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走,结队回家!

走,结队回家!

两撇优雅的八字胡

比鼻孔还小的眼睛“佛系满满”

走,结队回家!

▲圆口铜鱼

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和“水中大熊猫”中华鲟

同是长江珍稀特有鱼类族谱的一员

走,结队回家!

它是圆口铜鱼

鱼类中的“竞走队员”

每到春夏之交

水温上升

鱼卵便开启漂流之旅

待孵出时已是200公里之外[1]

为了回家

幼鱼需一路洄游

不断穿越石碓深潭

而过度捕捞

让本不平坦的“回家路”更添坎坷

2015年

圆口铜鱼被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

物种保护与资源恢复刻不容缓

鱼群的“生命之旅”如何延续?

走,结队回家!

三峡集团除自主开展

圆口铜鱼人工繁殖研究外

还委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宜昌三江渔业公司等机构

搭建出一片

跨越十数年、延伸数百公里的

人工保护区域

起点便困难重重

不断变化的水温与流速

无法通过传统养殖环境所模拟

如何让鱼儿住得“安心”?

科研人员扎在实验室

寻找调光、投喂和流速等驯养因子

花了数年时间建立起

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模式[2]

不但可“模仿”

自然条件的水温与流速

还能自动监测水质指标

护佑鱼群健康成长

科研人员

还为它们精心筛选“室友”

通过混入不同比例的其他鱼类

形成食性互补、行为交互的

鱼类群落结构

走,结队回家!

几篇论文告诉你

为研究圆口铜鱼的生活习性

科研人员是多么地

积(nao)极(dong)努(da)力(kai)~

小鱼游多久就会累?[3]

走,结队回家!

幼鱼要不要“穷”养呢?[4]

走,结队回家!

这手绘水平,就问你服不服?[5]

走,结队回家!

长达十数年的努力

终于换来了突破性的奇迹

圆口铜鱼

亲鱼人工驯养成活率达到85%以上

2014年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实现圆口铜鱼

人工繁殖“零的突破”

催产率、产卵量等关键繁殖指标逐年提高

2020年

圆口铜鱼规模化繁育技术取得成效

人工培育成熟的亲鱼

繁殖出鱼苗15万尾以上

为圆口铜鱼大规模增殖放流

提供了技术保障

走,结队回家!

2021年9月10日

在贵州省赤水市江段

16.69万尾圆口铜鱼“结队回家”

这也是目前三峡集团

放流圆口铜鱼苗种数量最多的一次

走,结队回家!

▲参加放流活动的专家们现场放鱼。2021年,放流圆口铜鱼苗种达16.69万尾,再创新高。摄影:彭宗卫

对放流的圆口铜鱼苗种

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了标记

开展贯穿圆口铜鱼整个生命周期的

种群迁徙观察实验

走,结队回家!

▲圆口铜鱼的荧光标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院供图

在此基础上

通过栖息地修复、水环境综合治理

以及常年禁捕等措施

有望在野外环境下

完成生长、发育、成熟

以及繁殖等完整的生活史过程

很暖心,有没有?

其实这只是“三峡护鱼”故事的

一个缩影

从赤水河到黑水河

从长江到金沙江

从中国到老挝再到巴西

在护鱼者的接力中

十余种、数百万尾珍稀鱼类重回江河

接续着一趟又一趟

无比精彩的生命旅程

走,结队回家!

江波浩渺中

一尾尾珍稀鱼类携带着标记

与公众的期待

游向远方

它们摆动鱼鳍

奋力划水的样子

是不是一种努力延续族群的坚韧呢?

参考文献:

[1] 唐会元, 杨志, 高少波,等. 金沙江中游圆口铜鱼早期资源现状[j]. 四川动物, 2012(03):86-91+95.

[2] 朱挺兵, 吴兴兵, 朱永久,等. 封闭循环水系统和船体网箱驯养圆口铜鱼幼鱼的效果比较[j]. 淡水渔业, 2015, v.45;no.320(06):97-101.

[3] 涂志英,李丽萍,袁喜,王从锋,黄应平. 圆口铜鱼幼鱼可持续游泳能力及活动代谢研究[j]. 淡水渔业, 2016, 46(001):33-38.

[4] 曲焕韬, 刘勇, 胡美洪,等. 饥饿对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仔鱼早期发育的影响[j]. 水产学杂志, 2017, 030(006):24-29.

[5] 余志堂, 梁秩燊, 易伯鲁. 铜鱼和圆口铜鱼的早期发育[j]. 水生生物学报, 1984, 008(004):37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