,就连刘铭传战至最后都脱下黄马褂坐地等死。如果不是湘军猛将鲍超率兵赶到,刘铭传所部会被捻军全歼。
因为曾国藩连败的原因,朝廷只好又改用李鸿章去平定捻军。
李鸿章赶至军前,曾国藩与他话别时总结了自己与捻军作战屡败的经验教训,并同李鸿章一起制定消灭捻军的作战方案。
李鸿章采用了筑起长墙布下重兵处处设防的应对捻军骑兵的手段,初期虽然还是与捻军作战不利,但随着捻军骑兵作战圈子越来越小,赖文光、任化邦为了打破敌人的重围,决定伺机组织猛骑精兵攻破李鸿章的防线。
这次大战无论是捻军还是淮军都抱着鱼死网破的决心作最后一战,捻军的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荆王牛洪升、首王范汝增悉数上阵。
大战开始,鲁王任化邦就率先向刘铭传所部发起迅猛的进攻,淮军在捻军骑兵的攻击下逐渐后退,就在任化邦率领捻军突出捻军重围之时,由刘铭传以两万两白银、三品顶戴收买的捻军叛徒潘贵升乘着大雾,突然向前向任化邦连开数枪。任化邦落马以后,潘贵升便和所部人员大呼:“鲁王死了!鲁王死了!”听到喊声的捻军在失去主心骨以后顿时军心大乱,数万捻军人马在淮军的围攻下除去被俘者悉数战死。遵王赖文光虽然带领几千人透围而去,但不久又在扬州为淮军所败,遵王赖文光被俘牺牲,东捻军的历史也在这天被李鸿章画下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