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落后的晚清政府,将自己的大片土地都租借给了各国列强,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国中之国。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同一时期,有个福建人,在马来西亚的诗巫,同样租借了一块土地,带着1千多个农民在那里建起了一座中国城。
这个福建人的名字叫黄乃裳,是福建闽清人,世代都是农民,家境并不富裕。从小他就热爱读书,一边打工赚钱一边学习。因为信仰基督教的关系,黄乃裳比其他人更早接触到了西方的文化知识,并且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基础。
在教会工作多年后,黄乃裳参加科举考试,而且第一次就考中了进士。可清政府的官没当几天,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黄乃裳的弟弟黄乃模英勇殉国,他的职务是北洋水师致远舰的副管带,也就是邓世昌的副手。
黄乃裳身在清政府,又了解西方世界,因而对甲午海战失败的真正原因,看得一清二楚。各国列强的欺辱,弟弟的牺牲,让黄乃裳时刻铭记于心,丝毫不敢忘记。同时,他也清楚地认识到,清政府只有通过大刀阔斧的变革才能进步。
战后,黄乃裳坚持向李鸿章等重臣推荐新学,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相交,共同参与公车上书,策划戊戌变法。慈禧发动反扑后,百日维新失败,黄乃裳被通缉,先逃往上海,再辗转回到了老家福建。
回到福建后,黄乃裳看到故乡父老百姓的生活依然如此困难。每家每户只有一点点耕地,种出来的粮食都不够自己吃,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只能靠吃红薯填饱肚子。于是,黄乃裳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打造中国的五月花号。
通过在教会的学习,黄乃裳对五月花的历史非常熟悉。五月花号帆船从英国载着100余人,来到美国。经过上百年的殖民,最终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既然人家可以,为什么中国人做不到呢?我们一样可以坐船出海,也在海外找一块地广人稀的沃土,远离清政府,远离慈禧太后,打造属于自己的乐园,建立起一个新福州。
自古以来,福建就是对外贸易的港口,沿海人民有下南洋谋生的传统,因此很多人接受了黄乃裳的建议。1900年,他带着第一批福建的老乡,来到了马来西亚的诗巫。
诗巫是黄乃裳考察了很久以后,经过深思熟虑才定下来的。马来西亚的荒地很多,正需要人手来开垦荒地。双方一拍即合,很快签订下了为期999年的租借合同,从此以后,黄乃裳就成为了诗巫的港主。
为了保障中国人在当地的权利,黄乃裳考虑得非常全面。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有很大的自治权。这些条件的设置都与他从事过教会工作,并且创办过报纸有关系。他要建立的诗巫,是一个新福州,完全不同于满清的新家园。
这个条约的签订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是中国民间自发与外国签订的条约,更是第一个平等条约。孙中山得知后,对黄乃裳极为赞赏,认为他是民众自治的典范。
黄乃裳带着福建的老乡,一起开荒拓土。中国人的聪明勤劳,让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凭借自己的双手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随着生活设施逐渐完善,来到诗巫的人越来越多,上千的福建人来到这里,一座中国城很快建立起来。
新福州的一切似乎都走上了正轨,这里兴建了教会、学校、商店,还有福州联合公司,经济也蒸蒸日上,一片繁荣的景象。可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有人开始眼红了。
当地的马来政府看着诗巫的欣欣向荣,总觉得自己从中赚得太少。于是,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想把烟馆、赌场等各种非法行业给塞进来。黄乃裳理所当然地坚决反对,马来政府便捏造罪名,把他给驱逐了。
黄乃裳虽然离开了,但是留在这里的华人们,坚持奉行他的政策和规划。这块福州人的新家园,逐渐发展成为了砂拉越州最大的城市。时至今日,当地华人的比例仍然达到40%,都是当年新福州移民的后代。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特殊年代,黄乃裳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子,他忧国忧民,勇于开拓,敢想敢干,为自己的同胞谋求了一块栖身之地。为了纪念他,诗巫市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条街道,一所学校,在福建也为他修建了纪念馆,供后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