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原本是商的西部诸侯,经过长期发展,最后灭掉商朝。西周尽管直到周武王时才灭了商,完成建国大业,但是真正奠定灭商格局的要算武王的父亲周文王。史称周文王时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论语•泰伯》),从而确立对商的优势地位。
因此,周文王时的统治对于西周的发展壮大十分重要,周人也将其王朝的开端,归功于周文王时期。
司马迁称他:“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尤其是“礼下贤者”的做法,令大量贤才归之,其中既包括姜子牙。
当听说西方周族君主姬昌求贤若渴时,姜子牙就离开朝歌,到西周领地岐山西南的渭水河边。他在磻溪边住下,每天在渭水的一条支流边垂钓,一边观察社会形势的变化,一边等待机会。
但是,姜子牙钓的可不是鱼,因为他的鱼钩是直的,且没有挂上鱼饵,就投入水里。一次,一樵夫路过,看到姜子牙如此钓鱼,十分疑惑:“老先生,您这样鱼儿怎么可能上钩呢?”他却一动不动,看着钓竿自语道:“只要鱼儿愿意,它们自会上钩!”
很快,渭水河边有个奇怪的老头,钓鱼用直钩且不挂鱼饵的消息就传开了,最终传到姬昌的耳中。
姬昌心想:此人言行奇特,或许非等闲之辈,也许就是自己寻找的贤才。于是,他以狩猎为由前往渭水边,果然发现一个奇怪的老者在垂钓。
他上前与之攀谈,发现此老者谈吐不凡,见解深刻,两人相见恨晚。接着,姬昌向他询问天下的形势和治国安邦的策略。
姜子牙认为,要治国兴邦,务必任人唯贤,重视发掘、选用人才,与姬昌原先的想法不谋而合。姬昌十分高兴,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久矣!”于是,后世人们就称姜子牙为“太公望”。
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东海海滨人。
相传姜尚的先世为贵族,是舜时期的一名官员,因功被封于吕(河南南阳),故为吕氏,名吕尚。中国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因此“姓”即“女生”。
后来在一个姓中又以男性为主,这就是氏,至春秋战国后,氏越来越多,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即现在的姓氏。
后来,家道中落,到姜尚时已是贫民。为维持生计,年轻的姜尚在商都朝歌(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
尽管他出身贫寒,但是胸怀大志,勤苦学习,探研治国兴邦之道,期望有朝一日能大展宏图,报效国家。靠着“博闻”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尝事纣”,在商朝为纣王服务。后因“纣无道”,就“去之”。后“游说诸侯”,周游列国,试图求得施展才华的平台,但“无所遇”,报国无门。
直到暮年,他终于等到了姬昌。
姬昌请姜子牙出山,辅佐自己完成灭商大计,并封姜尚为太师,同时掌管军队、政事。
为答谢姬昌的知遇之恩,姜子牙为强周灭商制定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
对内,实施农人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租税,八家各分私田百亩,大小官吏均有分地,子孙承袭,作为俸禄等经济政策,促进生产发展,为灭商打下经济基础。
对外,表面继续恭顺侍奉商朝,以防引起纣王怀疑,暗中却争取邻国、拉拢、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以翦商羽翼,削弱和孤立商王朝,如灭掉商西部重要的同盟国——崇。
在姜子牙的治理下,越来越多的诸侯国和部落归附周文王,逐渐“控制”大部分商王朝的属地,出现“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局势,为取代殷商打下基础。
文王死后,武王即位,此时灭商的基本工作已完成。姜子牙与武王商议,想检阅一下各诸侯国是否听号令,同时也试探一下商王朝的军事实力。
于是,姜子牙命三军出发,约定集结时间、地点。此次军事行动尽管没有试探出商纣王的军事实力,但也检验出西周的号召力。此次会盟,史称“盟津之会”。
两年后,商纣王的残暴程度有增无减,其内部统治集团分裂越来越明显,灭商代商的最佳时机到了。
姜子牙和武王出兵伐纣,并给出两个理由:一是商纣王有重罪,二是打着替文王报仇的旗号。
公元前1046年,两军在牧野对战,史称牧野之战。
据《史记周本纪》载:刚开战,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即先由姜子牙率领百名勇士出战敌阵,展示军威,灭敌军志气。
然后,武王亲率周师主力从正面进攻敌阵,最终推翻了商纣王的残暴统治。
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