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绿山山、土伞伞,养出一堆金碗碗

掌上春城讯白头鹎、鹊鸲、戴胜、画眉、伯劳鸟……小哨村的夏日清晨,是在20多种鸟的鸣叫声中开始的。平缓的小山坡上遍布云南松,鸟儿在树枝间蹦跳、欢唱。

树梢上的叽喳声络绎不绝,树底下也有无数的生命在憋着劲儿悄悄生长。青头菌、奶浆菌、喇叭菌、见手青……但,对于造访山林的当地农人来说,掩盖在松枝下的干巴菌,才是重点。

干巴菌

李有红,昆明市宜良县小哨村众多包山养菌人中的一员。他承包了500亩山林,林间除了大量的鸟类,还有松鼠、野猪等动物和60多种他叫得出名字的植物,生机勃勃。小哨周边山上的森林覆盖率超过80%,但李有红偏爱云南松,因为松树底下是野生菌生长的理想环境。

“前两天天气干燥,幼菌如果长时间被阳光直射,会影响生长,还可能坏掉。所以我用周围的树枝树叶给它搭了个小棚子。”李有红蹲下身子,轻轻掀开树枝,查看一窝刚露头的干巴菌,黄白色、嫩嫩的。

绿山山、土伞伞,养出一堆金碗碗

捡到一朵干巴菌,李有红露出微笑

养菌、捡菌的人熟悉小哨每个山头的每一棵树,哪棵树下面有干巴菌窝子,哪里就是重点关注区域。干巴菌从冒尖到成熟需要约一周时间,人们无需过多干预,顶多顺手为幼菌搭个凉棚。遇到极度缺水时,拿个瓶子支在菌窝子旁边10多厘米的地方,用雨水或山泉水滴灌。

8月,云南野生菌进入高产期,各种菌子大量上市,价格普降;但昆明本地产的干巴菌价格始终坚挺,每公斤1200—1600元的市价,证明这种山珍多么受人喜爱。

与驰名中外的松茸相比,长得黑乎乎一团,没有“伞伞”和“杆杆”的干巴菌貌不惊人,却是云南人最喜爱的野生菌之一。在昆明周边,产自小哨的干巴菌尤为有名,收菌子的贩子和慕名而来的食客纷至沓来。

绿山山、土伞伞,养出一堆金碗碗

小哨出产的干巴菌菌肉肥大、层次分明

干巴菌的魅力有三:香味、口感、生态。它在滇中地区海拔一两千米的松林中生长,夹着带有松脂气息的泥土,慢慢拱出地表,能一口气长到成年男子手掌般大小。它长得像掰开的核桃,也有人说像一朵祥云。宜良小哨的干巴菌因品质好而闻名,它菌肉肥大、层次分明,顶部呈淡淡的乳黄色,大的一朵能有一公斤多。这种价格昂贵的野生菌,是云南夏天最珍贵的山珍,也是大自然赠予食客的佳肴。

凌晨6点,普正才和媳妇准时起床。两人随便洗漱收拾一下,准备好竹筐、镰刀,叫上小儿子,一家三口人在蒙蒙亮的天色中上山了。他们的目标,也是干巴菌。

普正才的家在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背靠大村山。这里山广林茂,夏天盛产上百种野生菌。每年6月至10月,像普正才这样的捡菌人,能在九溪镇的山林间采摘出170多吨食用野生菌。

绿山山、土伞伞,养出一堆金碗碗

普正才穿着防水裤子,在杂草丛中寻找菌窝子

头天晚上下过一阵雨,山路非常潮湿。普正才穿着防水的裤子,沿着熟悉的山路慢慢走了10分钟,在杂草丛中找到了第一窝干巴菌。他用镰刀小心翼翼地拨开附近的杂草,把刀刃抵在菌子的根部,轻轻一撬,一朵拳头大小的干巴菌就完整地采下来了。撕一点放在嘴里嚼嚼,味道微涩,带点回甘。

“干巴菌生长周期是15天左右,七八天是最好的,长出来超过15天的就不好吃了。用它跟青椒或者鸡蛋一起炒,再放点小米辣,炒出来香得很!”普正才把手上的干巴菌放进背上的竹筐,继续在附近的灌木丛里搜寻,没过几分钟,又找到一窝干巴菌。

翻过一个山坡,普正才突然蹲下,迅速拨开脚边的杂草,展示他发现的一窝鸡枞。“生长周期70多个小时,鸡枞煮汤,又鲜又有营养。”说完,他操起镰刀,干净利落地往根部一斩。他的妻子在一旁举着手机,拍下他手里的鸡枞——灰褐色圆锥形伞盖、沾着泥土的白色菌柄,新鲜得很。

普正才与野生菌打了24年的交道,进了山,他看一看周围环境,就大概知道山上会出什么菌子,哪种树下容易找到菌子。各种菌子的生长周期、生长环境,他都了如指掌。“我们不捡杂菌的,卖不上价。杂菌出得快,生长期就四五天,不愁捡不到。”说着走着,没过多久,他背上的竹筐已经装满大半。

上抖音

上午10点,普正才捡满一筐菌子,交给妻子背到九溪镇街上出售。

绿山山、土伞伞,养出一堆金碗碗

普正才的妻子在九溪镇街上卖菌

小镇街头,像她这样的卖菌人不少,新鲜摘下的菌子摆在路边,人守在一旁,也不怎么吆喝,买家纷纷聚过来询价,还不到中午,整整一筐菌子就卖完了,入账700多元。普正才的妻子背起空筐,到附近的市场买了三份盒饭,骑摩托返回山上。这是一家人的“工作午餐”,晚上回到家中,一家人会尝尝自己采摘的野生菌,盘点一天的收入情况。

在山上找了片树阴浓密的地方,一家三口席地而坐,开始吃午饭。

“我1997年就开始采菌子了。2004年我也包过山,每年14000元,我包了6000多亩,包到2011年。最多的一次一年采了将近900公斤,采菌子的收入占了一年总收入的1/3。但那时菌子没有现在值钱……”普正才眯着眼睛,不断回想家里近年来的变化——捡菌是个辛苦活,一天要走40公里山路,但收获多的时候收入也很可观。一家人平时打零工,省吃俭用,前几年用攒下的钱买了辆小轿车,又重新装修了房屋,添置了一些家电,还换了新的智能手机。

下午,回到家中,普正才一家人开始张罗晚饭。他家的冰箱里,装了不少山上捡回来的干巴菌和鸡枞,他和妻子手脚麻利地做了青椒炒干巴菌和鸡枞汤,煮好米饭,全家人饱餐了一顿。

饭后,普正才打开手机,开始关注他的抖音账户。他的账户名叫“野生菌销菌”,今年6月开设,内容多是采菌子、烹饪菌子的过程,由他自己客串解说。有一点令他颇为自豪:注册抖音还不到3个月,他已经有5486个粉丝,获得4.1万个点赞。

“我开抖音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想告诉爱吃野生菌的人,怎么识别能吃的菌和有毒的菌,烹饪到什么火候最好吃,希望全国人民都来享受到这种云南的美味。另一个是山上经常见到人们丢的易拉罐、塑料袋,这不但破坏环境,而且也影响了野生菌的生长。”普正才说,他早年为了采菌子在山里住过,见到垃圾等污染物侵入山林,令他非常担心。“我想用抖音来宣传,呼吁大家保护自然,爱护环境。”

好日子

对采菌人来说,生态环境的变化不仅影响野生菌产量、影响自己的收入,还是关系家庭和村庄前途的大问题。在每年能产出10吨优质干巴菌的宜良小哨,村民们无比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无论是固定的包山养菌,还是赶时节的上山捡菌,与菌子打交道的人们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对身处的山林极为熟悉。他们懂得气候、水土、动植物与菌子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摸得到山林的脉搏,而山林也因这种“懂得”,赠予他们丰厚的回报。

上世纪90年代,小哨的村民们就开始利用家门口的山林了。1994年,村里试行“包山捡菌”,让有能力的村民承包山头,负责山上野生菌的管理、采摘和销售。此举立竿见影,当年就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从此,野生菌产业被村民视为致富之路。

为了让山间的野生菌保持品质,又能增收,包了山的村民开始主动学习充电。他们学习如何保护森林生态,学习如何规划林间资源,如何对山林进行科学、安全管理,如何改善村里的交通和服务,吸引游客光临……不知不觉中,这个因野生菌而红火的彝族村庄,由内到外都变了模样。

小哨,是云南第一个以野生菌为特色的生态旅游村。一栋栋新盖的小洋房,如同雨后冒出的朵朵鲜菌,展示着村民的好日子。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小哨的“林下野生菌经济集中片区”面积达18256亩,经济林下种植的鲜果面积2000多亩;野生菌年产量从以前的六七吨增至现在的15吨,承包山林产出的野生菌价值400多万元,包山捡菌的人均分红超过3000元。加上野生菌衍生出的其他产业,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8800元。

绿山山、土伞伞,养出一堆金碗碗

爆炒野生菌,夏季专属美味

“来收菌、来吃饭的人一拨一拨地打电话过来,我家山上菌子可能不够吃。”接完一个食客的电话,李有红感叹,夏、秋两季是小哨最热闹的时候。“山上有林子,山中有菌子,山间有塘子,山沟有谷子”,每逢周末,进村的车一辆接一辆,在盘山公路上排起长队,游客、食客赶来体验捡菌的乐趣,品尝云南品质最好的干巴菌。李有红的农家乐推出每桌1000元的干巴菌农家宴,6月以来已经订出30多桌,预订的干巴菌有70多公斤。

菌子丰产时节,是李有红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我们自己忙不过来,还要临时请两三个人,带客人上山捡菌和处理菌子。”干巴菌从不愁卖,他只要拍几张照片往微信朋友圈一发,客户就会抢着留言求购。

绿山山、土伞伞,养出一堆金碗碗

李有红挑着刚摘的桃子,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

小哨盛产桃子、板栗、梨,都是待客的佳品。村子的300亩桃树,让小哨几乎全年都能出产成熟、味美的桃子;50多家农家乐成了乡村旅游的坚实基础,游客服务中心、篝火广场、停车场、公厕等旅游配套设施陆续建成;这里盖起了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优质野生菌成为绿色食品;这里“彝乡氧吧”的名声远扬,越来越多游客周末自驾前来观美景、品美食、乐享健康生活和田园风光。2017年,小哨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2021年上半年,又被宜良县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李有红从小看到大的山林还是那片山林,而山下的村庄已是面貌一新。

都市时报全媒体报道组

责编:毕群

编审:周晓雪

终审:钱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