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有观点:“艺术的发展多受宗教之影响。”(见《金明馆丛稿?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敦煌遗书中写经书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敦煌
敦煌遗书中的写卷,从最早西晋永兴二年(305),至最晚的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时间跨度700年。于中国书法,正是从两晋、南北朝、隋唐至北宋,书法发展的鼎盛时期,在700多年,书法书法名家辈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唐代的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宋代的苏、黄、米、蔡等,书法审美取向也历经“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的时代更迭。
灵飞经
写经,若归为书法范畴,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与所谓正统的主流书法一定会相互借鉴而又相互影响,在当代书坛对中国书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中国书法大发展这几十年,当代书家学习、借鉴敦煌写经,并融合时代审美意识,开创中国书法的新境界。书法家沈增植书法之路是碑贴结合的代表,除此他还借鉴过敦煌写经,他的学生章草书大家王遽常说:
“先生于唐人写经,流沙坠简亦极用力,晚年变法亦得力于此。”
在700年期间,写经者虽身处偏远的西北敦煌,但也没有失去和内地的文士、书法家的联系。于中国大书法而言,写经书法与主流书法并行发展,形成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的局面,毕竟写经是一类具有实用性的书写,写经生的水平也良莠不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写经体,具有生动、自然、质趣的特征,共同反映了古代书法艺术的审美取向。
中国书法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一直重复着濡染和被濡染的过程。作为正统、主流书法家,也会吸收写经书法的营养,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我们从苏东坡的存世书法中就能看到写经书法的影子。
苏轼行书《覆盆子帖》
苏东坡宋代“尚意”书法的最杰出代表,其书法结体特点“肥腴、偏扁、欹侧、偃卧”八字艺术特征。其书法字形多欹侧而向右倾斜,字形扁阔丰肥,执笔稍偏下,左秀右枯。笔法自然不拘,多带行书意,且用墨必浓,构成了别于前人书法的“苏体”。“苏门四学士”之黄庭坚,称苏体书法是“石压蛤蟆”,成为书坛佳话。字形偃卧在于用笔之偃卧。
苏东坡的书写习惯是以手抵案,腕时贴桌面不动,以运指为主,笔锋欹侧,锋颖入纸与纸面成一定角度。
苏轼《亡伯父苏涣诗帖》
甘肃博物馆《阅紫录仪三年说》
苏东坡书法是典型“讨百家米,煮一家饭”,晋唐各家他都有所取法。如:苏轼29岁,在凤翔时所写的《亡伯父苏涣诗帖》(宋拓本),极具典型的晋人小楷风味;34岁在京师时所作的行书信札《治平帖》,不仅笔法精细,字体遒媚,而且已明显具备了肥扁欹偃的特征,这说明得到李邕、徐浩的书法营养,而后有兼善颜鲁公式的宽博。如果说《治平帖》是他书法标志性元素与风格的开始,那么,楷书《滕王阁序》《金刚经》和《养生论》不断巩固和强化了这种风格,加深了人们对他特有风格的认知和印象。
苏东坡画像
苏轼《治平帖》卷局部
再,我把苏轼的不同时期的作品与写经书法做个对比。
苏轼早期小楷诗稿《亡伯父苏涣诗帖》与《阅紫录仪三年说》(《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的比较。《阅紫录仪三年一说》是唐代经生许子颙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写于河南府大弘道观,是经生抄写的道教经典。其书法娴熟流利,端正有法。二帖的品相与气息具有惊人的相似,可是两帖相差了330年!这不能不让我们臆测苏轼的小楷几乎托钵于此。
苏轼行楷书《祭黄几道文》
《祭黄几道文卷》局部
煌遗书中西魏时期的《贤愚经卷第一、第二》局部
苏轼的小楷《祭黄几道文》与敦煌遗书中西魏时期的《贤愚经卷第一、第二》(甘肃博物馆藏《甘肃藏敦煌文献》)的比较。发现惊人的相思风格。
《祭黄几道文》是苏轼与弟弟苏辙联名哀悼同年黄好谦的祭文,写于元祐二年(1087年)八月四日,当时苏轼52岁,书风古雅遒逸,真率自然,是苏轼传世作品中极少的楷书珍品之一。
《贤愚经卷第一、第二》,为敦煌太守邓季彦妻元法英造。元法英为东阳王元荣之女,元荣佞佛,统治敦煌20余年,任内广抄佛经,大造石窟。
此卷应写于西魏大统八年(542年)以前,它出自一不知名的经生高手,字形趋扁欲方,结体茂密,气象从容。横画大幅度斜耸,与肥厚凝重的捺笔相呼应,显得形势伟岸傲然,与苏东坡的书法颇有相通之处。而两者相差了近550年!它似开启了500年后的“苏轼体”。
这种的结论虽不是翔实史料考据,但是,史料没有记载并不等于没发生过。以苏东坡的见识和才情,慧眼识“经”当在情理之中。
敦煌写经《更漏长》法藏30册
《薛廷珪撰颍川郡王韩逊生祠文》
书法风格是相互学习、借鉴、融合:两件写经书法具有明显的殴楷风格,可见名家书法的典范作用,可由中原传播到偏远的西北。
写经书法艺术价值到宋代被逐步认识,宋徽宗时,御府开始收藏唐经生手写的卷子,此后影响越来越大。元代的书画家倪瓒,书法简远萧疏、枯淡清逸、笔力险劲的特有风格,明显有写经书法的影子。据资料,倪瓒曾认真地临摹过写经书法。
史上任何一位书法名家的学习过程,览遍历史经典名作,吸收积累、反思,反复熔炼,最终形成面貌风格,是多种营养元素叠加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