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这是我的两段视频的演讲稿。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叫坐古谈今,本名李连利。我这两天经常想起20个字。你说你公道、我说我公道,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
要公平不要钻牛角尖
这世间的事情,人们最看重最希求的是什么?“公平”“公道”二字。人们追求它们代表着人们还有希望,这是好事儿啊。但是,您可别较真儿认死理儿。那吃亏的将是你自己。
您看我家有两个儿子儿。大儿子就经常指着我说:“同样犯错误,不说他,就说我,这公平吗?”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也是这样指责我的父亲的。我小时候就经常对我的父亲说这些,当然,我那时候不知道“公平”二字儿,三十多年前的小屁孩儿,比起现在的小屁孩儿可傻多了。
那时的我怎么对待“不公平”?就是两眼直勾勾地瞪着老爹。凡是稍微年纪大点儿的朋友,都知道这种对视会引来什么?一阵暴揍。
嗯——这公平吗?同样是孩子儿,老大比老二大四五岁六七岁甚至十几岁,你十来岁,他三四岁或者你十七八岁,他八九岁。你怎么要公平呀。
能怎么办呢?就得和他好好说为什么我说你不说弟弟、妹妹,诶,对了,如果是姐弟那又涉及到了性别平等、性别公平上了。凭什么强奸只能对女性,对男性强奸不算强奸。
世界就不不可能完美,你如果只记得不美的地方,那么全世界都是黑暗的,包括最爱你的父母。
你只能记住美好的地方,如此才能生活生存下去,才能在不美好中看到美的价值。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科举考试中的相貌问题
我们聊的主要是历史,历史不公平的事情多了去了。但那怎样?历史还是就这么不公平的走下去,不以人的情感色彩为意志。对于这一问题,详见“选官与选美”一文。
作为有了孩子的人最关心的事情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教育教育就是考试嘛。无论你是什么快乐教育还是什么素质教育或是爱的教育,归根到底你得考试。你要选拔就需要考试。
一说考试,我们就得谈谈科举制。您说就比如我们将要谈及的科举制,科举制公平吗?我们只能说相对公平。科举选拔的是人才,只要学问好、有才能不就行了?那不行,古代科举制那就得看模样,看你写字儿好不好。越近这种看模样、写字好不好就越明显。特别是明清时期。
从明初朱元璋时代到崇祯年代,像模样长得不好失去状元身份的人并不少见。例如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年)郭翀就因为长得没有吴宗伯好看,状元位置丢了。
请注意呀,像郭翀长得不好看,其实长得也并非歪瓜裂枣儿,至少不会像被人戏耍的朱元璋的模样。据我考证郭翀长得和你们眼前的这个中年男人差不多。
建文二年,状元王艮也因为模样长得没有胡广好看而被改为榜眼。据我考证王艮长得也和你们眼前的这个中年男人差不多。
这个王艮咱们要好好说说。王艮并没有因为模样没有成为状元而嫉恨建文帝。
王艮与解缙、胡广
南京被攻陷前,解缙、胡广和王艮三人在老乡吴溥家里聚会,商议何去何从。会上,解缙陈说君臣大义,胡广更是慷慨激昂,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只有王艮默默无言,独自流泪。吴溥说:“你们是受皇上知遇之恩最深的大臣,何去何从的确不能马虎,我只是一名小臣,还可以静观其变。”
三人离去后,吴溥14的儿子吴与弼便评点三人,说胡广大义,王艮这个人必当叛徒,对于这种事情竟然一言不发。吴溥摇了摇头,儿呀,你还小呀,不懂得人情世故。依我看,这三人中只有你王叔叔才是一位大大的忠臣!
话音刚落,就听见隔壁胡广嚷道“现在市面上乱糟糟的,快去看看咱家的猪跑了没有?”
吴溥回头对儿子一笑:“一只猪都放不下,还能舍得自己的生命吗?”后世有一位比他还牛的,自杀前问水凉不凉。
二人刚说完,就听到邻居王艮家中传来了嚎啕大哭。吴溥父子过去一看,王艮已经服毒自尽,只留下哭嚎的妻子和4岁的儿子王率章。王艮的老母虽然没有悲音确实在尽力地保持着平静。原来,王艮回家之后就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母亲。之后与妻子诀别而服毒自尽。
才德难以兼备,选材是个大问题
所以说,人丑代表不了什么。人丑是父母给的,谁也没办法。人的德行、学问那是后天努力形成。人要追求的是德行、学问而不是貌色。解缙慷慨陈词之后骑着马就跑到城外迎接朱棣了,后来推荐胡广、李贯等人。
李贯后来因错误被抓入监狱,临死前还说愧对王艮。解缙呢?被朱棣暗中指示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灌醉酒、脱了衣服种在了雪里。解缙死后第三年也就是永乐十六年(1418年),49岁的文渊阁大学士胡广病逝。不知道临死前想没想到王艮。
这四人都是牛人。解缙年龄排第三,吴溥年纪最大1363年生、王艮1368年、解缙1369年、胡靖也就是胡广年纪最小生于1370年。
但考取功名解缙最先,他1388年,19岁的时候科举成功,考试名次是95人中排名第27名,属于第三甲前十名。
建文二年也就是1400年,吴溥在这次考试中取得110人中第四名好成绩(也就是二甲第一名,也就是“传胪”)。胡广、王艮状元之争,那一年的探花乃是李贯。状元榜眼探花传胪四人全部是哪里人?江西人。而且状元榜眼都是江西吉安市吉水县人。这一届前五名全部是江西人、110名进士中五分之一是江西人。解缙也是江西人。所以,他们四个人才会在一起聊未来。
这公平吗?是不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在帮江西人?会不会有人照顾他们?其实,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错误的,对的方式就是首先要看考试卷子儿。我们现在看不到他们的卷子了,既然看不到只能说一句:江西的兄弟们真棒。
正因为有这种看法,对公平的绝对考虑。才有了一件大事儿发生,这就是朱元璋去世前一年的“科考血案”,就与这类思想相关,那次科考的百余名进士竟然全部是南方人。北方士子们非常不满,再加上各种权力斗争的背景,朱元璋再次拿起了杀人的刀。
南北榜的形成,虽然还是不公平,但却告诉我们选才公平只是原因之一,还有更重要的问题。
公平的牛角尖是什么?郭翀的状元被朱元璋一句拿下,没处讲理(视频1)
科举制无法解决德:王艮与解缙、胡广的故事(视频2)
选官与选美:大唐世族、公卿夹缝下的科举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