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到底谁在伤害她/他们?|吐真言

到底谁在伤害她/他们?|吐真言
到底谁在伤害她/他们?|吐真言

一个做视频的网红把中国网络上隐藏的恋童癖群体曝露在了大家的视野中,让很多人震惊的不是这个网红本身如何,而是原来恋童、原来儿童性侵害离我们的生活一点都不遥远。

让人心碎的现实

儿童被性侵害全球平均比率达到12.7%,在中国同样不容乐观,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儿童遭受侵害的比率达到7%,意味着每10个男孩和15个女孩中就各有1名遭受性侵害。

在一份中国六个城市的未成年人和家长的持续调研中显示性侵儿童的恶性事件在全国各地仍持续高发,2012年至2014年,全国法院审结猥亵儿童犯罪案件共计7145件,其中,2012年2017件,2013年2300件,2014年2828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女童保护”2016年性侵儿童案件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媒体公开曝光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例433起,平均每天曝光1.21起,同比增长近三成。

而所有的研究人员或相关人员都透露这这样一个信息,中国的儿童性侵害的真实情况远比上面的数据更糟糕。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救助管理处处长倪春霞就此称:“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公开曝光的真的只是冰山一角,而且农村受害人群会更多。这些数据都说明关注儿童安全的高度必要性。”现实的残酷是让人心碎的,天真无邪的年纪,稚嫩的脸蛋,却有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掠夺他们的纯真,而这样的恶却在全世界广泛且长期存在着。

到底谁在伤害她/他们?|吐真言

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我长大的社区是个单位的大宿舍,里面住的都是熟人,孩子们放学在社区里自由玩耍在大人们下班到家之前再各自回家。在这个社区里有一个老人,年近七十,穿的干净体面,看起来人也很和善,据说是个退休干部,每日里背着羽毛球拍、太极剑在小公园里找人聊天,锻炼身体。但是在女孩之间流传着一个关于这个老头的秘密,他是一个“花爷爷”。“花爷爷”喜欢找漂亮的小女孩玩,“花爷爷”还喜欢对小女孩动手动脚……虽然那个时候没有大人告诉孩子“动手动脚”的含义,但小女孩儿们总是会躲开这个“花爷爷”,这是孩子间流传的秘密,而大人们似乎对此一无所知。

而大人的“一无所知”或许是一种普通的共识,如同自杀的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在她生前根据自己遭老师性侵五年的真实经历,写作的长篇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写道,思琪几次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我想那就是那个时候,大家对于性的态度吧,孩子就是孩子,孩子是不需要知道与性相关的任何信息的,而在家庭中父母也不会与孩子谈论任何与之相关的事情。

到底谁在伤害她/他们?

父母们觉得性知识对于孩子而言,还言之过早了,等到他们长大了再慢慢学习。可惜那些坏人并不这样想,他们迫不及待的将罪恶的手伸向了未成年人。在对儿童性侵害案中,其中一种是单纯的性暴力,凶手所做的是发泄他的兽欲和暴力,对象是谁并不重要,可能是成人,可能是儿童,反正就是一切他认为可以用施暴的对象,而儿童的幼小成为了他们比较容易得手的目标。还有一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恋童癖,这种是在精神病学中被称为性欲倒错的人群,他们的性对象出了问题,他们的性对象不是和他们一样的成年人而是十三岁以下的儿童,这群人可悲的把性活动完全指向那些孩子。

无论是这两种的哪一种,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样可怕和残忍的。第一种人暴力残忍,虽然有时候能够辨认的出来,但是那种暴虐成年人都很难幸免,又何况一个孩子。而第二种人看起来去和其他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却像潜藏在草丛里的捕食者一直窥视着那些无辜的孩子。他们可能是孩子的保姆,也可能是孩子的家庭教师,有可能是邻居家的老爷爷,谁知道呢。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有时候性侵就是来自于家庭内部,来自于本来应该帮助他们抵御外来侵害的家人。

纪录片电影《child of rage怒焰狂花》,讲述了beth thomas的故事,这个孩子被收养之后出现了很多异于常人的地方,不到两岁的她对她的亲生的弟弟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同时她也会残忍的对待自己,她常常做噩梦,梦里有个男人伤害她,事情的真相是她在一岁的时候就被她的亲生父亲多次性侵,这些在她幼小的心中埋下痛苦和伤害。她的暴力和自伤行为持续了很久,但好在她的养父母和社会工作者们一直没有放弃她,在长年的治疗和关爱下,她最终拥有了正常的生活。

另一部韩国电影《素媛》让很多人泪奔,素媛是一个可爱的9岁女孩,她在上学的路上被一个男人强暴了,素媛是不幸的,她无辜被害并留下了严重的残疾,精神和肉体上都受到严重的创伤,在此之外她还要面对成人世界的指责。电影中的素媛一直没弄明白“那个大叔想让我给他撑伞,我本想走开的,可是我还是想帮他,我觉得应该给淋雨的大叔撑伞,所以我就给他撑了,但人们都说是我的错,谁也不夸我。”素媛代替所有受到性侵害的未成年发问“我是不是做错了?”不,她没有做错,错的是成年人!

家长的安全幻象

有人说我们现在已经开始重视儿童的性教育了,不再像以前对孩子只是不提,我们开始教他们拒绝陌生人的触碰,告诉他们遇到怪蜀黍要及时告诉家长等等,这确实是一件好事,也是一种进步,但是我们的进步还远远不够。有些家长喜欢在网络上晒孩子,今天带着孩子去哪儿了,昨天孩子又做了些什么,又或者热衷于把孩子的各种照片,吃饭的、睡觉的、游泳的、甚至洗澡的……统统发到公共网络上,这些家长没有想过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有心人可以利用来获得孩子信任的工具,或许成为那些恋童癖的收藏。我们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教孩子应该知道的知识,我们还需要改变成年人的性侵害的看法,以及对性安全的意识。

2017年初,有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小姑娘在她被家庭教师性侵之后告诉家长,家长听了认为老师是他们专门高薪请来的专家,怎么可能会干这样的事情?!肯定是孩子在撒谎。孩子无奈只能要求在房间里装摄像头,而摄像头拍下的一切,让家长悔恨不已。这让我们意识到虽然目前对于儿童性教育已经越来与重视了,越来越多的媒体参与了儿童性侵害的预防保护,网络上越来越多关于如何进行儿童性教育的视频和文章,甚至儿童漫画,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教会孩子自我保护之外,更重要的是父母的保护意识的更新。

就像我小时候的那个社区,从来没有孩子走丢,也很少有外来的流氓来骚扰滋事,或许就是这样一个让大人觉得都是熟人的环境,让他们放松了警惕,但对于儿童来说这并不足够。我们总是提防着陌生人,然而仅仅就儿童性侵害而言,绝大部分是熟人作案,所以熟人环境也并不代表着安全。

我们传统朴素的是非观,让我们总以为以为坏人就长了一副坏人模样,我们努力提防着那些看起来不友善的人呢,而那些看起来对孩子和善的人,我们往往就默认那是好人。同时我们还以以亲疏来评估这个人的安全性,比如这个人是我们家亲戚的朋友,那就是可靠安全的,或者以一个人的社会成就来评价一个人,比如他是个工作勤奋有成就的人,那就一定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这种简单的判断,对于孩子的安全是远远不够的。

1994年的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小镇上,7岁的女孩梅根被她的邻居性侵并杀害,而没有人知道这个平日里看起来亲切的邻居是一个有性犯罪前科的惯犯。梅根的悲剧让成年人清楚的认识问题的严重性,也决心为为儿童建立更为安全的环境和制度,于是催生了著名的《梅根法案》。

该法案规定:性侵儿童的犯罪分子在刑满释放后,不得居住在幼儿园直至高中校园半英里以内,而且无论迁居到美国任何地方,都要到当地警察局注册备案。美国约有35个州设立了性犯罪名单的网站,大部分都有照片和个人信息,向社会披露。2004年国会又通过了《梅根法案》的修正案,要求性侵儿童的罪犯在假释期间须佩戴手腕警告标志和电子追踪器,并规定若一个人曾经犯案两次以上,出狱后还必须每3个月前往警方接受一次问询,甚至胡须、发型等体貌特征有所改变时,也必须及时向警方报告。即使是这样严苛的法律也还是有人会铤而走险,相比之下,在中国,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都对儿童性犯罪过于掉以轻心了。

罪犯应该付出代价

在谈到儿童性犯罪的发生率时,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有很多受害家庭保持了沉默,这当中或许有诸多原因,但对于受害者而言只意味着伤害她的人没有受到惩罚。自杀身亡的林肯公园主唱提到自己七岁时被性侵,他因为害怕一直不敢告诉其他人,性侵持续了好几年,终于在他十三岁时他告诉了父亲,而最终他们没有选择将对法绳之于法,原因是对方也是个在童年受到过性侵的“可怜人”。看起来这是一件富有同情心的决定,家人选择了原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受害者是否真的能够释怀?他的痛苦和委屈该去向何处?

我们长久以来一直把儿童性侵害这件事情当做是个人的道德缺陷,然而,恋童癖是一种病态,和道德不是一回事儿。你可能通过道德来约束一个人放弃自己一次性冲动,但你很难让他一辈子放弃性冲动。在我们了解这件事情的本质之后,也就需要所有人明白对于儿童性侵犯是很难自己停止的,他不会因为家长选择和解就悔过自新从此停止这一行为,唯一能停止这一行为的是他失去性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国外对于儿童性侵害的罪犯采用采用化学阉割的方法来迫使他放弃对儿童的性冲动的原因所在。

而我们敏感的贞洁文化中“失贞”成了原罪,使得性侵害的受害者反而变成了犯罪的责任人,这种扭曲的是非观连儿童都不能幸免。电影中的素媛一直没弄明白为什么“人们都说是我的错,谁也不夸我。”而现实中还有更多的指指点点等待着那些素媛们。那些对孩子的指责,其实和那些选择伤害孩子的坏人一样的恶。在很多文化中对于伤害儿童的人都是极度鄙视的,即使在监狱中那些儿童性侵的犯人也会沦为食物链的最底层,因为他们是懦弱的代言人。很多儿童性侵的犯人害怕被同监狱的其他人知道真相,因为他会为此被其他人虐待甚至丧命。相比之下,我们把责任推给儿童,而不是努力让犯罪的人付出更大的代价,接受应有的惩罚,就显得无耻了!

社会上的偏见固然可恨,但更可恨的是来自于家人的指责。电影中的素媛,现实中的beth thomas虽然严重受创,但幸运的是她们有家人的呵护,有社会的关系,持续的治疗和爱让她们能够从噩梦中走出来,重展笑颜。可是我们却看到了这样的新闻,孩子鼓起勇气告诉父母自己的遭遇和恐惧,父母却上去狠狠的扇她们耳光,“你为什么不反抗?!”“你简直就是丢家里的脸!”这不是耳光,这是对孩子毁灭性的打击,没有什么伤害比来自本该最能够给你安全感,最能够保护你的家却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抛弃你,拒绝你更严重了。而这样的家长背后正是人性的自私和懦弱,这些成年人拒绝承担她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他们把责任推给孩子,而逃避面对那个真正的恶人。这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是在他们的伤口上又狠狠的加上了一刀。

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孩子的安全绝不仅仅关系着一个家庭,它也关系着整个国家,想想一个国家如果那么多身心严重受创的成年人将会发生什么?对于儿童的保护我们做的远远还不够,家长们安全意识不足,我们对于儿童性侵犯缺乏了解,社会对于受伤害的孩子有偏见,对于罪犯我们还不够严厉……但是,我们正在改变,为了我们的孩子不要成为素媛,我们可以一步步去改变,保护她们是我们的责任,莫要让这里真的变成恋童癖们放肆的天堂。