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论语•公冶长篇》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往日仇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很少。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论语•微子篇》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份,就是伯夷和叔齐吧!
伯夷与叔齐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伯夷(生卒年不详),子姓,墨胎氏,名允,商末孤竹国人,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八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弟亚凭、叔齐。是殷商时期契的后代。初,孤竹君欲以三子叔齐为继承人,至父死,叔齐让位于伯夷。
伯夷叔齐
孤竹国君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允字公信,即后来谥号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达,即后来谥号为叔齐。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继承他的事业。后来孤竹国君薨,按当时社会常礼,长子应该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却说:“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让位与叔齐。”于是他放弃自己继承王位的权利,逃到孤竹国外。大家又推举叔齐作国君。叔齐说:“我若继承王位,既破坏了礼制,又于兄弟不恭。”也逃到孤竹国外途中。国人立中子继承了王位。
伯夷以父命为尊,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哥俩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
伯夷叔齐同往西岐,恰遇周武王讨伐纣王,伯夷和叔齐不畏强暴,叩马谏伐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姜子牙曰:“此二人义人也,扶而去之。”后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两人听说周文王善养老人,于是双双前去投奔。不久文王去世,武王继位。
姜子牙
两人走到孟津,正赶武王伐纣。兄弟二人不畏强暴,上前拉住武王马缰说:“你父亲死了不在家守孝,还大动干戈,这能称得上孝道吗?你作为商朝的臣民,前去弑杀自己的君主,这能算得上仁义吗?”周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姜子牙)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 武王伐商功成,伯夷叔齐隐居求志,不与武周为伍,谢绝周武王的封赏和高官厚禄。至此,夷齐兄弟”采薇而食“,直至饿死首阳山。
伯夷叔齐的故事千古流传。夷齐爱国守志、清正廉明、仁义礼让、孝感天地的高尚品行,是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儿女追求真理、勇担大任、慷慨赴义的精神源泉;是遵守规则、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楷模;是国际友好、世界大同、人类生生不息的永远丰碑和精神家园。
喜欢的朋友点点关注!谢谢大家的点赞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