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意人生
作者 | 冯恩昌
我从20岁开始写诗,今年86岁了还在写,可说是诗意的人生了。我在漫长的写诗历程中,先写民歌、儿歌,古体形式的诗。80年代初转上写新诗,一直坚持到现在。我对诗的体裁、格式研究的不多,认为写诗不在格式在诗意。在写诗中,我是以写短诗为主,超过20句的很少,多为五六句十几句,觉得短诗好掌握,灵感来得快,修改很方便,发表也容易。就因有这种思想,我写诗成了高产作者,一生写了一万多首,出版诗集8本,也不在少数。诗之魂,人之魂,自感契合在了一起,说我是“农家小院派”诗人,倒也切合实际,一生写诗确实走了小院诗的路,沉入了乡土诗的派。
我一辈子写农村题材的乡土诗,跟随时代发展,坚持党的文艺路线,农家小院的葫芦棚下,是我喜欢的写诗园地,身临农家的简朴生活,就着圆圆的石头小桌,喝着廉价的黄大茶,听着葫芦棚上悠扬的蝈蝈鸣唱,品着院中瓜豆菜花的清香,很自然地产生诗的灵感,一首首小诗就顺乎自然地从茶壶里流出来了。在我的诗作中,小院诗占的比例最大,能占80%以上。原来有的诗友说,老冯的小院诗写得多,还能基本上不重复,追其原因,我觉得小院是社会的细胞,它跟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也就不断地发生新变化,只要思想跟趟,能够寻找生活新发现,就有写不完的诗。农家小院可写的东西太多太多,一是小院中的人物,多少年多少代,人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小院里,繁衍后代,传承家风,耕耘田园,发展事业,培养后代,多少故事和业绩,需要记载和反映,谁能写得完:二是庭院建设,瓜豆菜种植,房屋的修盖,男男女女在此生活的花絮,也是永远写不完的;三是,小院和外界有密切的联系,亲朋好友的来往,婚姻的牵连,儿女的求学,人际关系的牵动等,全都是写诗的生活之源。我写小院诗多多,是我人生境遇造成大半辈子生活在小院,自己又特别热爱小院,心里不断诞生诗的浪花,不少活生生素材催着人去写,作为诗人这种冲动是阻碍不住的。
小院随着时代的变化,是我永恒的写诗生活来源和题材。党的每一项振兴农村政策,都能使农家扬眉吐气,春潮奔涌,让我诞生新鲜的人生诗意,党在农村的家庭承包制的落实,是我写诗的重要转折点,我抓住时机写了一批,如《星星》诗刊发表的《醒了的山村》(组诗),山东大型刊物《柳泉》发表的《花萼山》《黄昏在小院里喧闹》等,都尽情抒发了拥护党的政策的真情,反映了农民的心声。我的写诗一生,写出的几首反映时代的精品,以及在全国、省市获奖的几首,都诞生小院中。发在《人民日报》的一首写道:
夏夜
葫芦花开了
摇着闪烁的银星
从棚架的绿云里
跳下来 躲进
老农的烟锅中
品味 蝈蝈的小曲
音韵的生动
夜色中
清丽的屏幕上
竹篱茅舍的人家
几页圆圆的芭蕉扇
摇着温馨的清凉之风
月亮从树杈里爬上来
银辉有着如水的平静
村庄的睡意浓了
远远近近的虫声
透视出快乐的人生
我写小院诗,把写农家生活的变化当成重点,随着党的新政策的落地开花,有新的发现就写,一个时期一个时期的向前推进,新生事物是层出不穷的,我的小诗也就越写越多。
过了八十岁高龄,我的写诗热情未减,而是在操作上变化了一下,不再拼着力气攻关,在发表档次上不再要求高标准,而是把写诗当作养生的手段。随着晚年生活方式改变,写作的方式也来了个轻松愉快进行。近五六年来,经常让儿子开车拉着,走进县境的南部山区,观察体验生活,游风光景点,看山水田园,浏览村庄人居变化,观赏山野风景等,慢慢游走,深入新生活,发现新变化,产生新灵感,回到县城的家,自由自在地写作,做到既有新鲜内容,又进行了脑力劳动,活跃了大脑细胞,把写作变成了养生锻炼,用这种晚年写作方式,已经实践七八年了,也获取了一些成果。写了3千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冯惟敏传承诗选》《田园新歌》,《山水田园新曲》3本诗集,出版了《山水临朐游记》《生态散曲》《绿水青山新韵》《诗文心语》《冯恩昌自传》(上下集),一共7本。没有开出奇葩之花,却也晚年花满园了。
按说到了80多岁高龄,该停笔休闲了,可我现在停不下来。可能是一生写作的缘故,不写心里烦躁,情绪不正常,浑身不舒适。所以我还天天坚持写一点,起码也写几首小诗。已经养成一种养生习惯,一天开始,坐立不安无事干,成了思想负担。只要泡上一壶茶,不紧不慢地喝,铺下稿纸开始琢磨诗句,心里的激浪就平静了,一会就出灵感,生题目,跳诗句,顺乎自然的出来一首诗。诗神来了,非常灵验,思维进入生机勃勃的世界,一切心中的亮点都能调动起来,写出生活的美韵来。我已经形成很难改变的习惯,不写诗,不撰文,身上懒洋洋,眼皮打仗,光想睡觉,可诗神降临了,拿起笔来,紧接着精神振奋,浑身没有累的感觉。这良习的形成,就是常年写作的结果。很多人在创作上,写写停停,松了这根弦,再紧就犯愁了,头痛了。不是一生坚持写作的人,提笔就犯愁,只得把爱好抛弃,坚持终生写作的人,提笔就快乐,就进入极乐世界,很快写作成为享福。也许这种人生性格的转变,是颐养天年的灵丹妙药,我这个八十多岁的人,身体还硬朗,生活能自理,虽有老态龙钟的行为,可一写脑子就清醒,思路也清晰,写几首诗,千把字的文章,没有疲劳感。我说自己的人生,变成了诗意的人生,不是虚夸乱弹,是真实的情况,或许这条养生路是有道理的。
图片/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冯恩昌,1937年生于山东临朐。曾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理事、中国乡土诗人协会常务理事,全国田园派著名诗人、作家,“农家小院派”代表,被誉为东方诗神。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曾获亚太地区民间文艺最高奖“金飞鹰奖”终身成就荣誉称号,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国家一级艺术家称号,冯惟敏传说传承人,已出版文学专著23部,《糖葫芦》《故乡蝉歌》,选入全国全日制中学阅读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