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
1959年,邓华将军卸任沈阳军区司令员一职。在邓华将军的生涯中,协助过彭德怀指挥过抗美援朝第一至第五次战役,领导过上甘岭战役。1955年,邓华被授予上将军衔。
当时邓华将军卸任沈阳军区司令一职之后,是哪位将军接替他的职位呢?
沈阳军区在成立之前,也叫做东北军区。是在1955年2月的时候,中央军委通过会议决策,正式将东北军区更名为沈阳军区。
建国之前,林彪先被派往山东军区任司令员一职,随后便调往东北统领着沈阳军区,任命为沈阳军区的司令员。
东北地区解放后,林彪率领第四野战军挥师南下,率领部队入关,被任命为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员。他不仅仅指挥过平津战役,还曾带着解放军横渡长江,指挥海南岛战役等等。
可以说林彪元帅带着他领导的第四野战军从北打到南,解放了中国的大部。
同样沈阳军区可以说是林彪元帅的“老巢”,因此沈阳军区司令员一职人选却让林彪陷入两难。
由于沈阳军区管辖的面积十分庞大,面临着俄罗斯和日本两大军事国家,12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与长达6000多公里的国界线,在军事地位上,沈阳军区相当于中国的北大门。
所以沈阳军区司令员,必须是一位可以震慑敌人的大将。再三思索之后,林彪心中浮现出一个名字——陈锡联。
在这些上将中,能担任沈阳沈阳军区司令员的人少之又少,他们几乎都身兼多个职位。
思来想去,陈锡联进入林彪的眼帘:无论是在资历方面、还是在震慑外国方面,只有陈锡联最适合沈阳军区司令员一职。
陈锡联出生于1915年,与王建安将军是同乡,湖北黄安人。陈锡联十四岁那年,由于遭到军阀压迫,便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随后在1930年成为了一名党员。
陈锡联与大多数开国将军一样,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在陈锡联任命沈阳军区司令员之前,由于邓华太过优秀,接替邓华职务的人也在林彪心中打转,毕竟邓华实在是太优秀了。
可以说邓华是一名资深的老革命家,1928年参加过湘南起义,随后又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
抗战时期,邓华在晋察冀地区,担任军区司令员一职,并且带领部队参加百团大战。
正所谓“后生可畏”,邓华曾经担任过中央红军将领,任命师政委一职。
而陈锡联也是在红四方面军做过将领,只不过陈锡联在当上政委时仅仅二十岁,比当时的邓华要年轻许多。
红军两大主力军在井冈山会师时,周恩来总理在见到陈锡联之后不禁感叹道:红四方军的干部真是后生可畏啊。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组织任命邓华在115师的一个团部担任政治处主任,陈锡联当时也担任了129师的一名团长。
所以说,无论是在资历上、还是在军功上来说,陈锡联都是不逊邓华的存在。
所以在1959年林彪亲自找到陈锡联进行谈话,没过多久国防部的工作人员接到一通电话,随后任命陈锡联为沈阳军区司令员一职。
就这样四十四岁的陈锡联成为了,继邓华将军之后沈阳军区第二任司令员。做一名老革命家,陈锡联深刻的明白沈阳军区的重要性:沈阳军区可以称作为祖国的“北大门”,过了绥中便是山海关,随后就是我国的首都北京。
所以陈锡联在上任后第一时间就去视察了大兴安岭、长白山、辽东半岛等地。
结语:
少年自该当自强,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陈锡联将军之所以可以在上级面前脱颖而出,这其中也不缺乏将军自身的努力。将军在任为沈阳军区司令员一职时,什么时都亲力亲为,所以说现在青年人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中都应该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