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致哀甘肃山地马拉松遇极端天气事件遇难者

作者:yaling510

今天对于跑步圈,是个非常沉痛的日子。22日,甘肃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举行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比赛停止。到现在为止,据报道,已经有21人确认死亡,还有部分人员失联。

一大早,朋友和家人逐个给我打电话联系,担心我的安全。因为我经常参加登山活动,后来跑马拉松,再后来独自国内骑行,还参加越野跑。

我从2004就开始背包露营,经常周末背着十几公斤的包,去那些野路穿越,扎营在远离人迹的天低云聚之处。近几年参加越野跑,不过都是中等距离的参与者。这个圈子关注久了,就会听闻和接触不少户外遇难事故。

最早就是浙江清凉峰一位驴友遇难事故。当时在户外圈讨论的是,在远离都市的环境下,人与人的彼此信任和救助问题,是一个人该如何面对自己与大自然的问题。后来又出了一起浙江温州几位朋友在台风下去兰溪江溯溪的事情,好像也有人遇难。那起事件大家感叹的是,自然不总是风花雪月、风轻云淡,去户外活动不是为了艳遇帅哥靓女、谈情说爱。出发前必要的攻略和预案要有,必带的装备要带,在自然发脾气的时候,认怂很有必要。总有一部分人仗着自己年轻,天不怕地不怕,啥都不准备,就一头冲进自然的漩涡。天气预报、撤退路线、携带装备都要思量周全。有些活动的组织者仗着自己有点经验,啥都不怕。一些毫无经验的人就依赖组织者,自己缺乏野外活动常识,没有自救能力。尤其一些女孩子,平时娇滴滴的,被男孩子一忽悠就去了,遇到事情,男的救不了她们,她们也无法自救,只能命丧黄泉。

后来,有一个磨房的高人,喜欢solo的男孩子在新疆失踪。这个男孩子还和我和一个要好的朋友一起参加过浙江舟山的一次活动。当时在车上看他阅读一本全英文的户外书,很厚一本,是野外求生类书籍。可惜,后来再也见不到了。

16年去熬太穿越,亲身经历了一次失温。熬太路线的危险不在于高海拔高反和路线绝对难度,而是变幻莫测的气候。当时参加西安一个户外俱乐部的活动,当时出发一起拍照,不同路线的人员有大约几百人。我穿越的时候天气还挺好,所以并没太在意天气问题。后来一天下午,刚好走到一处休息地等人,大约下午3点遭遇突降冰雹和大雨,马上搭帐篷,然后发现气温骤降,身体很快就变冷。脱了潮湿的衣服,穿上所有干衣服,裹上睡袋,点上炉头喝了好大一碗蔬菜汤才慢慢回暖。没有经历过失温的人完全感受不到什么是失温。那种瞬间全身血液凝固的感觉很恐怖!后来翻越九重石海等地,巨大的石头山也让人极为震撼。好在没遇到下雨以及其他极端天气,否则在湿滑的巨石上攀缘,很容易摔倒,然后救助不及时,就出事了。我虽然安然出山,但是心有余悸。我宁愿怀着一颗虔诚的敬畏之心,对这座神山致敬。自然神秘莫测,要么强大到足够应对,要么离他远远的。

这些户外活动事故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血的教训始终不曾让人退缩。

后来骑行318,也关注过这条路上的骑行事故。骑行318一年之前,我所在户外论坛有几个骑友,就组队骑行川藏线。有个业余公路车联赛参赛女骑友在折多山下山路上摔车,导致头部重伤,保险公司出动直升机接回成都,救治了好久才恢复。在我骑行结束回家后,就有骑友冲出公路,掉下悬崖,落入滚滚江水。318公路是西藏连通四川的枢纽线,来往大型车辆和私家车非常多。车祸、高反是最容易导致事故的诱因。

记得我翻越海子山没注意防风,一直咳嗽,好在即时吃了感冒药,否则肺水肿严重就是死亡。回想一路骑行,有几处还是挺后怕。一是东久拉山下坡。好不容易上山到垭口,几个帅哥早早下山走了,我本想等后面的人一起走,等了十分钟手脚冻僵,天色马上要黑,处于对黑夜的恐惧,一个人骑车下山去波密。那一路就我一个人,有些路段弯大坡陡,刹车都不敢松。当时天快黑了,我想,如果我稍微有一点松懈,人直接掉悬崖下面,根本不会有人知道。通麦排龙天险,道路破烂狭窄,骑车还好,开车就太危险了。那一段翻过很多车到滚滚江水。

19年参加一次雅拉神山的越野跑活动,参赛者都到达出发地了,头一天晚上什么也没说,第二天突然取消活动。说是活动的后勤保障没组织好,可能存在天气问题,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只好停止比赛。当时好多人非常气愤,他们当中不少是请假坐飞机从外地慕名过来的。后来组织者把钱都退了 。那个组织者自己是沿海人,对高原环境缺乏起码的了解,也没有与当地人合作,没找到足够的志愿者,采购的补给食物都不够,预设的补给点都没法保证足够的食物。现在回想起来,组织者胆子太大了,当地政府也极不负责任,居然批准这种没有准备的活动开展。好在组织人还算有点良心,让活动终止,也退了钱。如果真按期进行,或许出事的就是这一场活动那些熬夜跑步的朋友。

19年参加深行户外的黄龙越野跑,遭遇大雨。好在我参加的只是40公里,难度相对较小,当天可完成。不过当天很多路段被雨水阻挡,不得不涉水穿行。后来看60公里及100公里组别,遭遇暴雨降温,经过汹涌的大河,也是比较危险。好在组织方有后勤人员确保参赛人的安全和足够的补给。

20年国庆,继续参加黄龙越野跑的60公里组别,结果国庆前松潘一带一直下雨,路上特别湿滑,比赛当天临晨还突降大雪。当天临晨5点到起点,我看到有几个跑友穿着短裤短袖,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备着保暖衣物。松潘高原的垭口白茫茫一片,很容易高反和降温。沿途有好几段路平时可能比较陡峭,雨雪之后,更危险了!看泥土的痕迹,有很多人在此都摔了跤。

幸亏我当天有点拉肚子,体力不够,都没完成比赛,直接放弃了后面的路段,慢慢走慢慢看风景。即便如此,还是摔了几跤。如果为了完成比赛,拼命往前跑,会大大提高危险性。在比赛过程中就听说有几个女孩子摔倒在冰冷的水里,那么冷!后来想想非常后怕!当天退赛的强人挺多。还有好多是两天赛的人,比赛中把保暖的衣物寄存在固定的点。我看比赛组织方发布的照片,不少人在补给点冷得发抖,泡脚、喝汤、裹保暖衣物,总算恢复。

比赛后,那些完成比赛的强人在群里得瑟,引起一阵一阵的狂欢。我心里有点不舒服!组织方在这种情况下有义务提醒大家,如何应付恶劣天气,赛前强制检查装备。准确分享天气信息,并及时劝退部分准备不充分的人,这是一种责任!尤其缺乏高原越野跑的新手们,那些危险可能是致命的!对于参与者,赛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

这种事故,让这个户外圈子寒上加霜,原本受到2020疫情影响,马拉松等体育运动就大受冲击,好不容易2021可以出门游玩,结果听到这个噩耗。我的各种户外群都在转发这个新闻,让我又生出颇多感慨。

对于我这样一位重在参与、以看风景为主的酱油瓶,确实难以理解强人们追求速度和名次的想法。自身体能不够,让我没有生过要依耐组织方的任何想法,带够保暖衣物和食物,平衡体能和挑战心,没人要求我,我也没追求过出类拔萃,所以,认怂也能保命,可能更多时候只是自己运气好罢了。

我想,越野跑或者山地马拉松之所以比城市马拉松更有魅力,就在于一种智慧和平衡。除了速度和体能的比拼,更需要一个人具备应对复杂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的能力。考虑到几十年不遇的气候突变,虽然会让人觉得杞人忧天,但是关键时候确实能保住性命。

我们参加这些户外活动和比赛,是为了活得更好,不是为了完赛。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即便最后一百米,该撤退还是要撤退。性命尤在,高山不远,而命不在了,一切都会消失。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如果我参加了,估计我也好不到哪里去。正所谓“常在河边走,不得不湿脚”。大自然面前,人类都是渺小的,我们无法预料她什么时候突然发顿脾气,就让人瞬间消失。小心使得万年船,那些能得善终的人都是每次出门谨慎再谨慎,小心又小心的人。

一次次户外活动,面对自然,一次次与事故擦肩而过,让我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受,死亡从来就是静悄悄而来。

这么大的灾难,遇难者一个个都是正值青壮年的专业人士,死亡之前,他们该有多绝望!我作为跑友,只能为他们默哀!也请不参与跑步的人们口下留德。

致哀甘肃山地马拉松遇极端天气事件遇难者
致哀甘肃山地马拉松遇极端天气事件遇难者
致哀甘肃山地马拉松遇极端天气事件遇难者
致哀甘肃山地马拉松遇极端天气事件遇难者
致哀甘肃山地马拉松遇极端天气事件遇难者
致哀甘肃山地马拉松遇极端天气事件遇难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